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片中的戰爭場面看得觀眾熱血沸騰,然而觀眾對此片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你心目中最好的戰爭片是哪部呢?
1·《拯救大兵瑞恩》——殘酷戰爭中對人性的展現直擊心靈震撼。
《拯救大兵瑞恩》是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的一部二戰題材的影片,於1998年上映,由夢工廠和派拉蒙聯合出品。
這部被譽為「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電影」,還原了真實的戰場環境,獨具匠心地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隊帶著視死如歸的精神重返戰場,目的就是為了拯救一名美國士兵瑞恩。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第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血肉橫飛,壯觀宏大,血流成河的鏡頭,讓人觸目驚心,還帶有一種惶恐。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
沒有傳統美式戰爭片巨大的主角光環,影片最打動人的就是其中人性的描述和選擇之後人性的閃光點。「一隻顫抖的手、一句臨終時的遺言、一個用六個士兵拯救的生命……」這三個情結構了火爆的美國進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全部主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這個責任或大或小,你可以選擇不負這個責任,更輕鬆地活著;你也可以選擇承擔起你生命中所有應盡的責任。
《拯救大兵瑞恩》的偉大正在於它不僅在用全新的方式觀察戰爭,也用前所未有的角度無限接近從前少有被觸及的、戰爭中人性的晦暗地帶。
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生命誠可貴,八個人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去敵後營救一個人,這樣的生命價值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深思——生命的價值到底如何衡量。
2·《血戰鋼鋸嶺》——信念的力量
電影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衝繩戰役。這次戰役是美日雙方傷亡最大的一次,雙方共傷亡超過16萬人。影片就是根據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改編。衝繩島戰役中,他以一己之力救下了75人的性命。他被美國授予榮譽勳章,也是第一位獲此榮譽,拒絕帶槍上陣的軍醫。
影片採取純實拍的拍攝手法,還原了鋼鋸嶺上慘絕人寰的原貌。延續了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在恢宏的戰爭場面下,又閃耀著人性的關懷。
影片塑造了一個平民化的英雄形象,以他的人道主義精神,呼喚人們對和平的思考。
真實事件的引入,同時通過寫實化的拍攝手法,脫離高科技的失真感,加上聲音的無縫配合,將戰爭場面還原再現,讓觀眾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沒有武器,不代表沒有力量。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信仰的指引下,人為信仰而產生的言行可能讓局外人驚詫。在戴斯蒙德•道斯的感召下,戰友們才有了重返戰場的信心,才有了鋼鋸嶺的勝利。在深刻的人性和靈魂信仰面前,戴斯蒙德的堅定信仰和反戰精神,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7 5個被埋在人堆裡的戰友們對著可能遭到日軍的刺殺,他沒有絲毫的退縮,憑著他強大的信念,救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戰友。
作為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影片傳達出強烈的反戰情懷,以及對和平的嚮往,同時表達了對堅定信仰的歌頌。既有氣勢磅礴的視覺畫面,又有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極具藝術感染力。
3·《兵臨城下》——王牌狙擊手的對決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這個著名戰役中,蘇聯和德國兩個頂尖的神射手之間的鬥智鬥勇。改編自紀實小說,取材於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真實事件。由讓·雅克·阿諾導演,裘德·洛、約瑟夫·費因斯、艾德·哈裡斯等主演。
通過鮮明人物的對照手法,命懸一線的驚悚氛圍,以及各種屍骸遍野與流血犧牲,波瀾壯闊地還原了史達林格勒戰事的殘酷性,讓人震撼力十足!
電影裡面的真實人物:瓦西裡·扎伊採夫。不管是以前的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都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人物。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後,不到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擊斃了將近200多德軍士兵和軍官,其中還包括了一些高級軍官,當時的蘇聯為了鼓舞官兵們的士氣,特地派出了戰地記者跟蹤採訪。
他的事跡也登上了不少當時蘇聯媒體的頭版頭條上,當時不少的蘇聯官兵都對瓦西裡極為崇拜。在整個對德作戰中,他擊斃了400多名德軍士兵和軍官。
狙擊,戰爭,人心,政治,每條線都塑造得極為紮實。影片非常好地詮釋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複雜,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俄羅斯的民族精神,同時也是少有的俄羅斯戰爭題材影片。它講述著一個英雄的傳奇與史詩,它雖然是講述英雄,但我們卻感受不到一個英雄的架子與另類,反而感覺,這個英雄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這部戰爭題材的英雄影片,更多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平凡與質樸,給觀眾帶來了對戰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