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破億,張譯絕了!沒想到《金剛川》才是今年最好哭的電影

2020-12-10 肥羅大電影

電影結束,沒有人離開。

影片放到中段的時候,已經能聽到哽咽的哭聲,時斷時續,此起彼伏,又被影片中傳出的槍林彈雨的音效所覆蓋。

到了張譯斷腿斷臂的時候,音響聲已經蓋不住哭聲,我的眼淚也開始決堤。

到最後,影院的燈亮起,一位身穿軍服的老者拭著淚,在家人的攙扶下慢慢起身,所有觀眾像是定在座位上,行注目禮,半晌,待老者走出放映廳,大家才沉默著緩緩離開。

看《金剛川》之前,觀眾大多能想到的可能還是激烈的戰役,槍林彈雨的宏大。在觀眾想像中,電影大概會聚焦一場抗美援朝戰場上大型的戰役,沒想到,電影最後聚焦的,會是一座橋。

更沒想到,集合了管虎、郭濤、路陽三大導演、投資4億的電影,最後會是一部《敦刻爾克》式的戰爭片。

觀眾會接受嗎?

截至首映日的21時30分,電影映票房已經破億,在排片佔比54.5%的情況下,當日票房貢獻率達到73.3%,目前貓眼票房預測是25億。

口碑呢?豆瓣還沒開分,貓眼評分9.4,淘票票9.5,這個評分,當然夠硬。

整個行業都在期待又一部年度爆款的誕生,甚至有人開始期待,影片能夠改寫全球年度票房冠軍的票房紀錄,目前的領先者,是《八佰》。

但影片的意義,當然不止票房。

電影真正的意義,就藏在它的英文譯名裡:The Sacrifice——

「犧牲」。

其疾如風

電影一開場,已經暗示了整個故事的節奏:拼的就是速度。

蔥鬱的山坡,遠處飄揚的青煙。平平無奇一片草地?

可哨響過後,滿目蒼綠間,忽有人頭攢動。

草裡藏的,都是我們的志願軍,因為敵方飛機掠過會造成大面積地傷亡,戰士們只能不斷地隱蔽再隱蔽,逮住機會,就如風過耳,瞬間移動。

移過去了,就是生。

但快的,只有生門?

還有死門。

比人更快的,永遠是子彈、炮彈。

嘭一聲。戰士們,瞬間被炸成一團血霧。

一波戰士們才剛倒下,新一輪炮彈又直插地面。

死亡,同樣迅疾如風。

《金剛川》,當然要直面生死,但並不是一部直接去描寫正面戰場的影片,而是講述了1953年,我軍跨越鴨綠江第三年。抗美援朝戰爭的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

輸贏,就看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川—金剛川。那是後勤物資和增援部隊通往前線的必經之地。

歷史中,當原型人物、工兵連連長張振智率隊到達水流湍急的金剛川時,這裡原有的大橋已被炸得不見蹤影,敵人還在不分日夜地進行炮火打擊。

沒有橋,大部隊怎麼過河?

電影,就從這一時間節點切入。

開篇就通過步兵連長高福來(鄧超 飾)與班長劉浩(李九霄 飾)幾番對話,把情況交代地明明白白:

我方工兵爭分奪秒,必須在晨曦完工,保證大部隊順利過河。換句話說,整部電影的故事,不過一夜而已。

活過這一夜,可不容易。

敵軍蒼蠅(敵人的偵察機)和喪門神(轟炸機)防不勝防,炸彈時不時就扔下來,橋面不斷被炸出斷口。

橋段,再建。再扔,再建,再建,再扔。

這就是整部電影的核心矛盾:我們的戰士,如何打破整個西西弗斯式的困局?

唯有快!

要快些渡過金剛川的,還有我們的電影人。

與電影故事相互映襯的是,《金剛川》的製作周期:兩個月。連拍攝帶製作,直到最後後期特效趕工。

時間緊任務重。

但一切爭分奪秒,又在精益求精的要求下。

三位導演,攜手合作,郭帆拉來了《流浪地球》的老夥計,管虎帶上《八佰》團隊還不夠,連《鬼吹燈之崑崙迷宮》的隊伍都拉上。

演員提前半個月接受訓練。

張譯、吳京,學習高射炮操作;李九霄、魏晨,練槍並練習攀爬施工塔吊。

這一波「中國速度」,能否經得起觀眾眼睛的打量?

最重要,還得看故事怎麼講。

與很多標準戰爭片相比,《金剛川》做了減法。

沒有把戰線的時間和空間拉長,給一個戰場全景,它要的是一個戰場特寫,就拍一座橋。

以「橋」為中心舞臺,延伸出多個舞臺,電影被分為四個段落:步兵、對手空軍、炮兵。最後——回到橋。

觀眾隨著一個段落主角的視角看一遍,再倒帶,跟著下一個段落主角,再重看一遍。這個段落的主角,在下一個段落,就是配角。

每個視角展開,觀眾也能更加看清楚,整個戰場的戰局,以及,每個生死抉擇背後的考量。

這當然令人想起諾神的《敦刻爾克》,但與前者刻意營造的清冷、疏離不同,《金剛川》,從頭到尾,透著一股灼熱、滾燙。

它的表現方法是很商業的、很類型片的、是可看度非常高的。

而這,也是我更看重本片的原因。

國產主旋律戰爭片不僅需要主題和情懷,同樣需要精彩的表達方式與緊張又充滿吸引力的敘事方法,可以讓觀眾能堅持完將近兩個小時,這才是一部成熟的商業片該有的。

電影一方面選用了幾個完全不同、又在時間維度上重疊交叉的視點,來為我們講述這場戰役。但另一方面,它又是高度類型化的,林中的士兵、空中的對手、防空的高炮班、毀了又重建的橋梁,幾路人馬聚焦在一座橋,節奏,一分鐘都不停歇。

等待、修橋、過橋、偵查、轟炸、炮擊、對決。故事,不斷向前推進。

一個事件,兩種立場,多重角度——敵我雙方,生死對決!

這座橋上的故事,當然精彩。

其徐如林

但,炸裂、震撼、熱血,都只是戰爭片的一部分,真正的佳作,永遠會挖掘浩瀚場面背後,被炮火掩埋進歷史,卻有血有肉的——人。

《金剛川》的故事,就是關於這些小人物,是如何成為被記載的英雄的故事。

電影,沒有採用戰爭片慣常的熱開場。

第一章,也沒有太多讓人血脈僨張的大場面。反倒,不動聲色地,把鏡頭對準了我軍步兵的一個新兵蛋子。

李九霄飾演的——劉浩。陽光少年,一樹新枝。

一心想過河血戰,想拿獎章,所以在得知自己排被留下來掩護修橋完成的時候,跟高連長(鄧超 飾)抱怨:怎麼總是我們?

貪功?並不是,他拿獎章,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家鄉死去的戰友們,在他看,拿到獎章,才算給死者有個交代。

高連長一開始一本正經的時候說普通話,被他說急了,就飆出誰也聽不懂的江西話。

導演還給這小子,安排了一場剛萌芽的愛情:他和女話務兵是老鄉,老偷眼盯人家。

新兵問他:那女兵也是四川的,你們講過話沒?

劉浩答:講啥子哦,她都不曉得我名字。

結果到最後才發現,人家記得他的名字,還跟他說了前線見,可再後來,劉浩卻看見女話務兵在轟炸後,倒在了橋上。

他也想活著回去,帶著獎章和愛情繼續活下去。然而戰爭面前,一個熱血青年沒有選擇自己生死的權利。

國之不立,何以家為。

電影中他的成長,有兩次,一次,他發現草叢裡的炮兵點燃周邊的草,吸引轟戰機想尋死。於是端起槍就對著天空,以同樣不要命的方式救戰友。

另一次,是老高犧牲後,叮囑他「修橋、修橋」,可就在他最後扛著木頭往橋上衝的時候,敵方投下了燃燒彈。

那一刻,新芽被熔成一顆大樹。

這世上哪有什麼不怕死的戰士,惜命,是人類本能,惜命,又佘命,這樣的惜命,才立體,才可信。

它不是靠決絕襯託出來的光環。而是在一次次選擇與衝鋒中,淬鍊出的決絕。

無他,他們愛身後那片土地。

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他會是一個熱血向上的青年,敢衝,敢闖,搞不好,真能和那位女兵搞出一場姻緣,娶妻生子,平安喜樂。

然而,戰爭無情。

戰爭無情,所以當鏡頭投入一團亂麻的混沌戰場,觀眾會身臨其境地摸到戰爭的瘡疤,也觸到人性的掙扎與輝光。

這大概也是影片動人的原因。因為這些電影中的人,雖已化作英魂,但觀眾能感到,他們在那個距離我們已經遙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活過 。

那197653冰冷冷的數字背後,是如此鮮活的生命。

但你以為劉浩的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別忘了,這是循環敘事,倒下的戰士,還會在電影中和觀眾相見,以一種讓人淚奔的形式。

侵掠如火

電影的一大突破,是超越了我方視角,而把一幕戲,交給了天空,那些蒼蠅、喪門神。

對於美方飛行員希爾來說,打仗,如同打工。

就想趕緊完成炸橋任務,帶著榮耀回家繼續做牛仔。

可每當他們來執行新一輪轟炸任務,都會發現——剛毀掉的橋,又被修好了???這活幹不完了?

他和他的戰友只能一次又一次返航,扔炸彈,繼續返航。

這是一個死循環。是我們志願軍戰士的,也是敵方的。

而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這群志願軍戰士,這麼難纏。

自信,來自於裝備對比。

美軍泰勒軍長就曾如此評價:(中國志願軍)長於數量和勇氣,在戰術方面受過配合地形的良好訓練,但他們的裝備極其原始化,大部分是我們早已送進軍事博物館的古董。

而希爾駕駛的,則是螺旋槳戰鬥機,在韓戰中亦被稱為——「夜間殺手」。

二戰太平洋戰場上,這種F4U擊落比率為11:1。即每擊落11架敵機才有1架被擊落,戰績驕人。

然而就在搭檔告訴他小道消息,戰爭馬上就要結束,調侃說我們直接飛回國吧的時候,搭檔飛機被擊落。

牛仔,決定孤注一擲了。

必須說,郭帆負責的這部分如同娛樂性很高的空戰片,從頭到尾製作都非常出色,有幾場戲在場景上,真是很好看。拍出的,是戰場中殘酷的美。

而最殘酷的時刻,則是美國飛行員與我方的生死對決。

戰役會有贏家,但戰爭面前,所有人類都是輸家。

因為所謂戰場,他人即地獄。

孤注一擲的敵軍飛行員,不但要炸橋,還要把草地裡的炮給毀了。

草地裡的炮臺上蹲著的是誰?吳京和張譯。

不用說也知道,當一部電影最大牌,也是最好的演員,集中在一個段落,這個段落,必定是整部影片的高潮和靈魂。

不動如山

直說吧,電影最好,和最好哭的段落,都是最後兩個段落——高炮班和橋。

真正的戰爭片,一定是結合了娛樂性和靈魂性的作品。

而影片幾位演員的表演,便是賦予《金剛川》這種「靈魂性」的關鍵。

就像一首激昂的樂曲,整個前半段,如同細密的講述和鋪墊,表達和情緒不斷推進,震撼和感動一層一層累積,為的,是最後一下,一舉擊中觀眾的心。

而電影成還是敗,最後,就看最後的演員,能不能撐住,整個故事。

負責撐住這一段的,兩個演員:一個張譯,一個吳京。

橋不遠處,兩門炮,一明一暗,明炮點負責牽制,暗炮點後發制人,作為唯一能有效對抗高空攻擊的武裝力量,高炮兵就是守護金剛川最後的防線。

演誰?劉關張裡的關、張。

「劉關張」三個字,什麼意思? 情義。但中國人的情義,講究不打不相識。

吳京不愧是當過兵的,一上來就把高炮班長關磊演出老兵油子的範兒。

表面吊兒郎當,不服管。自己抽菸被降成班長,被安排守隱蔽炮點,就不,趕走戰友,仗著作戰經驗豐富,霸住明炮點。

不為搶功,是「找死」。

誰都知道,兩臺小口徑高射炮,剩餘的彈頭也嚴重不足。暗炮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明炮點,幾乎就是九死無生。

他不是不想活,是想拼老命,護住兄弟們,自己死,但要他們活到金城。

張譯呢,飾演的排長張飛,官大一級,理論上,你要聽我的指揮,明炮點,得我來守。

結果,一講到工作安排,他眼神往下溜,壓根不敢瞅關班長。

關班長一吼,他還趕緊撇清干係:我就是傳令。

沒別的,關磊,手把手教他開炮,是兄弟,也是師傅。

兩句話被師傅轟到暗炮點,忙啥?一是查炮彈數量,二是摸用過的廢彈殼。手下小兵一看就懂,給他「變」出根燙熟的玉米。

然後他又蹭過去,解開腰邊的小口袋,掏出烤玉米,給老關吃。

有吃同享,這是活著的交情,可劉關張的交情: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電影最讓人動容的,來自一個細節鋪墊,老關本是因為戰場抽菸被降職,所以張飛就管著他不讓他抽,但打到最後——

明炮點被轟掉,老關犧牲了,只剩一團血肉,張譯演的張飛啊,裹住破裂軍裝下的屍塊,哭成個娃娃。

然後呢,收斂,埋葬,在老關墳前,埋下最後一個空炮殼,這是張飛為老關,點的最後一支煙,淚點在這,燃點在後面。

接下來,就是整部影片最燃時刻,此刻,小十人的高炮班最後僅剩的一門炮只留半截張飛在堅守,沒錯,半截。打到最後,張飛胳膊和腿都只留了一邊。

就用這半截殘軀,張飛在身後玉米地澆上汽油,瀟灑點火吸引轟炸機過來,通紅的眼睛,死死盯著敵人戰機,大口吸氣,嘶吼一聲:「來——吧——」。音量響徹整片原野。

他選擇暴露火力點,正面剛敵機,就是要發射出最後一炮!點火瞬間,他仿佛看到了老關的煙。

犧牲的,只有炮兵?還有工兵。

魏晨飾演的閆瑞作為工兵連長,帶著全連戰士,冒著炮火一次次修橋,一次次死傷。可最後的最後,木橋還是被炸斷了。

但,工兵連還是完成了任務,大部隊還是成功過了河。

怎麼過的,不說了,只能說,真相揭露那一刻,電影院裡,沒幾個繃得住的。

電影,當然好哭。

但《金剛川》橫空出世的意義不止於此。

它試圖告訴我們的還有,戰爭並非只是殘酷,死亡和犧牲。

還有一群戰士們,他們用生命的代價完成了成長。我們不歌頌戰爭,我們試著去理解當年的英雄之死,以及英雄們為什麼而犧牲。

就是《金剛川》海報上寫著的:「融時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

戰鬥,不是為了戰,而是為了,不戰。

漫長歲月裡,是當年烈士的血肉在金剛川上方盤根錯節地融鑄在一起,烈士們的子孫後代,才一點點生出地久天長的甜來。

所有人都不該忘記,曾經有一群戰士們,用血肉生命,為我們守住了這座「橋」。

但只是橋嗎?

電影的最後,眼睛被燃燒彈灼傷的戰士踉踉蹌蹌往橋上去的時候,路過了一個站立的身影,那是站立著焦炭化了的劉浩,而他肩上,還扛著那塊連長讓他修橋的木頭。

死去的戰士,像一座山。

中學語文課本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作家魏巍這樣寫: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所有的中國人,永遠不該忘記,誰是最可愛的人。

永遠不該忘記,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好的電影,首先是要用心打磨,才可以出來的。這份用心,未必要用時間來衡量,最該被衡量的,應該是用心。

此前拍攝怒吼戲過程中,因極度投入而缺氧暈眩的張譯在採訪中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

電影中,是最後斷臂的張飛那聲微弱的哨聲響徹空中,宣告對敵防空的階段勝利!

電影外,張翼德,不打妄語。

看完電影我更加確信,電影是對這個數字,和數字後面那麼多曾經鮮活的面孔,最好的祭奠——

197653。

抗美援朝烈士人數。

這部用兩個月拍出的電影,當然不盡完美,但他拍出了這群人,不動如山的壯烈。

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的表演配得上英雄們。

電影,配得上英雄們。

這件事,要比多少票房,都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金剛川》首日上映票房破億,張譯吳京主演,張譯的宣傳有效果
    《金剛川》的上映,也讓不少電影迷對這部劇引起了關注,特別是張譯在發布會上說的這樣的話:「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先不說張譯是不是就在宣傳,但是張譯作為主演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是好評不斷,用心刻畫的人物角色也讓觀眾對張譯的印象非常好,這也刺激了小編想要去看一看的心情。《金剛川》是一部難得的抗美援朝為題材的熱血電影,關於這一類的題材電影少之又少,今年也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現在上映最好不過。
  •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 被張譯演技深深折服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電影《金剛川》很一般,張譯演技卻成王炸,這是為什麼呢?
    好在張譯的演技一直在線,讓我值回了這張電影票錢,沒有徹底失望。」電影《金剛川》與《八佰》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導演拍攝製作粗糙,就一直反反覆覆對橋進行拍攝,讓電影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看著都睡著了,特別無聊。幸好,張譯、吳京、鄧超的演技,還過得去。尤其是張譯的演技,那真的是王炸。
  • 【方志四川•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剛川》首日破億...
    在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中,就有這樣一座「炸不爛」的橋。故事根據1953年7月真實發生的歷史改編,那座真實存在過的英雄橋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部隊送往金剛川的南岸,直到金城戰役勝利,直到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 《金剛川》拍出戰場的真實殘酷,張譯的角色看哭全場觀眾
    為了紀念這一特殊時刻,最近有不少文藝作品上線,比如昨天上映的戰爭大片《金剛川》,就是近年來少有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電影的陣容大家都知道,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主演則包括吳京、張譯、李九霄、鄧超等人,算是今年配置最豪華的影片之一了。
  • 《金剛川》預售首日破千萬,張譯、吳京用演繹致敬英雄
    即將於10月23日上映的電影《金剛川》預售首日,票房就突破一千萬,目前位居23日上映電影的第一位,可見觀眾的熱情。 《金剛川》是一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推出的作品,電影講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後期,志願軍戰士誓死捍衛通往金城的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的故事。
  •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 金剛川張譯飾演的原型是誰?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多部電影今年上映 張譯演技被贊「抵心通神」
    張譯在《八佰》中。  今年疫情之後,影院復工以來,張譯出演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和《金剛川》三部電影,加上即將上映的張藝謀的《一秒鐘》《懸崖之上》,張譯的「搶手」可見一斑。  張譯對於角色的遊刃有餘與天分和磨鍊有關,更因為他的內心堅守著「戲比天大」的信條,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 《金剛川》裡的戰狼是張譯,吳京也服他:我們相互成就
    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特別放映後說:"今年因為疫情,積壓庫存的電影比較多,希望大家別煩我。"毫無疑問,張譯是今年在大銀幕上露臉最多的演員之一,他在《八佰》裡飾演逃兵老算盤,在《我和我的家鄉》裡飾演姜前方,在《金剛川》裡飾演高炮排長張飛,在《一秒鐘》裡飾演張九聲。一年四部電影,部部都是名導的大製作,張譯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爆發年。
  • 金剛川雖不如紅海行動,也很不錯,我們欠張譯一個最佳男演員
    今天下午組織活動,觀看電影《金剛川》。這部角度的敘事方式很不錯,在國內少見。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很多人都說過了,有些人很欣賞,有些人不看好。這些,我暫時按下不說。我只想說說張譯。演張飛的張譯,演技這是絕了。
  • 今年以來張譯出演的多部電影上映
    今年疫情之後,影院復工以來,張譯出演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和《金剛川》三部電影,加上即將上映的張藝謀的《一秒鐘》《懸崖之上》,張譯的「搶手」可見一斑。《金剛川》導演管虎坦言,影片把鏡頭瞄向主攻戰場之外,關注個體小人物,自己開始有一點沒把握,怕演員撐不起來,但拍著拍著,「張譯的表演給我很大信心,我覺得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 出演《金剛川》苦練高射炮,張譯稱沒能力做綜藝真人秀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在金城戰役勝利近70年後,能在《金剛川》中演繹自己老部隊的故事,對我來說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更是對先輩們的告慰。」在《金剛川》的拍攝中,張譯需要在短時間內熟悉高射炮的技能,練習陝西話。他形容拍攝過程時興奮、壓力與挑戰並存:「之前在遇見新的角色時,都會下意識地不自信,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好。唯獨這一次沒有這種感受。」
  • 電影《金剛川》首映禮:吳京談與張譯動人戰友情
    10月22日晚,電影《金剛川》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導演管虎、郭帆、路陽,總製片人梁靜,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友情客串歐豪等主創出席了首映禮。吳京與張譯在片中的戰友情非常動人,現場吳京也表示他本人也被電影中兩人的情感打動,「我們倆表面互掐互損,每句臺詞後面隱藏的意思是『我要替你去死』。
  • 演員張譯:《金剛川》的主題如果僅停留在「犧牲」未免太膚淺了
    也是因為對於角色的投入以及對於角色的自信,在電影《金剛川》還沒上映前,張譯更是坦言: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當然如果論角色形象上,《金剛川》裡的張飛確實要比《八佰》的老算盤更討喜,也更有銀幕魅力。實際上,早在《金剛川》之前,張譯已經進入影視圈多年。
  • 吳京張譯不愧年度王炸,今年最燃戰爭片,《金剛川》實至名歸!
    和歷史原型故事中一樣,《金剛川》電影的拍攝也經歷了很多不可能。八月開機、十月上映,兩個月的拍攝周期,讓這部電影考驗著中國電影工業的製作水準。  一直到上映之前,很多人都對此片持有疑慮,因為連一款正式的預告片都沒有。
  • 一部《金剛川》,能改變你的認知嗎?真實才是好的電影
    《金剛川》想必有不少小夥伴已經看過了,能笑著走進電影院,沒有哭著出來的,請到下面評論區留言,因為我覺得你已經超脫俗人了,太理智了。金剛川講述的是什麼?因為這是真真正正的歷史,不過你大可不必擔心,這不是那種紀錄片,是電影。導演管虎是個天才,他既讓人了解歷史,又將歷史的記錄,用電影拍出來。可以讓觀眾完完整整地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劇中知名演員有,鄧超,吳京,張譯,魏晨。有前三位老戲骨出演這部劇就踏實了一半。而結果果然不負眾望。
  • 電影《金剛川》:吳京,張譯帥爆了!完美詮釋紅色經典
    今天我們來寫一下關於《金剛川》的影評。首先這一部電影依然還是由戰爭片題材最受歡迎的管虎所導演,他的標配基本就是強聯二人組,張譯+吳京。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剛川》這部電影之前,其實張譯已經活躍在各大螢屏之上。而像此前的《八佰》也是管虎所導演。那時候的張譯,雖然和《金剛川》裡的有別,但卻也是憑藉個人之力,一手把整部電影給撐了起來。
  • 《金剛川》,張譯,軍人本色!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作為一部獻禮片在此時機上映,可見主創人員的良苦用心,果然票房大好,達到了11億元。但阿起和很多了解抗美援朝歷史的觀眾們有共同的感覺,這部作品並沒有真實客觀地「金剛川」博弈全貌,似乎突出的只是兩門高炮和兩架黑寡婦武士般的決鬥,嚴重偏離了歷史事實。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陣地攻堅戰。
  • 李晨問張譯:金剛川這麼好的電影為啥不推薦我?張譯回應8個字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指責李晨,覺得他沒義氣,但是在跑男裡李晨的一些做法也是有目共睹。還記得宋雨琦等新人剛來跑男,節目組就設置彈射飛椅這個遊戲項目。而2006年是李晨轉型的關鍵時期,他拿到了《士兵突擊》中的一個角色,這部劇不僅讓導演覺得他身上有一股正氣,還讓李晨在這部劇中結識很多好友,比如陳思誠、張譯、段奕宏等人。尤其是張譯,李晨和他後來合作過很多電視劇。今年大熱電影《八佰》中兩人就有一起合作。這部電影在特殊期間還能連續兩天單日票房破兩億,絕對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 金剛川張譯吳京免費觀看
    金剛川張譯吳京免費觀看簡介:騰訊視頻採用輕量級的界面設計,提供高清流暢的播放服務,支持分享視頻到qq和微信,騰訊視頻app內容涵蓋熱門的電影、電視劇、影劇、美劇、韓劇、微電影、綜藝、動漫、新聞、娛樂、體育、NBA、直播、搞笑、音樂、MV、遊戲、比賽、直播、LOL、電競等特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