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5:最後的血》,史泰龍Rambo系列的最後一部,距離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已經有37年的時間了,史泰龍也從當年的36歲打到現在的73歲。你能想像嗎?這個年紀還能拍攝這麼硬核的動作片。
當官宣說這是Rambo系列的最後一部時,讓我們這些喜歡前作的觀眾擔心又欣喜。害怕像多數續集作品那樣狗尾續貂,又抱有那麼一絲絲僥倖,看看會不會給大家以驚喜。所以一般這種作品我個人的觀影習慣是儘量延後觀看,或者乾脆直接不看了,給自己留點念想。
電影一開始,RAMBO自從回到父親的農場後,日常沒事就馴馴馬,打理打理農場,還兼職做了當地的志願者,偶爾幫助警方找個人啥的。
一天呢,他所謂的侄女跟他說,我想我爹了,我要去找他,Rambo一聽這哪成,現在這外面疫情這麼嚴重,還是在家呆著先,等過一陣子再去吧!
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哪吃他那套,嘴上答應不去,一轉身開著車就直奔邊境。
過了邊境小姑娘等不及去找爹嘮嗑了,結果上門見了面,老頭子一臉不高興,這都啥時候了,口罩也不帶,還跑過來串門,這要讓居委會的知道了,又得隔離14天,趕緊哪來回哪去!
小姑娘大老遠地跑來哪受過這委屈,吵著我要回家,朋友說,你玩我呢,大晚上的我陪你跑一趟容易嘛我,一生氣就把鐲子搶了,人也給賣了。
這邊Rambo聽說小姑娘一夜沒回,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驅車找到小姑娘的朋友,順藤摸爪找到了人販子的窩點,結果發現,對方人太多,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先認慫吧。
但是這人販子平時估摸著也不怎麼看電影,在知道 「John Rambo」的身份後,也沒啥表示,這下那誰可是用小本本記下了。
之後Ranmbo偶識了個熟悉當地的人,打聽到新的藏匿地點,一頓操作救出了小侄女,走,叔帶你回家!結果回程的路上,小侄女沒挺住,走了。
Ranmbo那個傷心那個難過啊,回家安頓好,就開始了復仇計劃。
考慮到對方人多勢眾,咱不能主動送人頭,而且這一把老骨頭也沒以前那麼靈光了,所以只能智取。於是先殺了人販子二當家,並挑釁道,有本事你過來找我呀!
這回換人販子老大沉不住氣了,這麼囂張,於是帶著眾多小弟千裡送人頭。
Rambo很好地領悟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戰略思想,總結了中國人民的戰鬥經驗,將遊擊戰、地道戰很好的運用在了實際戰鬥中,堅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放空槍的原則!
在地雷、散彈槍的火力吸引下,輔以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的配合,順利地將這群人渣組團送上西天,影片到這也就基本結束了。
某瓣上有個網友統計了下本次戰役的傷亡情況(網友們欣賞片子的角度還真是刁鑽):
更有趣的以此得出了個結論,汽車超載了,哈哈哈
回顧一下Rambo這個角色,有點天煞孤星的意思。
第一部退伍以後回到美國,戰友全部戰死,回到家的他沒有得到戰爭英雄應有的待遇,被一群警察欺負,然後就你們懂的……
第二部 踏入越南 好不容易遇見了個託付終身的女人,奈何天煞孤星作祟。
第三部 上校被抓, 逼著蘭博出山,到阿富汗營救他,最後任務完成,然後繼續孤獨的日子。
第四部在緬甸 遇到了一些教會人士,其中女主好像又讓蘭博動心了。最後看到女主和教會的男的在一起,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天煞孤星的屬性,揮手告別回到了父親的馬場。
第五部 有了一個最親密的人,所謂的侄女,結果一如往常,最親密的人還是死了。
從第一部到五部,Rambo就像個殺人機器,他身邊只有死亡,這也映射出了他的孤獨,讓我不禁想起那句:
「英雄總是孤獨的,強者總是寂寞的。」
全片90分鐘,劇情老套,簡單粗暴,不拖泥帶水,導演也懶得打磨故事了,找個直接的理由,能讓史泰龍衝鋒陷陣,觀眾血脈賁張就行。但也正是因為故事簡單,少了情緒的積累和爆發,導致最後的動作戲演變成純粹的暴力,無法觸及人心。反倒是影片的最後,當Rambo系列的經典畫面陸續呈現在熒幕上時,就此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英雄遲暮,70多歲的史泰龍為Rambo系列畫下了句號。所謂堅強的硬漢,只是對殘酷現實無奈的反抗。最後搖椅上的畫面,人都是孤獨的,剩下的只有無盡的回憶。
PS:你說這幫人販子,平時也不看看電影啥的,你說你要是看了之前的1-4部,就會知道Rambo是個惹不起的猛人。那在看到身份證的時候,不但要把人家姑娘還回去,估摸著還得把來回的油費給報了。這樣電影也就可以結束了,多好。
所以啊,甭管是什麼樣的人,閒暇時可以看點電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上!
好了,我要去溫習一遍這個系列了,你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