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毛主席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一個嶄新的中國正式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主席的聲音迴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大家都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建設一個讓所有人吃得飽穿得暖的新中國。當時為新中國的成立感到心潮澎湃的不止是國內的民眾,還有那些在海外留學的專家學者,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非常激動,而錢學森也是其中一個,因為他們終於可以回家了。錢學森當時已經在國外待了十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很高的,那麼錢學森為了回國究竟放棄了什麼待遇?你憑空猜想可能想像不到,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看看吧。
錢學森在1935年去到國外學習,僅僅1年後他就獲得了麻省理工的碩士學位,他的老師是馮·卡門,這是一位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名的科學家,被稱作是「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能跟隨他學習的都不是泛泛之輩,而錢學森則是其中表現最突出、最受他最看好的一位學生。錢學森在那以後更是擔任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副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參與了不少關鍵的科研項目,以錢學森的實力和能力,無論去到哪裡都會被以禮相待。
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才,美國也是早早就注意到他了,於是邀請他參加了不少美國軍方的科研項目。美國人希望錢學森可以一直為他們所用,但他們也知道錢學森是中國人,為了不讓他之後想著回中國,於是想了很多辦法來籠絡他,不僅給了他很高的社會地位,而且給錢學森開了很高的工資。
錢學森是兩所大學的教授,基本工資加在一起大概有4000美金,另外那些科研項目都是有補助以及額外津貼的,加在一起起碼也是上萬了,據說那時候錢學森的年薪在10萬美金左右,按現在的匯率換算就是六十多萬人民幣,是不是覺得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錢學森回國以後,在1996年的時候月薪是2000上下,這麼算的話他的年薪就是兩多萬人民幣,這麼一對比相信大家就不難看出差距了。
但無論多高的待遇和薪資,都留不住錢學森,因為他心裡只有那一個目的,就是回國,為了祖國他可以放棄掉所有東西,寧可回來吃糠咽菜也不願意繼續待在美國,不願隔著一個大洋看著自己的祖國白白受苦,這炙熱而誠摯的愛國之情,實在是讓人既感動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