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微夢媽咪
審核:貝貝豆
「學霸」這個標籤,想必是許多家長拼命努力想給孩子貼上的一個標籤。學霸在家長眼中是努力上進、刻苦聽話的好孩子,在孩子眼裡,學霸是輕輕鬆鬆就能拔得頭籌,是自己怎麼都無法企及的程度,為什麼他們的眼裡的「學霸」有不同?究竟學霸是怎麼打造自己的「學霸思維」?
學霸之不能說的秘密,有兩個特殊之處,造成與普通孩子的差距
真實的學霸並不是死讀書的那一種,往往他們聽歌打遊戲、逛街打籃球一個都沒落下,學霸之不能說的兩個秘密:
1)家長:學習為了考大學。學霸:學習是為了自己。
一個人對待一件事的態度有時候也往往決定了結果,學霸的不同之處在於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目的不同,學霸認為學習與考試並不是劃等號的一件事,考試只是學習過程中的附屬品,更多注重的是思考而不是應付考試。
清華大學超級學霸韓衍雋,他對於學習覺得是一件為了自己的事情,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會特別有自己的規劃,對於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別強,他會更專注於對事物的思考,學習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他的老師說:「他晚上休息得也比較早,不是那種只關注學習的人,他還喜歡音樂、打籃球,還喜歡拉小提琴」。
「學霸思維」的第一個不同就是思考學習對於自己的意義,不是只為了應付考試。
2)普通孩子:努力學,抄了20遍。學霸:聰明學,問了20個問題。
「閱讀並背誦全文」,想必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可怕的詞彙,他們在背誦的時候一遍遍地反覆讀,一遍遍地抄寫來記憶,但是往往效果並不佳,而學霸們在記憶的過程中,並不是在做簡單的重複,而是通過提問來建立關聯。
在記憶過程中,對自己進行提問,就能夠在過程中發現記憶點,建立過程,就能讓我們記憶的信息轉化為長期記憶,並通過間隔性回憶,變得更加深刻牢固,而他們會通過一些刻意練習來加強這種功能。
刻意學習的方法:
首先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關聯一些學過的知識。充分挖掘記憶點。把分散的信息串聯起來。調動情緒,把信息個人化,運用多種感官。間隔一段時間重複這個過程。孩子不是學霸體質,沒有學霸思維,如何提高學習成績?
1)防止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接二連三的失敗對於現實感到無望甚至自暴自棄的一種行為。
讓孩子跳出這個陷阱,讓孩子明白失敗只是一種獲得進步的手段,需要付出的一種代價,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一直有情緒,而是應該試圖尋找出口,而不是自怨自艾,也可以適當地進行自我獎勵,形成一個良性的迴路。
2)培養孩子的批判思維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總是會習慣性地運用經驗主義,這有時候的確好使,但往往也會讓孩子走入這個誤區,被經驗限制住自己的思維和創造,就會很難有突破 ,讓孩子能夠批判性思維學習,能夠更加融會貫通理智地對待已知未知。
3)做和目標一致的時事情
有時候孩子會不斷地分心,去做不同的事情。家長首先要讓孩子自己明確目標,只要孩子做和目標一致的事情的時候就沒有必要一直幹涉,孩子就能在這個過程中長期積累,就會漸有成效。
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培養孩子的成熟心智,讓他能夠非被動地學習,也能夠接受挫敗,並在挫敗中努力做成改變,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
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微夢媽咪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