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位面之子」的明君劉秀,為何將自己最大的恩人給滅族?

2020-12-24 李石家的事

被稱為「位面之子」的劉秀,他並非像歷史傳聞中的不殺開國功臣,彭寵作為劉秀最大的恩人,只因小人朱浮的離間而被滅族。

明太祖朱元璋評價劉秀:「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完美的開國之君,似乎一生都沒有什麼汙點,不僅明太祖朱元璋誇讚他的功績,連金庸老先生都說劉秀是他最佩服的皇帝。

有很多人說劉秀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殺開國功臣,其實這個觀點是非常狹隘的,光武帝的人生也有汙點,比如讓他得以發展壯大的恩人一家,就被劉秀給滅族。

這個人的名字叫彭寵,彭寵在兩漢時期是雲臺二十八將排名第二的吳漢的老上級,可以見得他的實力和聲望根本不在吳漢之下。

吳漢因為幫助劉秀掃平群雄、屢戰屢勝,所以在東漢建立之後被封賜為大司馬,而我們要說的吳漢的老上級彭寵卻沒有達到他老部下的高位,也正是因為「仕途」的緣故才讓彭寵被劉秀給滅族了。

劉秀在朝堂打壓之下忍辱負重,出外遊說各地得遇彭寵相助

漢平帝去世之後,西漢大權被王莽篡奪,王莽成帝之後為了恢復西周周禮制度而達到治國安天下的理念,從而推進了各地的改革,因為改革的操之過急弄得老百姓是怨氣重重,造成了天下大亂。

到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被擁立即位,因為劉秀的兄長劉縯在起義時屢立戰功,聲望逐漸提高,遭到了綠林軍一些降臨和更始帝的猜忌,所以被聯合設計殺害了。

劉秀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很難與更始帝一行人針鋒相對,所以在朝中表現得格外忠臣,凡事都小心翼翼、謹言慎行,這讓更始帝找不到殺他的正當理由,所以就將他派往河北地區招撫。

所以,劉秀只帶了幾個隨從前往河北一路遊說各地,這一趟看上去危機重重的旅行卻意外開啟了劉秀的傳奇人生。

劉秀從洛陽出發沒多久,中原的另一方割據勢力王朗就在邯鄲成帝,因為劉秀被派去河北遊說各地,所以王朗立刻開出十萬戶的獎賞懸賞劉秀的人頭。

這劉秀原本就被朝廷打壓,如今出門在外還被另一方勢力給威脅,他們一行人根本就不敢進入任何城池,哪怕吃飯都是在路邊吃乾糧,吃的最好的一次還是在饒陽城假裝王朗的使者騙取食物。

《後漢書光武帝紀》:「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饒陽,官屬皆乏食。光武乃自稱邯鄲使者,入傳舍。傳吏方進食,從者飢,爭奪之。」

原本這些官兵是相信他的,但是這劉秀也不知道是不是餓得太久,一上菜就跟沒吃過飯一樣不斷吃,吃相極度不優雅,所以讓官吏產生懷疑,還假裝王朗的人進程想試探劉秀的反應。

這劉秀不愧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才,他沒有被官吏們嚇到,而是一直等待官吏看管鬆懈的時刻逃出了城,因為天氣太冷了,臉上都來不及保養,全都是破掉的凍瘡。

「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時寒,面皆破裂。」劉秀的河北之旅實在是極度驚險,不亞於逃難的流民一番落魄。

說也奇怪,劉秀一過了呼沱河,他的運勢就開始好轉,先是信都太守任光熱情地接待了落魄的劉秀,劉秀直接在當地發動老百姓參軍,還建立了一個四千人的隊伍,只不過這些都不是正式的士兵,戰鬥力並不強悍。

而讓劉秀得以發展壯大的兩個人是漁陽太守彭寵和上谷大守耿況,如果不是他們兩的扶持,我想劉秀未必能夠成就未來的東漢大業。

畢竟當時河北地區都是王朗的勢力,只有漁陽和上谷這兩個地方並沒有被很好的控制,所以劉秀才得以落草發展。

其實彭寵和耿況支持劉秀的話,肯定會得罪王朗,說不定還會被王朗派大軍討伐,他們的風險是很大的。彭寵一開始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對劉秀都保持觀望的態度。

只不過是自己的部下吳漢勸說他讓他支持劉秀,加上上谷太守的聯合勸和,這才讓彭寵支援了三千「漁陽突騎」去支援劉秀。

原本落魄的劉秀得到了當時最為精銳的漁陽突騎的支持,雖然只有幾千之數,但是行兵打仗勝在戰術和戰鬥力,所以劉秀已經有著跟其他割據勢力一戰的資本。

不僅如此,彭寵還派了吳漢、寇恂等人支援劉秀,而這些人在劉秀後來的爭霸中都功勞顯赫,是劉秀的左膀右臂。

彭寵不僅僅在軍事上支持劉秀,還給予了巨大的後勤支持,「寵轉糧食,前後不絕。」在亂世之中,能夠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軍事優勢,畢竟天下動亂、很多人都在餓肚子,而彭寵對劉秀的無條件支持真的算是雪中送炭。

可以說,沒有彭寵,劉秀就不可能能夠建立東漢、登上皇位,所以說彭寵是劉秀最大的恩人。

因各種誤會,彭寵起兵反抗劉秀,被劉秀大軍滅族

劉秀非常感謝彭寵的幫助,雖然他們並沒有正式見過面,但是他們通過傳話、信件等方式交流,兩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劉秀還封他為建忠侯以此來感謝他的資助。

只不過在這兩個人第一次會面之後,兩個人的關係就急轉直下了,這個過程卻是有點蹊蹺,感覺是莫名其妙就鬧翻了一樣。

劉秀攻佔邯鄲之後,為了追擊王朗的遺留勢力,一路來到薊縣,而薊縣正是彭寵自己的地盤,所以連忙前去拜見。

按彭寵的心理,畢竟他對劉秀有著大恩,劉秀見到他應該會非常熱情才對,但是見面結果卻大失所望,劉秀對彭寵極為冷淡,連禮遇的意味都沒有給,所以彭寵掃興而歸。

《後漢書彭寵傳》:「寵上謁,自負其功,意望甚高,光武接之不能滿,以此懷不平。」

不僅如此,劉秀指定自己的親信朱浮為幽州牧,直接管轄薊縣,這一任命讓彭寵更加生氣,因為劉秀封了彭寵為建忠侯和大將軍,但是根本沒有相對應的職務和待遇,反而還要讓彭寵接受朱幽州牧朱浮的管轄。

這就好比你借給一個落魄的朋友很多錢,這個朋友發展壯大之後不但沒有感謝你,還叫一個人去到你那裡要接管你的公司,這讓誰都無法忍受。

要知道,當時劉秀還沒有平定天下,他也不是光武帝,如此對待自己的恩人,這番操作著實讓人看不懂。再說了,朱浮這個人也很不地道,老是在劉秀面前詆毀彭寵,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為的只是想完全取代彭寵掌控幽州地區的權力。

彭寵本來只想自己忍一忍,派吳漢跟劉秀通通信,彌補一下兩個人的關係,但是吳漢貌似沒有幫自己的老上級,反而他自己卻被封為「三公」的待遇,而彭寵也因為朱浮的離間被掃地出門。

彭寵因為這件事「愈怏怏不得志」,還每天對著天上嘆息:「我功當為王,但爾者,陛下忘我邪?」確實,按照彭寵的資歷和功勞來說,他完全能夠有資格被封王,怎麼能夠屈居於自己老部下吳漢的手下呢?再說了,沒有彭寵的支持,劉秀可能連王朗的面都見不到就被打跑了。

只不過劉秀並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畢竟他認為彭寵只是支持他,但沒有追隨他,既然如此何必封賜他那麼大的職務與地位呢?

根據史料來看,光武帝似乎覺得當時支持自己的是吳漢,而彭寵只不過是吳漢勸說而來的,所以吳漢為什麼能不斷被提拔,而劉秀卻對彭寵極為冷淡,還要吞滅他的幽州之地。

被掃地出門的彭寵騎虎難下,他的部下認為劉秀欺人太甚,加上小人朱浮對他的步步緊逼,彭寵終於忍無可忍,起兵跟劉秀對著幹。

當時的劉秀已然不是當年那個落魄的劉秀了,他依靠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時權勢最大的人,而彭寵也只不過是雞蛋碰石頭而已。

彭寵原本還想聯合上谷太守耿況一起反抗劉秀,只不過耿況一口回絕了他,畢竟他的兒子被劉秀所重用,他根本不需要反叛,還斬了彭寵派去的使者。

沒辦法,彭寵只能一個人單幹。因為漁陽突騎的實力實在太強,一開始獲得了不少勝利,大敗了大將鄧隆,還趕跑了步步緊逼的朱浮,重新佔領薊城從而自立燕王。

當時的劉秀只不過在忙著平定赤眉軍,所以主力都沒有放在討伐彭寵這邊,等到劉秀緩過勁來,直接重兵壓境,讓彭寵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彭寵因為被家奴覬覦家中財物被謀害了,彭寵的部下失去了領袖,群龍無主,也只能跟劉秀大軍投降。而劉秀直接把叛亂的彭寵家族直接斬草除根。

結語

彭寵當初支持劉秀的戰略眼光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他後來的經歷也確實令人奇怪,畢竟光武帝被歷朝歷代的知名人士都稱讚為明君,他肯定不是一個恩將仇報的人,其中肯定有很多誤會。

至於誤會是怎麼造成的呢?歷史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發掘,可能是朱浮的離間讓光武帝對彭寵產生的厭惡,所以才一直沒有重用彭寵。

難道彭寵自己沒問題嗎?也不是,如果彭寵安於現狀、對仕途沒有什麼過大的虛榮心的話,他能夠保住自己的萬貫家財,也不至於淪落到悲慘的結局。

只可惜,彭寵沒有獲得自己應有的待遇,還因為誤會被自己曾經施恩的人所滅族,彭寵心裡肯定憋著一口難以言喻的苦悶吧。

相關焦點

  • 光武帝劉秀為何將最大的恩人滅族?是升米恩鬥米仇嗎?
    01 光武帝劉秀是非常優秀的皇帝,也被稱為最完美的開國之君"位面之子",似乎平生沒有汙點,他的很多事跡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尤其是劉秀不殺開國功臣這一點,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連金庸先生都說,「最佩服的皇帝是光武」。
  • 「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400多個帝王,為何只有劉秀是位面之子
    凡是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應該都對"位面之子"這個詞語不陌生。但是對於一些平日裡只愛刷劇,不怎麼看小說的人來說,這個詞語還是挺讓人疑惑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這詞指的是一個人非常受上天的厚愛,在所處的位面屬於天之驕子般的人物,說白了,這種人就相當於是小說裡面的主角,電視劇裡面的核心人物。
  • 劉秀為何被稱為位面之子?
    劉秀像漢光武帝劉秀,很多人都稱他為位面之子,意思就是天選之子。當然,他並不知道王莽也在找此人,他想了想,乾脆自己取名叫劉秀吧。但是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被王莽的人帶到了王莽面前,王莽一看是昔日舊友更加震驚堅信是他,於是,劉歆卒,隨即也停止了搜捕叫劉秀的。劉秀長大後跟隨兄劉演在南陽起兵,卻遭到了新朝軍隊的反撲。
  • 「位面之子」是什麼?中國400多位帝王裡,為何劉秀是位面之子
    「位面」在科幻包括玄幻小說中,指的通常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或者維度」,而所謂的「位面之子」,自然就是受盡整個宇宙和維度寵愛的極度幸運的人了。但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劉秀,他的成功就好像幸運女神瞎了眼幾十年都把幸運放在了劉秀一個人身上一樣,在劉秀的成功史上,命運眷顧似乎是他的一種能力,而運氣更是為他的成功做了了七八成的貢獻,這在帝王之位上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中國400多位皇帝裡,只有劉秀被大多數人認可,成為了真正的「位面之子」。
  • 位面之子是啥意思?中國400多位皇帝,為啥只有劉秀是位面之子
    中國歷史皇帝眾多,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400多位,可是在400多位皇帝中,能夠稱之為位面之子的幌子只有漢光帝——劉秀。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將劉秀稱之為位面之子?而其他皇帝則配不上這個稱號?劉秀是長沙王劉發一脈的,不顧在推恩令的政策下,輪到他時只是一個農民身份。
  • 漢光武帝劉秀為什麼被稱為「位面之子」?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東漢王朝被後世史學家譽為「儒學最盛、風化最美」的朝代。漢光武帝在西漢末年群雄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即使是把西漢和東漢視為一元,劉秀也為大漢王朝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國祚。
  • 「穿越者」王莽和「位面之子」劉秀
    一位是被現在人戲稱為「穿越者」的王莽,一位則是被戲稱為「位面之子」的劉秀。這兩位皇帝的事跡息息相關,想要講清劉秀,那麼王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王莽其人,相比大家都在歷史課本上有所了解,說他是穿越者,是因為他在稱帝後所發布的一系列政令,都頗具現代國家的風味。
  • 光武帝劉秀:位面之子傳奇一生,為啥民間知名度不高呢?
    提起古代有名的君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甚至康熙乾隆,但是古代英明的君主實在很多,其中有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帝王——光武帝劉秀,圍繞他身上的點也有很多,比如痴情一生、位面之子、英明神武等等,但是為何民間,他的知名度不高呢?
  • 劉秀為何被稱為位面之子?打仗上天幫助,他的經歷連編劇也編不出
    最終,劉秀有如神助一般,快速的發展壯大,成功建立東漢。因此,在王莽「穿越者」的光環加持下,劉秀被後世戲稱為「位面之子」。 對於「位面之子」這個詞語,不經常玩遊戲,或者看小說的朋友,應該不是很理解。簡單來說,所謂的「位面之子」,就是「天選之人」。
  • 古代共有四百多位帝王,能稱得上擁有位面之子的氣運的人,只有劉秀
    位面之子這個詞語,是位網文作家創造出來的,就說那些有大氣運的人。那按照這樣的解釋,古代的所有皇帝都是有大氣運的人了。其實不然,古代的皇帝一共有400多位,還有許多不入流的草頭天子。能稱得上是位面之子的人只有一人,那便是漢光武帝劉秀。
  • 位面之子是個什麼梗?為什麼說他是位面之子
    最近老有人問小皮,為什麼說漢光武帝是位面之子?小皮聽完微微一笑,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知道劉秀,但不知道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只能推脫忙,空了答覆,於是趕快查了位面之子的含義。其實網上也是含糊不清,不過大概的意思知道了,位面之子其實是科幻小說的一種說法,大概就是這個位面(獨立宇宙)賦予特殊意義而誕生的生命, 集這個位面的氣運而生。雖然說起來比較拗口,相於普通孕育而出的生命體來說位面子之更受那個最高思念體的青睞。其實跟天選之子有點類似。
  • 劉秀為什麼被稱作「位面之子」?從他人生這三點來看實至名歸
    說起「位面之子」,相信有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直接懵了,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它指的是天選之人。而這個梗剛開始流行的時候,就是從劉秀開始。劉秀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就像開掛一樣,從一介布衣,到最後成為了皇帝,這段時間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而統一全國也只用了12年的時間。
  • 古往今來400多位皇帝,為何只有劉秀被人稱之為位面之子?
    可在這麼多優秀的帝王之中,有且只有劉秀常被後人稱為位面之子,他到底因為什麼能有此稱號? 那麼位面之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在說這個人的運氣太好了,主角光環加身,整個世界好像都在眷顧他。就和現如今很多小說裡的主角一樣,一輩子順遂無難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老天爺就送上門來了。
  • 「位面之子」劉秀,他的傳奇故事,就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何謂「位面之子」?「位面之子」在網上口袋還真沒找到清晰的定義,大概就是在一個世界(獨立宇宙)中,出現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集整個位面氣運而生的個體,多在科幻小說中,具體行為簡稱「一路開掛」。正當劉秀志得意滿之時,卻傳來噩耗,劉秀的哥哥劉演被更始帝所殺,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可以實力不夠的劉秀只能暫時韜光養晦,更始帝見劉秀如此謙卑,不僅沒有問罪劉秀,還給劉秀封侯,並且迎娶了豪門千金陰麗華。
  • 「位面之子」—劉秀 除天降隕石丶兩萬追打四十萬外還有什麼?
    今天要講的人是光武大帝,同樣也是被戲稱為「位面之子」的人——劉秀。劉秀到底有多秀?我們慢慢談。公元二十二年十月,劉秀與李通從弟李軼等人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從宛城起兵, 自此開始了與被譽為「穿越者」王莽的鬥爭。簡單提一下王莽為何被稱之為穿越者。
  • 秦吏作者七月新番開《新書》,掀翻王莽大戰劉秀,挑戰位面之子
    《新書》的主題本書的主題,作者在第一章就給予了明確,那就是「真」穿越者大戰位面之子。這句話對應了一個歷史梗,曾有人將新朝這段時間的歷史總結為穿越者大戰位面之子。劉秀所謂「位面之子」指的是漢光武帝劉秀,昆陽之戰,走投無路之際,劉秀依靠天降隕石,以8000士兵打敗42萬王莽軍
  • 劉秀真的是位面之子?王莽真的是穿越者?
    再看劉秀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劉秀是位面之子,運氣逆天。 從起兵到稱帝就用了三年,敵人幾乎都是望風而降,沒兵沒槍,有人納頭便拜。 昆陽之戰,不足一萬,對陣42萬王莽新軍,豬隊友想散夥的散夥,想投降的投降,可以說狗血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結果主角位面之子,大魔法師,發動三連禁術,隕石流星雨+戰略核打擊蘑菇雲+
  • 位面之子劉秀聞名天下之戰,三千破四十二萬,王莽:你這是開掛
    前篇文章,筆者介紹了在戰國時期的一場現在老百姓鮮為人知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陰晉之戰。本文就來講一講在王莽亂政,光武中興時期的一場同樣不為現在廣大群眾所知曉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昆陽之戰。當然,其實這場戰役在歷史圈,史學界非常有名,不僅是因為戰爭雙方軍力懸殊,更是因為這場戰爭涉及到了兩位在史學界一直撲朔迷離,非常神秘的人物,位面之子劉秀,穿越之子王莽。一、戰爭背景王莽末年,各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在眾多的農民起義軍中,有兩支最為突出,這就是威震山東的赤眉軍和縱橫中原的綠林軍。
  • 劉秀為什麼被稱為「位面之子」?萬人軍隊大破百萬雄師,一生堪稱...
    王莽被部分網友們戲稱為穿越者,是因為他的一生都在為社會主義努力著,資源國有化、發展計劃經濟、廢除奴隸制、興辦學校等等,都是王莽的治國之策。但是很巧不巧的他遇到了被稱為位面之子的劉秀,其悲催的一生便開始了。
  •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歷史存在感低?源於他近乎完美人生
    而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卻為何在歷史上存在感極低?我們先來看看劉秀的開掛人生:劉秀的出生背景及早年經歷劉秀公元前5年出生在河南南陽,他是漢朝皇室之後,但這個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作用。由於當時的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以削弱諸侯王室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