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帝王,有的是昏君,有的是千古一帝。我們都知道「唐高宋祖」代表著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與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他們的英雄事跡,大家可能比較熟知。
還有就是有的朝代存續時間短,但卻被大家熟知,例如:秦朝,因為秦朝是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始皇是第一位稱帝的皇帝。所以在歷史上也備受後人爭議。
而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卻為何在歷史上存在感極低?我們先來看看劉秀的開掛人生:
劉秀的出生背景及早年經歷
劉秀公元前5年出生在河南南陽,他是漢朝皇室之後,但這個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作用。由於當時的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以削弱諸侯王室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到了劉秀他父親這一代,已經被貶為「小小官員」,劉秀這一代與平民無異,耕種農田,是一位農民了。
劉秀從小比較謙虛低調,喜歡務農,在務農的同時也不忘讀書。而他的大哥劉縯,比較張揚,喜歡結交天下豪士,不事生產,他大哥這種性格也為他後來被暗殺埋下伏筆。
在劉秀他9歲時,父親早逝,他們與母親相依為命,不過也時常得到族人的幫助,使他有機會讀書去見見外面的世界。
他的母親識大體,再苦再累也要送孩子讀書,將劉秀送往京城去讀書。有一天,劉秀走在京城的大街上,看到當朝大官執金吾排場很大,招搖過市,突然有感而發: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陰麗華是當時京城有名的美女,就是說當官要像執金吾一樣,娶老婆要娶陰麗華那樣漂亮。後來這兩個願望,在他二十來歲時,都已實現,他的人生可謂是一路開掛。
三十歲稱帝,四十歲統一江山,可謂是一帆風順
劉秀在京城讀書畢業後,朝廷沒有安排他就業,他又回到鄉下繼續耕種。這時的朝廷是王莽篡漢建立的新朝,王莽進行一系列比較先進的改革,脫離實際,王莽也被後人稱為「穿越者」。他的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但脫離當時的實際情況,並且有些官員在實行改革的過程中,違背了農民意願,官逼民反。
新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劉秀的大哥劉縯組織當地農民起義,劉秀也參與當中。當時出現了兩股地方武裝,綠林軍與赤眉軍。劉縯領導的赤眉軍被劉玄領導的綠林軍吞併,這時他們兄弟倆不服氣,自知實力不夠,只能隱忍。
由於他們兄弟倆在軍中表現突出,劉縯任大司馬,但他過度張揚,不懂得低調,功高蓋主。在公元23年,更始元年,被劉玄派人暗殺。這時的劉秀還在外面打仗,突聞兄長被暗殺,悲痛不已,但也只能強忍著悲痛,化悲痛為力量。
更始帝劉玄為了試探劉秀,問劉秀對他大哥的死有什麼看法?他說:大哥的死皆由他自己造成的。劉玄聽到這話,稍微放鬆戒備,劉秀只能韜光養晦並且故意在人前表現出不悲傷的情緒。
為了打壓劉秀,劉玄派他出使河北平定叛亂,在河北劉秀結交當地地主豪紳,發展自己的勢力,幾年下來可以與劉玄公開對抗。在公元25年,這時他才三十歲,在河南洛陽稱帝,建立東漢,史稱漢光武帝。
這時雖然他稱帝了,但還沒有完全統一,還有其它政權的存在。劉秀這位騎在牛背上的皇帝,御駕親徵,消滅其他敵人,統一全國。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整頓吏治,進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漢朝又延續了將近200年,但是歷史存在感極低,這是為何?
筆者認為有下面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沿用了漢朝國號,他的功績被他的祖先劉邦蓋過。劉邦從一個「小混混」混成大漢天子,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傳奇人物,爭議很大。而劉秀則是正統漢朝皇室之後,推翻王莽的新朝,名正言順,天經地義,也得到人們的支持,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
其次,劉秀的人生太順利了,被稱為「位面之子」,自帶主角光環,這好像只有在影視劇中可以看到,但在現實的歷史確發生了。他在28歲時娶得嬌妻陰麗華,在起義時,又有上天幫助,運氣爆棚。
王莽派40多萬兵攻打劉玄的綠林軍,兵臨城下時,這時上天下大雨,大雪,遭遇自然災害使得王莽的軍隊沒打仗時,死傷無數,讓他們寸步難行。劉秀抓住時機,帶領1萬兵,奮勇殺敵,使王莽軍隊大敗而歸。這就是著名昆陽之戰,這一戰使他一戰成名。
他出使河北鎮壓叛亂,又得到當地豪士的支持。本以為劉秀在這裡「混」不下去,卻混得風生水起,在這裡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與更始帝劉玄公然決裂,不到三年就稱帝。感覺他太順利了,讓後人只覺得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卻忘記劉秀這位開國皇帝。
另一方面,他的人生太完美了。二十多歲起義當大將軍,28歲娶嬌妻,30歲稱帝。劉秀他作為丈夫,對妻子陰麗華真情不變,作為父親,對子女慈愛有加,作為皇帝,對待臣民仁愛有加。他是一位近乎完美之人,有位研究漢史的專家說過:劉秀之所以歷史存在低,源於他近乎完美的人生,沒有什麼爭議性話題,自然就存在感就低。
不知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