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東西漢兩代二十四帝中,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一位。
他統治的時期雖然被稱為是「光武中興」,但是按照史實分析,其實西漢已經亡於王莽之手,劉秀可以說是再造乾坤,重新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王朝。只不過因為劉秀姓劉,他所建立的朝代也叫漢而已。
但是許多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比起兩漢三國時期的很多皇帝,劉秀為何總給人一種存在感不高的感覺?
以史為鑑對此想說下面三點:
一、朝堂評價
光武帝劉秀的存在感其實很高,劉秀白手起家,硬生生在王莽之亂後再次一統天下,再造漢室。雖然史稱「光武中興」,但實際上劉秀跟歷史上其他開國皇帝都是一個地位。
古今名人對於劉秀也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許多人都認為就「中興」而言,沒有人能達到劉秀的水平。而劉秀的部下都把他比作劉邦。我們還是來看看後世皇帝對這位前輩同行的看法吧: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歷史上大部分中興之主都超過了四十歲,只有劉秀稱帝時才三十三。
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朱元璋評價劉秀是「有安萬世之功!」
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至於文人墨客對於劉秀的評價就更多了,隨便一搜都有很多很多。
比如《資治通鑑》的司馬光說: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比如三蘇之一的蘇轍說:東漢光武,才備文武,破尋邑,取趙、魏,鞭笞群盜,算無遺策,計其武功若優於高帝。
葉適說:光武匹夫徒手而得天下,其難有甚於高祖。陳亮說: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
這樣一位帝王,在古代帝王將相中如何會存在感不高呢?
二、民間評價
而且在民間而言,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更是傳頌已久。
年輕時的普通草根劉秀,第一次見到陰麗華就許下了「娶妻當娶陰麗華」的願望。而隨著時代浪潮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劉秀對於陰麗華是真愛,這種感情在歷朝歷代皇帝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根據這一故事改編的民間故事影視劇更是層出不窮。
到了現代,「王莽穿越,劉秀位面之子前來糾錯」的故事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劉秀「位面之子」的調侃也讓他在新時代的網絡上人氣極高。
可以說劉秀無論正史還是野史,他的存在感其實是絲毫不遜色於其他帝王的。
三、大音希聲
但是題目中的這些疑惑我也理解,畢竟大家熟悉的都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千古一帝,他們在雄才大略的同時還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黑點」,這就容易讓人討論,質疑,從某種方面來說更像是一個有話題性的人。
比如劉邦的混混脾氣,李世民宣武門之變……都是值得正反雙方互相爭辯的話題。
而劉秀這裡基本上都是正面事跡,打天下是位面之子,坐天下是仁慈君主,連功臣都好好善終,甚至在個人感情上也非常專一……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這樣的一個完美型皇帝,自然可供討論的話題就少了,這可能就是劉秀所謂的存在感弱吧。
我是以史為鑑,為您講述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