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十幾個漢王朝,都是劉邦後人創建?光武帝劉秀身份有疑問嗎

2020-12-05 尋根拜祖

中國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無疑是劉姓,他們締造了N個政權,東漢只是其一。借著這個話題,我把所有劉姓王朝都給大家羅列出來,供大家收藏參考,也領略一下劉氏王朝的宏大。

光武帝劉秀與劉邦的關係

劉秀是漢景帝劉啟的六世孫,所以,他是貨真價實的劉邦後人。有沒有可能出現「摻假」現象?不可能!

劉秀的身世非常明確,他是西漢舂陵侯世系,也就是長沙王劉發的後人。

劉發是漢景帝的第六子,生母唐姬。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有一天漢景帝臨幸程姬,結果正好趕上程姬「不方便的日子」,只好讓唐姬代替,於是生下劉發。

劉發比他爹漢景帝還能生,漢景帝生了十四個兒子,劉發生了十六個。其中第十三子劉買,被封為舂陵侯,他就是劉秀的高祖。

劉買的嫡長子劉熊渠繼承舂陵侯,劉秀的曾祖劉外不是嫡長子,所以沒了爵位。不過,宗室子弟總會有特殊待遇,劉外因此做了鬱林太守。

劉秀的曾祖劉回,則又降了一格,做了巨鹿都尉。到劉秀的父親劉欽,再將一格,當了個濟陽縣令。

劉秀哥仨,大哥劉縯,二哥劉仲,劉秀是老三,這哥仨都沒做過官。劉秀在王莽的新朝上過太學,回鄉後幫助舂陵侯劉敞做「職業經理人」。

劉秀與舂陵侯嫡系關係很近,他與哥哥劉縯起兵時,家底就是整個舂陵侯家族。劉秀稱帝後,還冊封了劉敞的兒子劉祉為城陽王。

另外,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其實跟他也算是「沾親帶故」。郭聖通的舅舅劉楊,是漢景帝的第十四子長沙王劉舜的後人,按輩分,劉楊比劉秀低一輩。

後來劉楊謀反,製造了一個圖讖——赤九之後,癭楊為主。癭,就是大脖子病,劉楊有大脖子病,所以癭楊就是指他自己。赤九,就是指劉家第九代,漢朝天命「火」,尚紅色。劉家第九代誰是皇帝呢?劉秀。所以這句讖語意思是:劉秀該歇歇了,輪到劉楊坐龍椅了。

劉秀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其實跟他宗室子弟的身份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流行「漢室復興」的說法,很多有野心的人,不惜篡改身份,也要往劉邦身上貼。

假如劉秀身份也是假的,他不可能編造這麼清晰的世系,太容易揭穿了。所以,劉秀是劉邦的後代,沒有任何爭議。只是,劉秀不是西漢皇室嫡系,所以登基後,劉秀認漢元帝為父,「夾塞」進了嫡系。

可以確認世系的劉家六大王朝

首先強調一點,我們稱劉邦建立的朝代叫西漢(或前漢),稱劉秀建立的叫東漢(或後漢),事實上當時並沒有這個叫法,人家一律叫「漢」,東漢、西漢,以及後來的「某漢」,都是我們後人的稱呼。

從劉邦開始,中國至少有六個世系明確、有年號、有影響力的政權。

1.西漢政權

西漢歷經10世14帝(含三位廢帝),合計210年。公元八年,王莽受禪登基,改國號「新」。

2.東漢政權

東漢由光武帝劉秀建立,歷經8世14帝(含兩位少帝),合計196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曹魏建立。

3.玄漢政權

玄漢政權只有一位皇帝劉玄,歷時2年。劉玄也出自舂陵侯系,與劉秀是族兄弟。劉玄與劉秀同為反莽義軍「綠林軍」的一員,公元23年,劉玄被推舉為皇帝,並於當年推翻了新朝。

公元25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被殺,玄漢政權滅亡。

4.建世政權

建世政權就是赤眉軍建立的政權,皇帝叫劉盆子。劉盆子是西漢城陽王劉章的八世孫,齊王劉肥(劉邦庶長子)的九世孫,按輩分他比劉秀低兩輩。

劉盆子的這個皇位來得很打臉,他被赤眉軍強行俘虜的,在軍中當了一個放牛娃。赤眉軍學綠林軍,也要建立政權,按照「漢室復興」的輿論,想擁立一個宗室子弟。於是在軍中找到三個候選人,讓他們抓鬮,劉盆子的皇位就是抓鬮抓來的。

不過,劉盆子的建世政權也僅僅存在了2年,就敗於劉秀之手。

5.蜀漢政權

蜀漢政權是昭烈皇帝劉備建立的政權,雖然一直以來人們對劉備的身世有質疑,按主流觀點,劉備是漢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十六世孫。

蜀漢政權歷時43年,兩位皇帝,被司馬氏所滅。

6.劉宋政權

劉宋政權很特殊,皇帝雖然也姓劉,卻沒有用「漢」這個國號。大概因為他們不是劉邦後人,沒必要湊熱鬧。不過,劉宋政權與「漢」政權也是同根同祖,他們是劉邦的幼弟楚王劉交的後人,都是劉太公的後人。

劉宋的創始人劉裕,是劉交的二十一世孫。劉宋王朝歷經4世9帝47年,被南齊取代。

其他劉姓王朝

除了以上六個劉家王朝,歷史上至少還有以下幾個,號稱高祖血脈的子孫,所建立的「漢」王朝。

1.趙漢政權

劉秀當年在河北的對一個對手,就是趙漢政權的皇帝「劉子輿」。這位劉子輿號稱是漢成帝的遺孤,其實真名叫王郎,或王昌,一位江湖算命先生。他編造了一段自己的離奇身世,得到河北豪強勢力認同,居然被擁立為帝。因為都城在邯鄲,所以後人稱其為「趙漢」。

趙漢政權僅僅存在了半年時間,就被劉秀消滅,王郎被殺。也有非主流觀點認為,王郎就是漢成帝的遺孤。

2.盧芳政權

相對於王郎,這位盧芳更無恥,他也聲稱自己是皇室後裔,名叫「劉文伯」,其曾祖母是匈奴渾邪王的姐姐,嫁給漢武帝做了皇后(笑死我了)。玄漢政權滅亡後,盧芳靠這個故事,騙得匈奴和北方豪強的支持,在五原郡登基稱帝。

由於劉秀四面徵戰,根本沒時間對付偏遠的盧芳,這夥計居然當了十年皇帝。建武十二年,在漢軍的政治攻勢面前,北方豪強集團分裂,走投無路的盧芳逃亡匈奴。

3.劉嬰政權

劉嬰(孺子嬰)是西漢最後一位太子,漢宣帝的玄孫。王莽改朝換代後,將自己的孫女嫁給劉嬰,封「安定公」。王莽被殺後,劉嬰受到一個叫方望的人蠱惑,跑到甘肅臨涇,在那裡登基稱帝。

不過,這個政權短得讓人不好意思提,僅僅一個月就被玄漢政權滅了。

4.劉永政權

劉永是西漢梁王劉武的後人,劉玄稱帝後,復封他為梁王。劉玄死後,劉永在梁地稱帝。劉秀在消滅建世政權,和鄧奉叛亂後,目標就對準了劉永。

劉永在劉秀的持續打擊下,也僅僅存在了兩年,在逃亡途中被部下當作投名狀,獻給了劉秀。

5.漢趙政權

這個漢政權比較有意思,創始人叫劉淵,匈奴人。劉淵號稱,當年高祖劉邦派公主與匈奴和親,他就是公主的後人。其實很扯淡,西漢跟匈奴和親的公主,都是「冒牌貨」。劉淵的「漢」後來被他的侄子改為「趙」,所以史稱「漢趙政權」。

劉淵同族的後人中,還有一個牛人叫「劉勃勃」,後來改姓「赫連」,即大名鼎鼎的「赫連勃勃」,他創建了大夏國。

「漢趙政權」和「大夏政權」,也都各自存在了二十多年。

6.後漢、北漢和南漢

這三個「漢」政權,跟劉邦沒有一毛錢關係,純粹蹭熱度。

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是沙陀人,他所創建的漢政權僅僅傳了兩代4年時間,就被後周取代。

後漢滅亡後,劉知遠的堂弟劉崇,在太原稱帝,沿用國號「漢」,史稱「北漢」。北漢投靠契丹人,與北周、北宋對抗多年,著名的楊繼業,最早就是北漢的將領。28年後,宋太宗親徵,攻克太原,北漢滅亡。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嶺南地區的一個割據政權,第一任皇帝叫劉。南漢這個劉氏,有人說是中原人士,也有說是阿拉伯移民,沒有證據表明他們跟劉邦有血緣關係。

南漢和北齊,恐怕是中國歷史上「一對奇葩」王朝,對自家兄弟兇殘得讓人懷疑,他們的基因是不是被牲口竄了。南漢歷時3代4帝54年,被北宋滅亡。

本人學識有限,或有不全,請大家補充,文中圖片資料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索要。

相關焦點

  • 漢光武帝劉秀真是劉邦後裔?歷史上,還有多少王朝為劉邦後人創建
    可是天下義士眾多,笑到最後的還是劉家子,也就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劉秀是劉邦的後代,這是肯定的,六世祖是長沙定王劉發。在七世祖劉啟的帶領下,作為皇室子弟,劉秀的父親只是個小縣令。漢武帝實行推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當時下面有不少縣令、都尉、太守,大部分都是劉家子孫掌管。
  • 劉邦的後代劉秀淪為平民,最終建立東漢王朝,為何知名度卻不高?
    東漢光武帝劉秀確實厲害,作為帝王也很優秀。在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創建「皇帝」稱號到清朝溥儀退位這2000餘年的時間中,一共誕生了四五百位帝王之中,光武帝劉秀無論是政績還是其它能力上,紫陌認為是能排進前十的。
  • 漢光武帝劉秀近乎完美,為何在歷史上存在感卻並不高?
    首先我們談歷史都會先想到歷史輝煌的時代,談漢朝必定先說西漢。西漢抗擊匈奴,呂后專政這都是很具有歷史色彩的事件,大家一定會被先吸引去了解西漢。所以劉秀雖然創造了東漢王朝,可現在一提漢朝先想到的是劉邦,漢武帝,所以劉秀生不逢時。
  • 光武帝劉秀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說他為東漢亂世埋下了隱患?
    光武帝劉秀不願勞民傷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客觀上卻放棄了西漢王朝由漢武帝及漢宣帝時期花費上百年時間所苦心經營起來的邊塞遠域,致使北匈奴乘機崛起,威脅到中原地區的安全。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王朝的建立者。
  • 漢光武帝劉秀近乎完美,可在歷史上存在感卻不高,這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談歷史都會先想到歷史輝煌的時代,談漢朝必定先說西漢。西漢抗擊匈奴,呂后專政這都是很具有歷史色彩的事件,大家一定會被先吸引去了解西漢。所以劉秀雖然創造了東漢王朝,可現在一提漢朝先想到的是劉邦,漢武帝,所以劉秀生不逢時。
  • 光武帝劉秀形象近乎完美,為何在歷史中存在感不高?有三個原因!
    在東西漢兩代二十四帝中,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一位。他統治的時期雖然被稱為是「光武中興」,但是按照史實分析,其實西漢已經亡於王莽之手,劉秀可以說是再造乾坤,重新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王朝。只不過因為劉秀姓劉,他所建立的朝代也叫漢而已。
  • 劉秀作為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為何存在感不高?原因主要就一點
    劉秀作為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為何存在感不高?原因主要就一點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而他統治的時期也一手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局面,可以說,在兩漢三國當中,劉秀絕對是一個非常傳奇而且很有作為的皇帝,甚至有人稱他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 靠譜的光武帝劉秀(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
    新王朝倒行逆施,殘酷剝削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不久,便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公元22年,西漢皇族,南陽地區的地主劉秀兄弟,也起兵與農民起義軍配合,共同反對王莽政權。劉秀在作戰時常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昆陽一戰消滅敵軍四十萬,創造了我國歷史上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 歷史上的三位皇帝誰也不能抹黑,個個都是出類拔萃
    歷史上不乏好皇帝,但這歷史上留下好名聲的卻不多,大家都知道漢武帝,但有些皇帝雖然名氣不大,但成就卻一樣可以和漢武帝媲美。光武帝劉秀是一個完美的皇帝,從一介平民到開國皇帝,東漢王朝的締造者,歷史對劉秀的評價很高。
  • 漢朝皇帝的諡號大多用「孝某帝」,到了劉秀為何用「光武帝」呢?
    但在兩漢所有皇帝中也有兩個例外,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一個是光武帝劉秀。 漢高祖劉邦是大漢朝的開國皇帝,是為高祖,前面沒有帝王了,因此不用加「孝」字,本身就是所有漢代帝王中最尊貴的存在。 光武帝劉秀撥亂反正,推翻了王莽新朝,恢復了大漢江山,也算是開國皇帝,那為什麼不能用高祖諡號呢?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叫武帝,可劉秀卻不是劉徹後代
    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代表性人物,只是有的朝代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被人們遺忘了一些人或者事跡,而有的朝代有的人則是一直被人們深深記住了。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兩人,同樣都是漢朝特別優秀的皇帝,可是在後世眼中,漢武帝的名氣明顯大於光武帝。
  • 唐太宗李世民問名將李靖,劉邦和劉秀誰厲害,李靖是怎麼回答的?
    在李靖的眼裡,劉秀遠勝劉邦?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跟手下名將李靖,聊起漢高祖劉邦時,提到:「漢高祖能將將,可是後來韓信、彭越卻都被殺了,蕭何也被下獄,這是為什麼呢?」張良原本就是為了韓國復仇,陳平、韓信則是怨恨項羽不能用他們,所以才假借漢的力量為自己謀福利而已,再者蕭何、曹參、樊噲 、灌嬰等人輔佐,劉邦才得的天下。假如說當時六國後人復立,人人都念舊,又怎麼會為劉邦所用呢?所以說,劉邦得天下都是張良、蕭何等人的功勞,而韓信、彭越被殺,跟項羽不用範增,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說,劉邦、項羽都不是將將之君。」
  • 漢光武帝劉秀: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大凡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的前幾個皇帝,一般都可以做到有文有武,他們在馬上得到天下,待天下平定後又可以轉到文治,像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等。但我認為真正能夠做到「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的皇帝首推漢光武帝劉秀(當然李世民也非常優秀,但是今天就只談談光武帝劉秀)。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的開國皇帝,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局面。
  • 劉秀建立的東漢,屬於西漢的延續嗎?還是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王朝
    比如說南明王朝,所有的核心朝臣,基本都是明朝的舊臣,沿用的機構也一模一樣。排除這兩點以外,那你所建立的新王朝,就跟前朝沒有什麼任何關係了。因此我們看看東漢就能明白,為什麼它是一個全新的王朝了。劉秀和漢朝後面幾個皇帝,屬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劉秀的祖先是誰?
  • 開國稱帝算得上完美,「沒毛病」的劉秀,為何在當代沒有人氣
    在歷史上有著很多赫赫有名的開國皇帝,諸如開闢了中國第一個皇朝的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甚至於劉邦的後代,蜀漢帝王都有著偌大的名聲。而在漢朝四百多年的事件當中,其實是被分割為三個時期,一共分為西漢,新朝,以及東漢。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事實上,兩漢是歷史上所有分封王朝中最不出名的一個。像兩晉、兩宋這樣的朝代,都是在軍政體制尚未建立的時候,遷都避禍。由於城市和統治範圍的變化,而後世史家又根據城市東西南北的不同方位,對城市作了區分。並且劉秀也曾在其下邊稱臣,後來兩人鬧掰,這才另起爐灶。因此,東漢王朝名義上稱其為漢,但實際上已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而劉秀則是正兒八經的開國之君。所以,作為開國元勳的劉秀,為什麼要以漢為名,而不是建立新的王朝呢?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身份問題,前面說過,劉秀是漢朝宗族,即使是遠近聞名的旁系,但他歸入了劉姓,都奉劉邦為祖宗。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的歷史長達四百年。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兩段。但是在它們的地位上,卻存在極大的爭議。看看現在的網絡自媒體,也包括正規的歷史學者,眾口一詞都是:不是一個朝代。因為中間讓王莽的新朝隔開了,而且劉秀和劉邦的關係差得太遠了,所以不能算是一個朝代。
  • 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統一中國都用了多久?保持統一的局面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元、明、清。大一統王朝簡史一、秦朝西周孝王時期,贏氏祖先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封地於秦邑,這就是秦國的由來。到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自此,秦朝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 民間故事:光武帝劉秀在永城澮河避難
    據史料記載,漢高祖劉邦之九世孫劉秀為建東漢帝業,與新朝君主王莽東西馳騁南北徵戰。公元二十三年三月三日,時年二十八歲的劉秀兵困馬乏,被王莽追至澮河北岸,澮水奔騰咆哮浮滿兩岸,水高浪急,人馬止步於岸邊。劉秀悲愴仰天呼嘆:「天將亡我!」王莽追兵將至,絕望之際,見岸邊有一廟宇,劉秀遂入廟跪拜,祈求上天。不久澮水浪息水平,河面一隻小船正劃向北岸。艄公鶴髮童顏,持槳立於船頭,高呼:將軍上船!劉秀急步上船,劃向南岸。劉秀下船,跪倒在地「恩公留名,劉秀如能生還,日後定當謝恩!」老者捋須微笑:「我乃黃姓族人也」。言畢,人去船空。
  • 漢光武帝劉秀為什麼被稱為「位面之子」?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東漢王朝被後世史學家譽為「儒學最盛、風化最美」的朝代。漢光武帝在西漢末年群雄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即使是把西漢和東漢視為一元,劉秀也為大漢王朝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國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