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的戰場開啟,日本向中國發動戰爭,從此抗日戰爭打響。經歷14年之後在1945年8月15日結束,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儘管日本有諸多的不舍和遺憾,但是始終沒有悔改之心。1950年韓戰打響,中國參與抗美援朝的戰爭,在日本眼中中國抗美援朝行為是怎樣的?從輕蔑到敬佩,讚揚中國人民志願軍!
1949年10月,毛澤東宣布新中國成立,禮炮聲中伴隨著全國人民的歡呼聲,期待已久的和平終於來臨,人們祈禱遠離戰爭,但是第二年,朝鮮便爆發了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爭已經打至鴨綠江邊,中國再不參戰,不僅朝鮮被攻陷,中國的領土也會受到美國的威脅。保家衛國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職責,在毛澤東的一聲令下之後,數百萬的人民志願軍踏上抗美援朝的徵途。這種解救朝鮮的英雄壯舉在蘇聯眼中很是欽佩,但是在日本眼中卻是輕蔑。
日本對中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認為中國沒有任何實力,雄赳赳氣昂昂都是「紙老虎」,在戰爭面前終歸會露出馬腳被美國打得「落花流水」!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為期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卻讓日本刮目相看。朝鮮曾經在蘇聯的默許下一舉向韓國進攻,但是美軍加入之後戰況出現大反轉,將戰局一度打到鴨綠江邊,威脅到中國的安危。此種情況下,中國出兵,朝鮮在中國志願軍的幫助下,再次將戰場拉向「三八線」南北地區,這出乎美軍的意料,也讓日本傻了眼。
雖然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比較吃力,但是在蘇聯的武器援助之下,戰鬥力突飛猛進,雖不能給美軍較大的教訓,但是最終卻贏了這場戰爭。1953年7月10日,中國政府和朝鮮政府與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之後,在7月27日最終籤署《朝鮮停戰協議》,抗美援朝的戰爭也就此落下帷幕!
中國在此項戰役中雖然損失慘重,但卻獲得了極大的好處,不僅鞏固了和蘇聯以及朝鮮的外交關係,同時也讓美國以及日本刮目相看。俗話說得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這句話出自中國人,同時也應驗在了中國身上!日本隔海觀望,並且從過去的輕蔑變成敬佩,大大誇贊中國人民志願軍!其實中國實力不弱,只不過在歷史更迭中以及愛好和平的中國給其他國家造成一種「軟弱可欺」的錯覺!
中國在清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之下錯失發展的最佳時間,從而導致中國在成立之後和其他大國擁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國用時間在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實力不容小覷!過去美國和蘇聯都看中中國未來「不可欺」,窮盡腦汁地想要抑制中國的發展,但是中國總是給他們出其不意的驚喜,其實不為他們,而是為了我們自己。國人意識到「團結和強大」是國家的根本,發展是成長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