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抗美援朝老兵演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向18萬志願軍烈士...

2020-12-22 騰訊網

視頻中這些平均年齡在85歲左右的老戰士們,都是抗美援朝的功臣。其中一位老兵還是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當這些身戴軍功章的老兵們在舞臺上合唱了一曲激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時,他們的精神面貌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68年前,數百萬中國軍人跨過鴨綠江,投身抗美援朝的戰場,十餘萬中國軍人埋骨他鄉,二十餘萬傷員回國治療,2萬餘人被俘。

這一個個鮮活的數字,一段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不忘先烈,珍惜現在。

68年後,我們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我們用最崇敬的心紀念這場戰爭,緬懷為國家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這段歷史是殘酷的,無數中國軍人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無數老百姓在這場戰亂中失去了他們的親人。但戰爭爆發的那一瞬,他們腦海中沒有兒女情長,只有對祖國深沉的愛。

我們紀念這場戰爭,是希望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的殘酷和痛苦,更希望人們勿忘歷史,勿忘先烈,珍惜現在擁有的和平生活。

紀念本身並不是目的,我們是為了能夠讓老百姓真真正正的銘記歷史。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都是那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怎能不珍惜?!

十八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他們大多數都被安葬在朝鮮,幾十年身在異鄉,守護著中朝兩國的百姓。

這數十萬的革命先烈,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驕傲,他們生的光榮,死的光榮,他們永遠活在中朝兩國的人民心中!

光輝榮耀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70年了,對於這場戰爭,對於那些逝去的生命,獻花也好,輓歌也罷,只有珍惜戰爭的遺產,銘記歷史,吸取戰爭的教訓,才使最好的紀念。

向所有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靜靜地聆聽,真美…

難忘同窗情,一首《回到那年》送給老同學!

10首《天邊》

最全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曲!音樂響起,回憶滿滿!

董文華、毛阿敏等共同演繹《熱血頌》僅此一版!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跨越70年的「強國之音」
    新華社資料片「雄赳赳,氣昂昂……」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振清,牙齒已經脫落所剩無幾,但唱起這首70年前的「老歌」,卻是鏗鏘有力慷慨氣概,他敲著座椅扶手打著節拍,胸前的軍功章叮噹作響,眼裡溢滿渾濁的淚水,仿佛又回到了當年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的列車上。沒人指揮,沒人教唱,列車廣播裡播放著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 英雄讚歌衝雲霄,萬眾一心向前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題:英雄讚歌衝雲霄,萬眾一心向前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側記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鄒偉、梅世雄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這是萬眾矚目的時刻——億萬人民共同回望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激蕩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人民殿堂,燈火輝煌。20位耄耋老人胸前佩戴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匯聚一堂。紀念大會召開前,習近平等領導同志來到這裡,同他們親切會見併合影留念。
  • 抗美援朝歌曲:受訪者最愛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當年那些振奮人心的歌曲,至今依然在傳唱。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你會如何紀念抗美援朝」調查顯示,受訪者對彭德懷、黃繼光、毛岸英、邱少雲、楊根思等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印象深刻。有關抗美援朝的歌曲,大家最喜歡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 運-20首次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志願軍老兵佩戴勳章迎接戰友
    【環球時報記者 辛陽 陳尚文 馬菲 張悅】27日上午11時18分,裝載著第七批共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遺物的運-20專機抵達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這是我國第七次迎回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此前六次均在清明節前夕完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迎接儀式最終定在「9·30」烈士紀念日前夕。
  • 當九旬老兵再次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中國人民志願軍50軍148師444團警衛連」2020年10月23日,在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一老舊的民房裡,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廣田,一字一頓地向前來慰問的監獄領導說出自己的部隊名稱。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周日起向公眾開放 1900餘...
    「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將於10月25日10時起向社會公眾開放,展出將持續至明年2月底。據悉,1900餘件文物及展品亮相,其中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
  • 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當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中國空軍專機護送從韓國接回遼寧瀋陽。機上共載有117位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及相關遺物。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9月27日,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空軍專機通過水門。當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中國空軍專機護送從韓國接回遼寧瀋陽。機上共載有117位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及相關遺物。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
    致敬「最可愛的人」 共憶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 ——凱裡學院「戰火與青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專題訪談會圓滿舉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懷著滿腔熱血,趕赴朝鮮,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保家衛國。
  • 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2020年9月27日,從韓國仁川機場起飛的中國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機上搭載著117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  「兄弟們,你們終於回來了!」88歲的志願軍老兵李維波嗓音嘶啞,眼眶溼潤,「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
  • 四川85歲志願軍老戰士竹笛吹響《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四川在線記者華小峰 攝影報導10月21日,一身綠裝的四川85歲志願軍老戰士易如元在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用自製的竹笛吹奏了一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旋律再次響起,樂曲聲又把大家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 尋找志願軍老兵
    演員王放和愛人焦碩熬了幾夜,設計出一枚由五角星、國旗、步槍和飄帶組成的紀念章,正面刻有「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字樣,背面計劃刻上老兵姓名、部隊番號和全國統一編號。  「我們想讓老英雄們知道,這些後來的年輕人沒有忘記他們。」趙波說。  「志願軍老兵幫扶計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老兵陳可來修繕房屋。
  •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迎回儀式上這些細節令人動容
    今天,第七批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由空軍運輸機運-20接運回國並在瀋陽桃仙機場舉行迎回儀式。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這場持續2年零9個月的戰爭中,197685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浴血奮戰,為戰爭的最終勝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 志願軍戰歌
    原標題:志願軍戰歌 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即日起,本報開設「抗美援朝 保衛和平」專欄,重溫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抗擊美國侵略、保家衛國,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光輝歷史。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無使忠骨羈他鄉:7年來716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魂兮歸來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近20萬志願軍英烈在戰火中埋骨他鄉,70年後,9月27日上午,韓國向中國移交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及相關遺物,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了。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戰歌連」:唱響新時代強軍戰歌
    70年前,一首氣壯山河的「志願軍戰歌」響徹大江南北,激勵百萬將士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捨生忘死、浴血奮戰。今天,在這首戰歌的誕生地——第74集團軍某旅八連,官兵們始終把戰歌精神作為動力源泉,勇於當先鋒、打頭陣,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在強軍徵途上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的此刻,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並從此開始了一段烽火硝煙的徵程。他們捨生忘死,無畏強敵,同朝鮮人民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用巨大的犧牲捍衛了正義,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創作只用了半個小時 讓整個民族一起沸騰
    徵途激蕩英雄戰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創作始末■周振華鴨綠江畔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內,陳列著一張信箋:紅格豎排,藍黑色墨水字跡,在已經發黃的左上角,標註著「稍快,雄壯有力,充滿信心」。這件珍貴的文物,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這是一首為英雄譜寫的歌曲,是伴隨勇士們奔赴戰場的鏗鏘旋律。談起抗美援朝,人們都不由得會想起、甚至唱起這首排山倒海、響徹雲霄、氣勢恢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這首歌曲調激昂,雄壯,進行曲式;歌詞洗鍊,準確,催人奮進。無論詞或曲都給人以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的力量。
  • 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曾有舊版,曲調與現在不一樣
    李幹事用手扶了扶眼鏡,欣喜地大聲說:「老麻,我有一種直覺,你寫的這幾句詞,搞不好全國人民都會喜歡!」《跨過鴨綠江》中這個情節描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誕生過程,主人公就是歌詞的作者麻扶搖。 麻扶搖出生於1927年,原名麻向搖,黑龍江綏化人,1947年參軍,次年入黨。1949年隨四野南下湖南,一直打到過衡陽。
  • 牢記英雄事跡 傳承偉大精神(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抗美援朝紀念館原館員謝長平是一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如今已87歲高齡。多年來,老人總是習慣來到鴨綠江邊,凝望對岸。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始建於1958年,1990年10月移地擴建,1993年7月新館落成。
  • 軍歌嘹亮憶崢嶸——專訪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何開偉
    70年前,抗美援朝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19萬烈士以身報國,歷經兩年零9個月終於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他們捨生忘死、保家衛國,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中國人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