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08:48 |義烏商報
日前,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在全省各縣、市、區實現全覆蓋。
為了加強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聯繫、互動和合作,提升生產能力和水平,豐富報導內容,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縣級融媒聯連看》欄目,展示縣級融媒體中心優秀新媒體作品和產品。
一幢幢新式徽派民居
一株薰衣草,讓何斯路成了「東方普羅旺斯」,用義烏人的特有思維詮釋了鄉村崛起的發展模式。十餘年來,何斯路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587元增長到49800多元……
眼下,雖已過薰衣草花季,但在何斯路村的鄉間小道上,仍時時可看到不少悠閒漫步的遊客。
栽好梧桐樹 自引鳳凰來
夏日的早晨,和風吹拂,何斯路村中央的湖面波光粼粼,中間一座木橋連接湖兩岸,一邊是斯路何莊,一邊是一幢幢新式徽派民居。不同於陶淵明筆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也不是想像中長三角發達的新農村,何斯路村以其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獨特魅力,每年吸引著八方遊客。
「這裡的氣溫比城區要低七至八攝氏度,避暑正好。」一位來自紹興的遊客徐先生說道。
山村蝶變,始於2008年。那一年,何斯路村開始大力發展以薰衣草為主要作物的生態農業。十餘年來,何斯路從一株薰衣草「起家」,延伸薰衣草產業鏈,開發薰衣草香包、精油、香皂等產品,到成立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由村民入股旅遊產業,共同發展鄉村旅遊,再到文旅結合,發展學習型經濟,一步一步走來,何斯路品牌價值在發展中不斷升級。
「企業可以創品牌,農產品也可以效仿!」何斯路村黨支部書記何允輝說,耕作薰衣草十餘年,何斯路的品牌美譽度已根植在一撥撥遊客心中。鄉村的產業經營不能迷戀於低端,更要審視和用好不同階段的優勢,目前與薰衣草相關的產品已超過70個品種。
何斯路村已形成融合旅遊、文創、影視等多種經濟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僅2019年,何斯路村接待遊客總量達到33.8萬人次,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團625批。
「和」字出發繪就鄉村美景
「Good morning!My name is ……」何斯路村的「斯路晨讀」班,多了一門英語口語,它是「晨讀」的一門新課程。
「隨著村莊知名度提高,來村莊的外國人也不斷增加。讓村民學習英語口語,就提上了日程。現在有不少家庭,三代同堂一起學習英語口語。」「斯路晨讀」班老師何樟根說。
「斯路晨讀」2018年開班以來,堅持每月農曆「二、五、八」的早晨,利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圍繞「一講政策、二學禮儀、三做好事、四練太極、五唱村歌」開展活動,村民可以在晨讀班學習了解最新的政策、村情事務和文明禮儀。
何斯路村還將全村每戶家庭的日常善言善舉以積分的形式存儲在「功德銀行」中,並在一定期限內,根據積分情況給予相應的獎勵,同時每年評選年度「傑出貢獻者」。在何斯路村,18至60周歲的村民,只要在「功德銀行」積分超過50分,村裡就會對個人的信用進行擔保,不用任何其他抵押,就可貸到最高60萬元額度的低息貸款。
「斯路晨讀」和「功德銀行」的推行,讓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互相幫助、樂於奉獻的文明新風尚在何斯路村蔚然成風。
「和是最大的美,是鄉村發展的基礎。村民和睦了,鄉村才能和諧,鄉村和諧了,才能吸引更多人來何斯路發展創業。有了人和項目,鄉村就有了發展的動力,村集體收益也就得到了增加。」何允輝說。
演繹「春天的故事」
走進「百工百坊」街,只見何氏廉誠布鞋店裡,人氣頗旺,有的顧客在試鞋、有的詢價、有的觀賞。
「我們做的每一雙鞋全部由手工製作而成,手工納制千層底、手工鞝鞋等,每一個步驟都體現著最原始的技藝傳承。」廉誠布鞋第五代傳承人何獻偉說起手工製作的布鞋,滿懷自豪,「祖輩傳下來的技藝讓每雙鞋都獨一無二,這是機器替代不了的。」
今年以來,何斯路村引進了「百工百坊」項目,各類傳統工藝的工坊如竹製品工坊、何氏廉誠布鞋、豆腐工坊、漢宮堂中藥坊等落戶何斯路村,建成後將進一步豐富何斯路鄉村產業,為鄉村旅遊帶來更多新氣象。除了傳統手工藝,何斯路村還瞄準了人工智慧產業,引進了機器人圍棋項目,想在綠水青山中為少年兒童打造一個集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藝於一體的鄉村教育研學基地。
在何斯路村的薰衣草花園東蕭公路高架橋下,兩輛廢棄的大巴車被巧妙地改裝成了兩間小教室,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學唱歌,做手工作業,這是一家獨具特色的巴士幼兒園。原本的空閒地搖身一變成了幼兒園,不僅滿足了村裡幼兒的入學需求,而且場地租金每年能為何斯路村帶來20萬元的經濟收入。
與此同時,每年都有很多團隊來何斯路村,有的是純旅遊,有的是政府考察團隊,這也給何斯路村帶來了不少收入。
何斯路,演繹著一個「春天的故事」。
(原標題《何斯路村演繹「春天的故事」》,原作者盧麗珍。編輯童曉)
15958109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