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一力降十會,喜歡功夫的人大都聽過這句話,意思是身體條件更突出的一方在戰鬥中會更有優勢,但這並不能直接影響勝負結果,畢竟很多能夠影響結果的因素甚至會超越戰鬥過程本身,即便是最終只能無奈選擇硬碰硬,那也要儘可能將優勢歸邊,結果最重要!就像在兩座天下大戰後的南婆娑洲,在看似力量對比懸殊、且位置突出的情況下最終得以倖存,其道理不外如是。
其實南婆娑洲對比除中土神洲外其餘七洲實力算強,但要是和至少半座蠻荒天下相比那就是天地之差了,甚至對比那座守護浩然天下萬年的劍氣長城都遠遠不如,而且它還是距離曾經的倒懸山,也就是兩座天下入口最近的大洲。按道理說妖族第一個要打下的大洲就應該是它,否則便有被截斷後路的可能,而且南婆娑洲還有著陳淳安這樣的硬茬子,萬一被他找個機會抽冷子打一悶棍擱誰都不會好受。但最終賈生卻選擇了繞路分兵共擊三洲,還放言陳淳安最終會自食其苦,說得高深莫測!
但除開所謂的算計來看,實際上蠻荒天下選擇繞過南婆娑洲的根本原因就是它當時匯聚的實力並不弱,尤其是相對扶搖、桐葉、金甲三洲,想要打下它代價太大,不僅是人員折損,更重要的是時間。蠻荒天下打浩然天下前期攻勢如潮是因為打了它一個措手不及,像蘇子、柳七、龍伯這樣的頂級戰力初時還來不及回援,以快打慢才能佔據先機,到時候改天換地,就可以逼迫浩然天下乖乖打陣地戰,可如果他們將有限的時間過多地浪費在南婆娑洲上,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而這就要歸功於陳淳安的先期準備了,單只南婆娑洲十幾年的物資運輸就足夠蠻荒天下入侵大軍喝一壺的了。要知道陳淳安可不是納蘭燒葦、潁陰陳氏也不是劍氣長城,沒有誰敢在這件事上為難南婆娑洲,所以他們肯定有著絕對富裕的物資儲備,打仗就是在打資源,真要是抻上個幾年甚至十幾年南婆娑洲興許不怕,可對蠻荒天下來說這仗就會非常難打了,畢竟等到諸多遠行的浩然大佬回援,沒有地利優勢的蠻荒天下很可能就會直接被揍回老家!
再者當時亦有不少當世頂尖強者馳援南婆娑洲,其中就包括有中土十人之一的懷家老祖懷蔭、能夠憑藉搜山圖換掉兩位飛升境大妖性命的字聖許君、排名更在懷蔭之前的中土十人墨家巨子、殺力更勝飛升境劍修的女子大劍仙陸芝,還有不斷趕來的亞聖一脈君子、賢人,這還未算上後期前來相助的左右和齊廷濟等人。
況且就單說南婆娑洲本土戰力同樣非常可怕。身在南婆娑洲的醇儒陳淳安戰力不好揣度,畢竟他最終一戰能在海外將一位十四境劍修徹底打落一境;浩然天下費盡心思修建九大雄鎮樓不會只是擺設,畢竟一個鎮劍、一個鎮白澤,誰也不敢說其餘七樓是在扯淡;四位陪祭聖賢坐鎮天幕,南婆娑洲的守護大陣也要強過其餘幾洲,畢竟還有個天下牌坊集大成的潁陰陳氏加成;陳氏作為一洲山上執牛耳者想來勢力不會太弱,畢竟大佬就飛升境巔峰,怎麼著也得有仙人境壓箱底吧,畢竟桐葉宗都有個劍仙宗主;南婆娑洲仙人境修士可能接近二十人,畢竟光道家天君就十人,其他勢力就算沒這麼強但加起來持平可以吧,還有書院山長,這都不是吃素的。
如此一算,整個南婆娑洲的戰力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果蠻荒天下真的想要將其攻克至少也要賠上三位王座大妖,而且如果他們一早就將目標定在南婆娑洲,那些馳援扶搖州、桐葉洲的大能恐怕也會隨之轉向,比如周神芝、左右、於玄等人,至於說妖族大軍的折損就更是無法揣度了,畢竟還要算上浩然天下的氣運加持。
也就是說,蠻荒天下即便能夠將整個南婆娑洲夷平,最終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而且諸多大佬之間的決戰甚至可能徹底將南婆娑洲打沉,屆時付出巨大代價只換來一地雞毛,蠻荒天下不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只是可惜賈生終究還是一語中的,陳淳安到底還是選擇了死亡,真相如何最終只能存在少數人心中,何其可悲!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文廟議會上誰會主張攻打蠻荒天下?劍氣長城應該不會!
劍來:說說浩然天下頂級妖族大能,嫩道人最慘差點成火鍋!
劍來:帶來希望的五大年輕高手,陳平安領銜新巔峰五絕!
劍來:野心勃勃的齊廷濟因何放棄初衷?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