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老傳統,臨近年關,不論你身在何方,都想趕回父母身邊團聚,這個傳統佳節歷經幾千年不變,可見中國人對春節的喜愛和重視程度。春節講究挺多的,比如貼春聯,放鞭炮,除塵,壓歲錢等等,無一不彰顯著春節的到來,中國人喜歡講忌諱,比如過年了很多話不能說,不吉祥的不快樂的話語不要說,以免犯了老一輩人的忌諱,換一句話說叫觸黴頭,老人們認為觸黴頭是一件很不吉祥的事,來年的運氣有可能都被影響。
現在年輕人很多不相信這些謬論,依然我行我素,覺得小題大做,我們首先不管它是不是小題大做,我們來看看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從字面意思看,老一輩人覺得臘月和正月尤其需要注意忌諱,這頭尾相接的日子裡一定不要犯忌諱,他們都諱莫如深,不想因為這些搞的全年不吉利不順利,那我們來看看,到底老人們忌諱的是什麼。在這些日子裡到底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呢。
我帶你往下看。
我們首先來分析第一句話——臘月忌尾,臘月也就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在我們老年人眼裡,最後一個月至關重要,這意味著這一年是否順利結束,所以有很多事在臘月是不能做的。
這第一件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在臘月搬家,一般,喬遷新居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必須要尋得一個良辰吉日才能行搬家之事,但是一般不會在臘月搬家,老人們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事,會給全家人帶來不好的事情。這在現在看來有點過於迂腐了,就是迷信思想,很多人還想趁著年底住新房呢。不過仔細想想,古代不像我們現在,有暖氣,那時候臘月天寒地凍的,搬家也不是明智之舉,如果因為搬家受了風寒,那也不是划算的買賣。
再講講第二件不能在臘月做的事是——不能在臘月借錢給別人,這借錢給別人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那種過硬的關係,那是不能借錢的,否則你要都要不回來不說,關係還破裂了,這擱在現代社會那也是有講究的。
老一輩的認為借錢尤其不能在臘月借給別人,他們認為臘月借錢給其他人就會帶來不好的事情,所以勸誡後輩們一定不要借錢,這樣根本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現在大多數人不會相信,純屬謬論。
我們再來談談第二句"正月忌頭",一年剛剛開始,我們都講究個好兆頭,所以在春節期間不能上理髮店剪頭髮,也不能打掃衛生,別說老一輩了,我們父輩們都還是這種說法。
但是呢,我們會在年尾的時候徹底大掃除,掃掃塵土,新年新氣象,家裡面的衛生一定要搞好,方便迎客,在這時候,全家人都會動員起來,一起動手把家裡掃得乾乾淨淨,氣氛融洽,好一派祥和,好不融洽。年尾我們也會去做個新髮型,取個好兆頭,新年從頭開始,過年前,理髮店的生意不要太好,人多為患,要排隊要預約。跟趕集似的。很多理髮店為了順應市場需求,一直幹到臘月三十,但是過了除夕,理髮店也是關門大吉,也不會有人在正月大初一這天打掃衛生,這都是老一輩的講究。
我認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比如臘月不能借錢給別人,如果這時候親戚朋友急需用錢,向你開口了,你難道不借嗎?這也不合適啊,所以說視情況而定,不一定非得這麼迂腐,大活人還能被這些俗語給困死嗎?你們說是不是,有的人他就喜歡在正月初一打掃衛生,經過除夕一夜,家裡肯定垃圾很多,難道第二天有客到訪,我們也不打掃一下嗎,這也不合適啊。
俗語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古代就有了這種書法,通常是由老百姓之間口口相傳所形成的簡練而形象化的語句,一般都是根據生活經驗來的,雖然古人由於時代科技不發達,其思維和眼界都落後現代人一大截,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俗語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且趣味十足,一本《老話說得好》,僅售98元,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