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1 小馬話三農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1、不能搬家。在很多地方都有臘月不能搬家的說法,在過去由於交通不暢通、運輸工具不健全,搬家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耗盡心力的一件事情。人們認為,在一年的結尾時,凡事都應該平平穩穩,但是搬家卻會讓平穩的生活變得動蕩不安,是很不吉利的一個象徵,所以在進入到臘月後不能搬家。

2、不能借錢。在農村有「二九不登門,三十要債忙」的說法,雖然正月初一才是新年,但是從臘月三十這一天開始,我們就已經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大年三十要吃的飯菜,所以臘月二十九還被稱為「小除夕」,因為大家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都很忙碌,所以人們不能上門要債,但是大年三十已經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俗話說「舊帳不過年」,在臘月三十這一天就要把錢要回來。因為臘月是最後一個月,如果這個時候把錢借出去的話,很容易在年前要不回來,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在進入到臘月後不能再把錢借出去。

看完了臘月的禁忌後,我們再來看正月的禁忌。正月是新一年的第一個月份,我們都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所以在正月的禁忌也有很多。

1、正月不能剪頭髮。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說法,還有一些地方有「正月剪頭髮死舅舅」的說法。其實正月不能剪頭髮的說法,來源於一個「誤解」,相傳在1644年清朝入關後,要求男性都留頭髮,這不僅是遵從傳統習慣,還是懷念明朝的感情,所以人們便約定在正月不能剪頭髮,這個行動是「思舊」的寓意,隨著時間的流逝,原來的「思舊」就變成了現在的「死舅」。儘管正月剪頭髮並沒有什麼道理,但是現在人們依然延續這一說法。

2、正月不能結婚。每年在入冬後農村辦婚禮的會越來越多,人們喜歡在冬天辦婚禮,一是因為天氣寒冷,不用擔心婚禮上的食材壞掉,二是冬季是農民的農閒季節,大家都有時間參加婚禮。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雖然正月的天氣也很寒冷,農民也不用幹農活,但是卻沒有人辦婚禮,這是因為人們覺得正月結婚很不吉利,會被月太歲壓頭的可能,不僅會對小兩口不利,對子孫也會造成影響。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意思,你對這個說法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呢?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和忌諱。 「臘月忌尾」,要好好準備牢記禁忌 臘月就是要好好準備辭舊迎新。臘月是舊年最後一個月,一年即將結束,不好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看看
    現在年輕人很多不相信這些謬論,依然我行我素,覺得小題大做,我們首先不管它是不是小題大做,我們來看看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從字面意思看,老一輩人覺得臘月和正月尤其需要注意忌諱,這頭尾相接的日子裡一定不要犯忌諱,他們都諱莫如深,不想因為這些搞的全年不吉利不順利,那我們來看看,到底老人們忌諱的是什麼。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到底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摘要: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啥意思?有道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雖然小寒節氣才剛過去,距離過年也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農村很多的老人都開始關注立春了,估計不少人也聽說了即將到來的2020年是鼠年,並且這一年不僅是雙春年,年初和年尾都有立春,而且還是雙閏年,陽曆年有一個閏二月,農曆年中還有一個閏四月。這也就意味著農曆四月份出生的人,在明年可以過兩個生日了。不過也有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對於上班族來說,明年要多上一個月的班哦。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是為什麼?有啥道理嗎?
    對於在農村裡也是有很多的講究,就拿這個這個正月不能理髮來說吧,在農村裡老人都會說,正月理髮要死舅的,所以很少人敢去理髮,畢竟這些都是規矩,還有的就是在農村裡臘月也是不能定親的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臘月要講究?俗語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老農民為您分析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
  • 俗語「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但是,農村的一些俗語總是讓我們犯難,比如這句「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難不成生死還有良辰吉時之說?這句老話有啥特殊的寓意?為什麼生八月的人好,死臘月的人好呢?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就是會理解為八月出生好,臘月離世好。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
  • 明天入臘月,老農說「臘月有兔不能拾,正月有雞不要撿」啥意思?
    明天是就是正式進入了臘月,進入到了臘月以後也是說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到了春節了,因為春節初一才算是進入到正月,那麼從臘月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大年三十,這都是在臘月,當然了在臘月的這個月份裡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也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的說法,同時臘月也是一年中大家最忙的時候,大家在這個時候也要捯飭捯飭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