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
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
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另外,「臘通獵」,代表田獵獲取野獸,以祭祖祭神。臘月之後,從初八開始,祭祀活動便轟轟烈烈地展開,祭灶王、祭玉帝、祭土地公公、上墳請祖,做的都是祭祖祭宗,緬懷先人的大事。按老人的說法,臘月與正月為人間盛大節日,而陰間也放假,逝去的祖先和鬼魂紛紛回家,來來往往,不適合舉辦類似定親與娶親的喜事。
當然,因為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農村農村還流傳著不少禁忌,除了定親娶親的喜事,還有如下幾種。
臘八粥要喝,而且要趁早,這樣才能萬事「粥」全。臘月與正月不要搬家,相傳不能將財運搬出家門。在臘月和正月,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即使年三十死了驢,不好也要說好。當然,更不能吵架和發誓了,因為眾神降臨,一定要嚴謹慎微。
那麼,如何看待這句農村俗語呢?
這類禁忌多半源於傳說,本身找不到科學道理,而與命運相連,更是增添了玄秘色彩,不值得弘揚與提倡。更何況,在農村很多地方,流傳著「正月娶親是為了湊合年貨」,更是理由可笑。如今,誰過年還置辦太多的物品呢?每日到商場裡買新鮮的,它不香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天天都是過年,講這些太荒唐。並且,如今人們結婚都去酒店,誰家還用得上那點兒年貨呢。
同時,美好的婚姻源於牢固感情以及拼搏追求,情深意切、生活幸福才能鑄造婚姻甜美,與日子挑選實在沒有多大的關係。看看先生們挑選的好日子,不都是眾人扎堆,但每個人的命運與婚姻卻大不相同。
朋友們,您對「臘不定,正不娶」的俗語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