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到底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4 農夫也瘋狂

摘要: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啥意思?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文/農夫也瘋狂

雖然小寒節氣才剛過去,距離過年也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農村很多的老人都開始關注立春了,估計不少人也聽說了即將到來的2020年是鼠年,並且這一年不僅是雙春年,年初和年尾都有立春,而且還是雙閏年,陽曆年有一個閏二月,農曆年中還有一個閏四月。

這也就意味著農曆四月份出生的人,在明年可以過兩個生日了。不過也有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對於上班族來說,明年要多上一個月的班哦。其實關於生老病死農民看得都是比較淡的,在農村裡就有一句和其相關的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來看看上半句「會生生在六月」,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孩子運氣好就是在農曆六月份出生,在這個月份出生的孩子是有福氣的。在農村還有類似的說法「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意思也和這句俗語差不多,指的是有福氣的人就是農曆六月出生,而沒有福氣的人是在農曆六月份去世。為何這樣說呢?

這要結合過去的生活環境來理解,在以前的條件是比較艱苦的,農民是經常吃不飽飯。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了,莊稼收成可能會好一點,家裡面會有點餘糧,畢竟以前生產力低下,糧食的產量不高。而如果遇到年份不好,那就可能家裡面斷糧,這個時候就要去山裡面挖野菜充飢。甚至還要出去逃荒,不然就可能活活餓死。

而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來說,這樣的生活環境可想多麼的艱難。所以如果是在農曆六月份出生的嬰兒,這個時候正好是農作物豐收時,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點糧食。一年中也就是這個時候不會餓肚子,既然有糧食可吃,那母親不會餓肚子,自然寶寶就有奶水和食物可吃。而且這個時候氣溫比較高,不會挨凍,家裡窮一點也不會忍飢受凍,因此就有了「會生生在八月裡」的說法。

再來看看後半句「會死死在臘月」,其字面的意思也很簡單,說的是有福氣的人會在農曆臘月份的時候去世。之所以有這種說法,那是因為在農村裡對於老人去世是大事,認為在臘月份去世的老人是最有福氣的人。這是因為老人過世以後都會先在家裡面停放幾日,等風風光光辦好喪事之後才會安葬。

而在臘月份去世的老人,這個期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算是在家中多停留幾日,遺體就不會腐臭。但如果是在農曆六七月份去世,遺體就會很快腐臭,如此一來喪事也不能大操大辦了。而且在臘月份的時候是冬季,農民也沒什麼農活可幹,這個時候如果誰家有老人去世了,大家也都能來幫忙,不會耽誤別人幹活。換言之去世了也不會給別人添麻煩,民間認為這樣的就是有福氣的人,所以就有了「會死死在臘月」的說法。

放在過去,這句話確實有點道理,畢竟在當時的生活情況下,活著不愁吃穿,死了能體面的走,那就是老百姓最大的願望了。但是在今天這句老俗語已經不適用了,因為時代不同了,大家也都不用再為吃穿發愁了,並且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以這句俗語也過時了。對此大家怎麼看呢?(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往期精彩內容:

被稱為熱帶5大名果之一,沒啥肉全是籽卻價格貴,北方很少人吃過

俗語「桑棗杜梨槐,不宜進陽宅」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答案來了

價格從幾百元飆升到1800多元,如今卻無人問津,很多生產廠子倒閉

農村又一怪相:打工族回家過年,女神秒變村姑,為何變化這麼大?

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點個讚哦,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俗語「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但是,農村的一些俗語總是讓我們犯難,比如這句「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難不成生死還有良辰吉時之說?這句老話有啥特殊的寓意?為什麼生八月的人好,死臘月的人好呢?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就是會理解為八月出生好,臘月離世好。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自己選擇的:比如何時出生、何時離開人世,壽命幾何?這些,都是無法選擇的。對於生死,古人有過這樣的一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從字面來理解,似乎不論是臘月出生還是臘月去世,都不是一件好事,那麼,這其中原因何在?
  • 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到底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關於生死,古人也留下了許多俗語,例如「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單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它就是指人們既怕在臘月出生,又怕在臘月死亡。如果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句俗語沒有科學道理所循,若是多從古代人的生活環境考慮,那麼便很容易理解這句俗語產生的原因。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何意?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其實是過去的一種說法,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對於漫長寒冷的冬季,早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難捱,在過去不論生,仰或是死,對於寒冬臘月都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臘月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數九歌的最寒冷的三九四九都是在臘月之中度過,而且還會盡力小寒大寒凍死老漢的節氣,可見沒有什麼季節比寒冬臘月在冷的了。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這是玩伴小鄭原話告訴我的,我兩個討論討論,也沒有一個頭緒,只能安慰他,舅舅打外甥——白挨了!長大以後,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小鄭也就釋懷了!那麼,這句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古人說「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這是不是迷信,現在適用嗎?
    俗語不僅包含氣候、生產等知識,還蘊含了很多為人處世之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生死問題,古人十分在意,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而生在臘月的人則沒什麼福氣。而在臘月間,北方大雪封山,獵物比較少。在這個季節出生的人,一般營養跟不上,身體不好的話,加上氣溫低,隨時可能死亡。在南方,六月物產比較豐富,魚、米等生活物資不缺乏,所以孕婦在這個期間內就有很好的營養補充。孕婦的體質變好之後,孩子的體質自然不會太差。
  • 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何意?一位老人道出了真相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教導我們要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大概就是因為生與死都是生命現象。很久的時候,聽過有這樣兩句俗語,也是講到了生和死,「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兩句話是非常淺顯的句子,對應較為工整,並且存在著遞進的關係。這是什麼意思呢?很多時候涉及到了生和死的話題,好像就自帶著某種神魔的色彩。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有何含義?鮮為人知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自然也留下了不少寶貴的東西,古人的智慧有的時候讓我們現代人都望塵莫及,而他們留下來的文化,有的到現在都被後人所追捧,就像今天要說的俗語,俗語作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都是他們一步一腳印總結出來的,有的俗語或許看上去很俗,但實際上背後蘊藏著很多道理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