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雍正王朝》,作為朝堂爭鬥、權力角逐的宮廷大戲,很大部分演繹的是男人之間的你來我往、陰謀陽謀;但為了劇情發展需要,為了製造矛盾衝突,女性角色又不可避免地穿插於劇情之中,襯託於男人之間。在四福晉那拉氏、德妃烏雅氏、喬引娣、年秋月等人恰如其分、形神兼備的演繹中,為我們展現了影視劇中女性少見的智慧和權謀。
在這僅有的十幾個女性角色中,有一個看似「人畜無害」,乃至被諸多看官奉為知恩圖報、不離不棄的純情女人,為我們上演了一個心機婊的成長過程。她的狠毒在於悄無聲息,在於一擊致命,更在於偽善外表下的蛇蠍心腸。
為人頂包的張五哥,馬上就要開刀問斬的時候,一個只和皇十三子胤祥有過一次短暫接觸的女人——阿蘭,出現在了十三爺府門前。皇十三子胤祥成功救下阿蘭的哥哥張五哥以後,阿蘭以一個極為合理的理由,希望「獻身」於皇十三子胤祥:
「十三爺,您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沒有什麼能夠報答您的,這輩子就讓我當牛做馬的伺候您吧!」
皇十三子胤祥如此回應:
「你把十三爺當成什麼人了!」
行事光明磊落,胸懷坦蕩的皇十三子胤祥,不會趁人之危,不會邀功騙佔女人之身,乃屬必然現象。但是,初次「獻身」並未成功的阿蘭,卻並未放棄自己最初的打算,在以後的時間裡,阿蘭也有過數次類同表現。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來看下「熱河狩獵」中,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和鄔思道一塊喝酒時,鄔思道的一句話:
「還是十三爺德行好,坐懷不亂,真君子也!鄔某佩服,佩服!」
鄔思道為何在這個時候對皇十三子胤祥有著如此評價?就當時的情形而言,這個能讓皇十三子胤祥「坐懷不亂」的女人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初次現身並未成功以後,又屢次嘗試的阿蘭。
這裡,我們需要弄明白三個問題:
1、在江夏鎮時,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並未明確表明自己乃係的當朝皇子的身份,阿蘭是如何明確胤祥的身份,直接找上的十三爺府?
2、阿蘭希望「獻身」於皇十三子胤祥,果真是因為他救了張五哥的命?
3、皇十三子胤祥為何就是不願同阿蘭成夫妻之實?
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雍正皇帝》中,阿蘭乃係皇九子胤禟安插於皇十三子胤祥身邊的眼線,希望「獻身」於胤祥,尚且有情可原。可在《雍正王朝》中,這一點雖未明確說明,但我們從細枝末節中仍然能夠找到證據。
首先,根據江夏鎮的莊主劉八女和皇四子胤禛等人的衝突情況來看,他顯然已經明確了這兩位皇子的真實身份;即使,當時尚未明確,在皇四子胤禛等人離開後,劉八女也會將莊內發生的事情匯報給自己的姐夫——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從而落實皇四子胤禛的確切身份。
而出身不明、背景不明的張五哥又對兩位皇子有著救助之恩,劉八女為何偏偏挑中了張五哥替任季安頂包?難道,他們果真就不擔心此等安排會惹上兩位當朝皇子,會掀起驚天大案?
我們再來看下皇八子胤禩在「刑部冤案」發生後,對皇九子胤禟的訓斥:
「什麼任季安、劉八女全是些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當作了心腹!這下好了,這樣的事也做出來了,連你也脫不了干係!」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召張五哥頂包的事,本就是皇九子胤禟的刻意安排,而阿蘭也是經人指點後,才趕到京城找到的皇十三子胤祥。
如此舉動,有兩個目的:
1、掀起「刑部冤案」,槍口直接對準監管刑部的太子胤礽;
2、像在皇十三子胤祥身邊安插的喬姐兒一樣,皇九子胤禟想把阿蘭也安插於皇十三子胤祥的身邊。
所以,阿蘭急切希望「獻身」於皇十三子胤祥,就是為了能夠長久待在他的身邊,或者為了找到一個更為合理的掩護身份。
也正是這個原因,經鄔思道指點後的皇十三子胤祥,始終不願同阿蘭成夫妻之實,直到胤祥被圈禁於理藩院。
皇十三子胤祥被圈禁理藩院的時候,阿蘭在十三爺府上還只是一個侍奉丫頭,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客居之人,和胤祥的福晉、側福晉、侍妾們根本無法相比,可為何隆科多就偏偏選中了阿蘭,送往理藩院侍奉胤祥?
要知道,在這之前,胤祥尚未同阿蘭成夫妻之實,尚未對阿蘭明確表現出愛慕之心,隆科多為何能夠得知兩人之間的特殊關係?或者,隆科多為何能夠確定皇十三子胤祥就能在這個時候接受阿蘭?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阿蘭主動找到了隆科多,將兩人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誇張描述!一心想要向皇四子胤禛示好,選擇「冷灶」站位的隆科多,自然會將阿蘭送進理藩院。
而胤祥在這個時候,之所以接受了阿蘭,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刻意表明自己的「不爭之心」,用以有效規避很快就會來臨的謀害。
隆科多所在的佟佳氏家族,幾乎全部站位於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在未明確隆科多巴結自己的真正原因之前,已經被圈禁的胤祥也只能通過接受阿蘭並高喊:「你們都聽著,爭去吧,爭去吧,我有阿蘭在這,我一輩子都可以不出去!」來明確自己「自願沉迷聲色,不關心政治爭鬥」的瀟灑王爺形象。也只有如此,才能讓皇八子胤禩等人明確自己的中立態度,才能避開迫害。
就此來看,阿蘭也只是皇九子胤禟安插於皇十三子胤祥身邊的眼線,有怎麼會有狠毒一說呢?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雍正朝的阿蘭會有何種表現。
在和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等人談論皇十三子胤祥病情的時候,皇九子胤禟如此說道:
「你們還不知道吧,老十三,再有幾個月,恐怕連床都下不來了!」
注意,當時的皇十三子胤祥雖然重病在身,但尚未明顯表現出來;況且,為何皇九子胤禟對胤祥的病情掌握的如此準確?甚至還給出了胤祥不能下床的具體時間?
因為,那個自胤祥患病就一直在其身邊侍奉、餵藥的阿蘭,就是皇九子胤禟的眼線。被雍正皇帝如此重視,用盡良醫良藥的皇十三子胤祥為何病情反倒越來越重,直至臥床不起?
因為,經過了十年圈禁的陪伴,阿蘭已經取得了皇十三子胤祥的絕對信任。而就因為這份疏忽的信任,讓阿蘭在皇九子胤禟的安排下,將那些原本可以治癒胤祥病情的藥掉了包,或者直接放入了慢性毒藥。
另外,在皇十三子胤祥患病期間,阿蘭曾經數次勸誡胤祥,希望將其病情上報雍正皇帝:
「爺,不能再拖了,得趕緊告訴皇上,請太醫來診脈。難道,一定要等瞞不住的時候,那不是太晚了嗎?」
首先,這是不是和皇九子胤禟「等到年羹堯一倒,這大將軍的位置,還是你老十四」的說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者,如果沒有雍正皇帝親派太醫診治、太醫院給出藥方的掩護,阿蘭又如何會悄無聲息的將皇十三子胤祥慢慢毒殺呢?
這都說明了皇十三子胤祥的病情越來越重乃至臥床不起,並非胤祥的陽壽所至,而是經皇九子胤禟的背後指示,阿蘭的具體操作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對皇十三子胤祥知恩圖報、不離不棄的「純情」女人,才是有著蛇蠍心腸的狠毒人物。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