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渣女,喬引娣名副其實

2020-12-16 書海茫茫一扁舟

雍正王朝》裡,女性眾多,個個出新出彩,可唯獨一位女性,讓人不免有嫌棄之感,她便是雍正和十四阿哥允禵爭奪的女人喬引娣。

喬引娣名為淑女,實為渣女,且聽我慢慢分析。

起初與十四阿哥允禵初次相識,是兩人共同失意之時,一個是瞬間失去了繼位希望轉而被剝奪了兵權,一個是喪父後被賣轉而再賣作妓女。也許,如果沒有後來雍正的強行介入,他們兩人一見鍾情,成為令世人豔羨的鴛鴦。這是後話。

喬引娣作為一介平民,之所以那麼吸引地位至尊的老十四允禵,就在於她很多給自己裝扮,與其他渣女不同的是,她很會給自己的氣質、性格、靈魂套上高貴、清潔的外裝,讓人產生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感覺。

恰恰允禵就好這一口,特別是喬引娣有意無意表現得的不肯就範的潑辣勁兒,反倒令允禵耳目一新,頓時來了興趣,覺得此女就像烈馬一樣,非得男人徵服才行。

在高傲的性格、美麗動人的容貌下,她還會撩漢的技巧。一次,她跟允禵說起她的一位老鄉婆婆晚上睡不著覺的事,為了熬過無數個寂寞漫長的夜晚,這位女性以撒錢揀錢為樂,就這樣一晚上對付過去了。聽到這裡,允禵春心大動,畢竟也明白女人家晚上睡不著覺的根源在哪,只是女孩子家不便明說,隱喻著男女間那點感情事。

對男人來說,女人表達得越委婉含蓄,男人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就越躁動。於是,允禵對喬引娣的愛就越發深沉,甚至在母后、雍正的面前說要娶喬引娣為妻,可見,一向心機頗深、鐵石心腸的允禵也被這位不簡單的女人所軟化。

如果他們兩人從此不分離、永相和好,也就罷了。可是,當雍正做了第三者,喬引娣最後變了心,反而讓觀眾對喬引娣沒了好感,拿現代話評論她就是渣女,那種玩弄感情、故作清高的渣女。

反而讓人覺得空虛寂寞的允禵惹人憐,不但兵權沒了,被貶守墓,而且連摯愛的女人也被兄弟搶走了,你說可憐不可憐。

說回喬引娣,起初對雍正恨之入骨,不給雍正一點好顏色好。有一次,雍正讓她倒茶水,可她根本心不在焉,不小心把惹茶水倒了出來,燙傷了雍正的手。幸好,雍正是喜歡她,不然她早就沒命了。

作為雍正身邊的貼身婢女,喬引娣與雍正朝夕相處,雖說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日久見人情,與雍正相處時間長了,自然對雍正就有了好感。每天看到雍正起早貪黑,為了國事過度操勞,而且時常看到雍正皺眉頭、不勝煩惱,等等,她似乎漸漸心裡容納了新的男人了。

沒辦法,男人或者女人都是一樣有感情的,有感情空白期的。可是,當一個女人清高過頭,又突然說變心的時候,就不那麼博人同情了。

在挫敗八爺黨逼宮陰謀後,雍正對自己的兄弟老八、老九等人下了毒手,將他們永遠圈禁,恰巧此時最好的兄弟胤祥去世,雍正心裡非常難過。結果,喬引娣就在他身邊嘮叨,說十三爺在世時重視兄弟感情,希望雍正也如此。這話聽著就非常不合時宜,雍正叫她馬上走,令她回到允禵身邊。自然,喬引娣傲氣而走。

如果喬引娣回到愛過的男人允禵身邊,也就罷了,可令人失望的是,她居然再次回到了雍正的身邊,兩人也因此互相表白了,我在想,這部劇的結尾有點狗血,或許喬引娣真該保持玉女的形象,而不是成為一位玩弄男人感情的渣女,因為既然喬引娣選擇了允禵,就不能選擇了雍正了吧。

也許,在那個年代,女性可以更大膽地有更多選擇吧,誰知道呢!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喬引娣和雍正,發生關係沒有?一個小動作,說明了一切
    導讀:喬引娣,作為基層貧困民眾和雍正政敵家眷的雙重代表人物,乃係《雍正王朝》中見證雍正皇帝「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的關鍵人物。最初階段,這個被皇十四子胤禵在破廟「撿」來的逃荒丫頭,因為和其「同命相憐、皆有痛失至親之苦」而惺惺相惜,乃至感情迅速升溫。
  • 《雍正王朝》中的喬引娣到底有沒有愛上雍正?一個小動作說明一切
    喬引娣是《雍正王朝》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她一開始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民眾,但是後來因為政治關係,成了雍正的政敵,有著這雙重身份的她在遇到了皇十四子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 《雍正王朝》為何老十三娶阿蘭可以,老十四娶喬引娣是違背祖制?
    這就是為什麼《雍正王朝》中,年秋月本身是在旗的,不過身份很低,是包衣奴婢(家生的)。胤禛給她全家抬籍,娶為側福晉。而實際正史中,年家在爺爺輩就因為考上功名,已經脫離了奴籍,成了正白旗的一個小佐領。後來雍正即位後,把年家170餘口全都抬入鑲黃旗。
  • 雍正王朝:為什麼雍正死亡的場景,會出現血滴奏摺上,這暗示什麼
    從喬引娣囑咐他不要總吃丹藥,就已經暗示雍正依賴上了「丹藥」,加上幾次身心雙重打擊,吃了一顆「丹藥」提著一口氣支撐著,後來感覺不管用,抓起一把吃下去了,最後導致吐血身亡。《雍正王朝》劇中沒有放大這一節寫雍正死亡原因。
  • 她是TVB清純演員,後成《雍正王朝》女主角,演這部喜劇形象大變
    說起《雍正王朝》的男主角,大家會不約而同說是唐國強,但說到這部劇的女主角,很多人就迷茫了。這是一部男人戲,有女主角嗎?當然有,即便戲份再少人家也是女演員中的主要角色,她是誰呢她就是喬引娣的扮演者李穎。《雍正王朝》導演胡玫當時為《雍正王朝》戲份不多的女一號喬引娣的演員人選而發愁,後來,她找到了李穎,成功塑造了導演心中的角色。拍完《雍正王朝》後,她拍攝了大量的情節喜劇,與導演英達合作。其中,一部情節劇最火,那就是《東北一家人》。
  • 雍正王朝,喬引娣。是個什麼樣女人?
    竟然給雍正皇帝設計了這麼一個情節,而且讓二月河先生設計的天衣無縫,這就給俠女呂四娘開脫了罪責。他最終又把民間傳說的呂留良的後代呂四娘刺殺的雍正皇帝,轉嫁到這位無辜的姑娘身上,難道就是因為雍正皇帝的死因不明而又設計的一個謎團嗎?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為影視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經典歷史劇集,諸如《大秦帝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雍正王朝》作為一部「男人戲」,展現了有著血緣關係的男人之間的鬥爭和衝突,導致大家容易忽略劇中的女人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雍正王朝》的7位女性角色。
  • 內地劇雍正王朝和港劇君臨天下,一個正餐一個水果?
    1999年的《雍正王朝》,播出二十年來受觀眾喜愛程度不減,個人覺得,如果不爛尾,它比漢武大帝、康熙王朝之類的還要經典。一方面人物塑造的好,康熙,雍正李衛年羹堯田文鏡鄔思道年秋月,隆科多張廷玉佟國維圖裡琛,還有老二老八老十三老十四等一群阿哥們,都各有特點,甚至連一個小配角張五哥的形象也可圈可點。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銷聲匿跡,「張廷玉」和「鄔思道」離世
    康熙雖然輩分比雍正大,但是其實《雍正王朝》在1999年播出,出品時間比《康熙王朝》早兩年,一定程度上為後者做了鋪墊。《康熙王朝》更多的是開疆擴土的「創業」,感情戲較多,但是在一些細節處理上沒有那麼嚴謹,因此受到一些觀眾的批評。
  • 雍正王朝:雍正帝本信佛,為什麼後來卻信道吃仙丹,且吐血而亡?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雍正帝在即位之前,是信佛的,經常手不離佛珠。可是到了執政後期,他又開始信道了,不僅重用賈世芳,還吃他給調配的仙丹來提神。由於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經常批奏摺到天亮,又趕上老十三胤祥因病去世,對他打擊頗大。
  • 雍正王朝:四個女人在「九子奪嫡」中角色不同,結局為何都很慘?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所有的女性角色因為所處時代原因,幾乎都是附庸,結局幾乎都是悲劇。 《雍正王朝》最尊貴的女人,當數胤禛和胤禵的親娘——德妃烏雅氏。
  • 雍正王朝:劉墨林究竟是怎麼死的?真相或許並非為救弘曆那麼簡單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劇情不知道是導演刻意沒拍,還是後來被剪輯掉了,那就是關於劉墨林的死。關於他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來自於二月河的原著小說《雍正皇帝》,劉墨林是在蘇舜卿被人強暴投河後,鬱鬱寡歡,被雍正帝派到了年羹堯軍營,最終被年羹堯手下毒死。
  • 《雍正王朝》成了年輕人迷戀的成長聖經
    在抖音、B站、快手,在你可以想到的一切短視頻平臺上,研究《雍正王朝》已經成為最熱門的影視解析類內容之一。 導演胡玫和作家二月河在國際飯店頂層的自助餐廳吃飯,吃飯的目的是為了探討有關《雍正王朝》改編電視劇的問題。這次見面兩年後,雍正王朝上映,在央視收視率一度達到19%,在北方地區收視率甚至一度超過80%,塑造出了中國影史上第一波「雍劇熱」。
  • 雍正王朝:臣子們為何不願臣服雍正?管仲的這句話給出答案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正因為奪人所需,以至於支持者寥寥無幾,反對者層出不窮。 尤其是對皇位期望比較高的失意者,將各種不服氣直接寫到了臉上,傳位當天的夜裡,八爺黨就提前控制豐臺大營,想渾水摸魚,好在胤祥橫空出「獄」;老十四回朝,無視雍正的旨意,大鬧康熙靈堂;朝會時,老十就更出格,用「放屁」的方式抵制雍正…… 雍正的兄弟對他的不服,是奪嫡之爭的延續。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哥倆平時也可以相互串門什麼的,至於說老十四從大將軍王和雍正死磕那是雍正繼位以後的事情了。很明顯死磕的原因就在於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老十四在獲悉四哥打算支持自己做大將軍王的時候就四個長、四哥短的和老四達成了年羹堯的陝甘總督和自己大將軍王相互支持的同盟。老十四也因此獲得八爺黨和四爺黨的雙重支持順利出任大將軍王平定西北。也許在天真的老十四看來,這個大將軍王已經和皇位繼承人劃上了等號。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收視率上也證明了這一點,《雍正王朝》的收視率在央視1999年首播時達到16.7%,而《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臺2007年首播時收視率僅為0.5%。如果是在衛視播放,電視劇因為跨度時間長,需要一直有可看性元素來吸引關注,保持收視率。一旦出現《大明王朝1566》這種幾乎每處都需要深度思考的劇,自然就沒人能追下去。
  • 《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
    《雍正王朝》之後,鄭春華扮演者武曄去哪了?小標題:《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一、在《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雍正王朝》熱播之後,我們似乎就很少再見到這位演員的身影,很多關注過鄭春華的觀眾,都以為武曄後來不再演戲了。其實不然,在演完《雍正王朝》之後,演員武曄一直活躍在表演舞臺上,只是在別的劇和電影之中,我們沒有認出她了罷了。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導讀:歷史上的張廷玉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繹稍有不同,康熙年間僅官至「吏部左侍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並非劇中相當於宰相的「上書房大臣」。行至雍正朝,張廷玉才逐漸走向仕途的巔峰,成為雍正朝時期乃至整個清朝時期的漢臣巔峰代表。
  • 雍正王朝:老八在雍正朝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三件事,足以證明一切
    在《雍正王朝》的最後幾分鐘,李德全向精神已經明顯不濟的雍正皇帝報告:「皇上,八......阿其那,他死了!」然後交給雍正皇帝一封來自「阿其那」的臨終信。自康熙四十六年「黃患爆發」乃至更早之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便開始了明爭暗奪,相互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