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劇雍正王朝和港劇君臨天下,一個正餐一個水果?

2020-12-12 磨命騎鶓

1999年的《雍正王朝》,播出二十年來受觀眾喜愛程度不減,個人覺得,如果不爛尾,它比漢武大帝、康熙王朝之類的還要經典。

一方面人物塑造的好,康熙,雍正李衛年羹堯田文鏡鄔思道年秋月,隆科多張廷玉佟國維圖裡琛,還有老二老八老十三老十四等一群阿哥們,都各有特點,甚至連一個小配角張五哥的形象也可圈可點。至於哪個演員演技最好?可能人人都有不同看法。

只說老戲骨焦晃,有人覺得他演的康熙很一般,理由是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霸道,整天有氣無力的。實際上這就是一種風格,以康熙幾十年來建立的武功,他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去立威,而且對應《雍正王朝》的背景時間,康熙已經是六十歲了,一個雄心消退、身體更不可避免趨於老化的人,該是什麼樣子?

朝堂權謀方面,例如胤禛燒百官行述,康熙的以疏遠為保護,鄔思道的爭與不爭,佟國維的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等等,都是這部劇裡最精彩的內容之一;

康熙末年到雍正時期一系列大事和政令,比如裁撤冗官、銀錢火耗歸公、賦稅攤丁入畝,推行過程中所受的各種阻力,劇中也都有很細緻的描述。這種與既得利益集團的激烈較量,存在於任何一個需要轉變的時代。康乾盛世,先不管它是不是真的盛,單說乾隆能安安穩穩坐在龍椅上60年,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爹用雷霆手段把最棘手的問題都解決掉了。而這些問題,又都是雍正他爹留下來的,如果沒有雍正掌權這十幾年的嚴刑峻法,把以前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分懷柔的陋習別過來,只怕後世對康熙的評價也會掉一大截;

歷史上對雍正刻薄寡恩、毀譽參半的負面定位,反而為這個角色和整體故事氛圍加了分,因為這種天然存在的人物底色,衝淡了歷史劇如何避也無法完全避開的歌功頌德味道。野史、戲說泛濫的結果是,不管哪個版本的雍正,也不管導演怎麼拍,老百姓潛意識裡第一反應都是,這絕不是一個「好」皇帝,也絕不是一個全人。因此,相比起其它知名帝王往往會有一大群觀眾自發的「五毛」,為尊者諱,雍正則更多的被大家當成一個「類普通人」來看待,其「有血有肉」的部分也會更為大家所相信。

至於缺點方面,喬引娣這個人物其實可有可無,對劇中人物關係變化沒有必然推動作用,以正劇來說,完全可以棄掉。對比一下,同樣是女性角色,如果說鄭春華的存在有合理性,是影響胤礽命運的重要一環,戲份也恰到好處,那麼用喬引娣激化雍正和胤禵的衝突,並且長篇累牘,就有點莫名其妙的言情劇套路亂入感了。帝王無私德,帝王無私情,至高權利漩渦裡的爭鬥,怎麼可能受一個女人影響這麼大?像順治那樣不要江山要美人的奇葩,只是鳳毛麟角,拿來做談資也就罷了,真要套用到其它人身上,就有點拙劣了。

二是最後那一出「倫理悲劇」,喬引娣居然是雍正的私生女,胤禵的親侄女,我只能說,很無語。之所以會虎頭蛇尾,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寫歷史寫人性厲害的大佬,大多敏於事而訥於情,一到感情戲的部分,就感覺使不上勁;二是想通過加入一些感情線來豐富故事內容,卻弄巧成拙——實際上正劇並不需要這樣。

相比起雍正王朝,香港亞視1994年的大製作《君臨天下》,正不足,奇有餘。論歷史底蘊,跟我們內地當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從好的方面來看,它比較有人味,刀光劍影也兇險的多。

唐國強版太過莊重,或者說一板一眼,儘管在劇情和細節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妥協,但仍然顯得沉悶,很難得到相當一部分觀眾的垂青。《君臨天下》就比較通俗易懂,人物命運起伏更明顯。它完全不考慮劇情跟歷史的吻合度以及合理性,而是用一種更輕鬆、更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拍攝,一切都以最大限度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為目的,為此糅合進了野史、言情、武俠等眾多成分。

野史部分,十四和四的說法,今天當然不會還有人去相信,但這部片子的編劇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並且通過各個皇子的爭鬥細節以及其它翔實的故事內容,讓你恍惚間覺得它還挺有理有據的。而血滴子的源頭,居然是女主角父親被雍正推下山崖斷腿後,為了生存發明的捕獸器。鹿鼎記的情節也強行穿越到了這裡,韋小寶找過老皇爺,過了幾十年,胤禛在陷入窘境之時,也跑去找老皇爺,而此時的韋小寶卻不做老爺回來給康熙做保鏢了,你以為改了名字韋棠、當了真太監,大家就認不出你了嗎?這一版雍正依舊不受周圍人歡迎,昏庸無道的說法在整體上否定了,但是結局幾集,為了逼出從宮裡躲到民間的女主角苗欣,勤政愛民的雍正終於濫開殺戒;

苗欣和雍正以及侍奉老皇爺的文覺和尚,他們的三角戀是片中幾段言情戲之一,另外還有恭蕙格格和文覺,十四阿哥和隆科多的女兒舒蘭等等;

武俠部分,打破了江湖和朝堂的界限,各個阿哥都要大力籠絡諸如巴漢格隆、楊驚濤、穆旦天、納蘭飄雪、藍如風這樣的江湖人士,而正規軍的存在感則被大大削弱了。

《君臨天下》是三分正史,七分戲說,但不論是劇情編排、人物塑造或是服化道方面都做的很好。比如郭鋒飾演的二阿哥胤礽,得勢之時,逼老四老八等人在喝尿和磕頭之間二選一,只有胤禛寧可受辱也不向他低頭。

甄志強飾演十四阿哥,跟雍正從兄弟情深到決裂。雖說正史上這兩兄弟由不同妃子養大,加上康熙的兒子們眾多,感情應該是一直很淡泊,《雍正王朝》裡的描述很準確,但是像《君臨天下》這樣設定,不會顯得突兀,更為觀眾所接受。

《君臨天下》裡面,十三阿哥胤祥也是反,忠的是大阿哥胤禔。張廷玉,一樣是大大的狡猾,兩邊不得罪,只忠於皇帝。徐錦江飾演的年羹堯,造型很霸氣,是以周亞夫為創作靈感來塑造的,功高不賞。

曾靜一副憂國憂民、跟清室不共戴天的樣子,最後卻做了軟蛋。

康熙和老年韋小寶……

吳廷燁和姜皓文分別飾演老八胤禩、老九。

雍正由江華飾演,論「龍行虎步」、走路帶風,只服兩個人,一個是內地社會步的源頭張嘉譯,另一個就是江華了。這部片子裡,他依舊是帥到沒朋友。戴鐸的角色是個驚喜,智者最後也沒躲過想要徹底堵住悠悠眾口的雍正暗殺。雍正王朝裡鄔思道的原型就是戴鐸,一個幾乎被完全從史書上抹去的謀主型人物。我一直沒搞懂二月河既然可以寫出這麼出彩的人物,為什麼不用戴鐸的本名。

要說君臨天下最可惜的地方,就是居然完全沒有雍正的重臣李衛和田文鏡,如果在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底色上,進行一些合理的戲說,一定也很精彩。最讓人瞠目結舌的,則要數第二部血濺太和殿結局出現的神秘高手,從造型到武功都跟東方不敗一個路數,長相則跟雍正一模一樣,這是身外化身?來殺雍正的文覺和性音恐怕跟觀眾一樣,也是萬萬想不到,一臉懵逼。你說這是神來之筆也好,吐槽各種元素亂入也罷,總之編劇就是這麼任性了。

總體來說,有關雍正的故事畢竟還是朝堂為核,《君臨天下》裡過多瑣碎的勾心鬥角、男女情愛、戲說內容,在抓住更多觀眾緣的時候,也削弱了這部片子的深度,只能說凡事都有兩面吧。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看《雍正王朝》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想到了另一部劇——《琅琊榜》。在我看來,這兩部劇都是打著權謀劇的幌子,而實則走的是爽劇路線,男女老少皆宜那種,比較適合全家人一塊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說,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讓。
  • 雍正王朝:喬引娣和雍正,發生關係沒有?一個小動作,說明了一切
    導讀:喬引娣,作為基層貧困民眾和雍正政敵家眷的雙重代表人物,乃係《雍正王朝》中見證雍正皇帝「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的關鍵人物。最初階段,這個被皇十四子胤禵在破廟「撿」來的逃荒丫頭,因為和其「同命相憐、皆有痛失至親之苦」而惺惺相惜,乃至感情迅速升溫。
  • 美劇《絕命毒師》和國產劇《雍正王朝》比好在哪裡?
    兩個小時的電影,不知不覺又把我帶回當年追劇的時光,熟悉的演員,熟悉的敘事節奏,熟悉的幽默,熟悉的劇情發展方式……讓該劇的美劇迷們再次回味了經典。這次拍的電影版是給該劇一個結尾,給美劇迷們一個結局,看完之後有一種意猶未盡且很滿足的感覺。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美劇與國產電視劇的差距到底在哪呢?美劇是怎麼做到的呢?是否有些優點國內電視劇可以借鑑呢?
  • 《雍正王朝》成了年輕人迷戀的成長聖經
    如果你生長於上世紀末,一定對《雍正王朝》不陌生,可以說,它是那時全民窩在沙發裡討論的流行文化,也是後面所有清宮劇的「爸爸」和「祖先」。導演胡玫和作家二月河在國際飯店頂層的自助餐廳吃飯,吃飯的目的是為了探討有關《雍正王朝》改編電視劇的問題。這次見面兩年後,雍正王朝上映,在央視收視率一度達到19%,在北方地區收視率甚至一度超過80%,塑造出了中國影史上第一波「雍劇熱」。
  • 君臨天下之世間情最高
    電視劇方面亞洲電視(ATV):仙鶴神針(九二)勝者為王之王者之戰(九三)君臨天下系列(九四)洪熙官(九四)精武門(九五)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魔刀俠情(九三)白髮魔女傳(九四)射鵰英雄傳(九四)神鵰俠侶(九五)尋龍劍俠賴布衣
  • 我曾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雍正王朝》當年有多火,透露一個細節
    我曾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雍正王朝》當年有多火,透露一個細節 2020-09-27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她是TVB清純演員,後成《雍正王朝》女主角,演這部喜劇形象大變
    說起《雍正王朝》的男主角,大家會不約而同說是唐國強,但說到這部劇的女主角,很多人就迷茫了。這是一部男人戲,有女主角嗎?當然有,即便戲份再少人家也是女演員中的主要角色,她是誰呢她就是喬引娣的扮演者李穎。TVB合約滿後,她回到內地。《雍正王朝》導演胡玫當時為《雍正王朝》戲份不多的女一號喬引娣的演員人選而發愁,後來,她找到了李穎,成功塑造了導演心中的角色。拍完《雍正王朝》後,她拍攝了大量的情節喜劇,與導演英達合作。其中,一部情節劇最火,那就是《東北一家人》。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銷聲匿跡,「張廷玉」和「鄔思道」離世
    在清朝歷史劇裡,有兩部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這兩部劇都是改編自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的作品,在豆瓣上的評分出奇的一致,都是9.1分。不論是收視率,還是拿獎,兩者都不相伯仲,所以很多觀眾很喜歡將它們拿出來對比。
  • TVB劇將在內地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觀眾可第一時間追港劇
    今年,內地劇迷將有更多機會看到新鮮熱辣的港劇!內地觀眾可同步追更多港劇從去年開始,TVB開始試水與內地各大視頻網站合作,推出數部內地和香港同步播出的劇集。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表示,TVB每年起碼做23部自製劇,跟內地網站達成合作的劇集已過半數,港劇大規模地同步登陸內地視頻網站,或許能夠讓港劇在內地重新流行起來。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是棋子嗎?雍正難道僅僅只是為了一個藉口嗎?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囂張跋扈讓雍正非常的生氣,但還是沒有徹底死心直接殺掉年羹堯,後來雍正派遣一直和年羹堯作對的孫嘉誠到西北去實行火耗歸公,還請了孫嘉誠和年羹堯吃火鍋化解他們兩個人的矛盾。後來果然孫嘉誠去了西北後被年羹堯殺了,最後也因為這樣引起眾怒,雍正不得已殺掉了年羹堯。
  • 打破第四面牆,這部內地投資的港劇憑什麼讓會員再花錢一次看完?
    雙方合作始於2018年,彼時,優酷與TVB達成合作,首次實現TVB劇內地、香港同步播出。「《嘆息橋》堪稱港劇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面對港劇50餘年的歷史,它以近乎決絕的姿態創新求變,最終實現了藝術上的新突破,它的模式也開啟了港劇發展的行業史新階段。」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嘆息橋》。
  • 《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
    《雍正王朝》之後,鄭春華扮演者武曄去哪了?小標題:《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演員武曄的影視人生一、在《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康熙皇帝,四阿哥胤禛,太子太傅王掞,都是劇中的正面人物,但個個為了權力和江山,想要鄭春華犧牲;鄭春華深愛的太子胤礽,是一個薄情寡義,毫無責任心的渣男。唯一有俠義之心,能夠不顧一切救人的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皇帝圈禁,讓鄭春華失去了最可靠的一個庇護之人。
  • 港劇再造回憶殺!以網劇身份重回內地市場,是正確的選擇嗎?
    ▼其實早在之前,港劇就曾試圖通過視頻網站打入內地市場。2013年,TVB宣布和優酷土豆達成一項獨家合作協議,未來兩年內,優酷土豆將獲得TVB製作的新劇熱劇、歷史經典劇目和精彩綜藝的獨家新媒體版權。這一舉動也給優酷的港劇頻道帶來了80億流量,超過同期美劇、日劇、韓劇等頻道。
  • 《雍正王朝》中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歷史原型是誰?他也是重量級人物
    《雍正王朝》是清代宮廷劇的一部代表作,在某些細節上也較為接近歷史事實。劇中,康熙、雍正、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角色深入人心,此外還有一個角色也很出彩,他就是張廷玉。導演胡玫老師,杜雨露老師,對張廷玉的刻畫和表演都很到位,突出了他的性格特點——穩。歷史上的張廷玉卻如《雍正王朝》中一般,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都有類似的評價。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前一段時間「張廷玉」扮演者杜雨露老師的去世,相信不少同學又重新刷了一遍《雍正王朝》,這部劇代表了國產歷史劇的巔峰,胡玫導演、藝術指導張黎、小說作者二月河、編劇劉和平以及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等一批優秀演員,共同創造了這部歷史劇標杆之作。
  • 《雍正王朝》中的喬引娣到底有沒有愛上雍正?一個小動作說明一切
    喬引娣是《雍正王朝》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她一開始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民眾,但是後來因為政治關係,成了雍正的政敵,有著這雙重身份的她在遇到了皇十四子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 雍正給天下官員的「新春賀詞」:朕的時代到來了
    雍正元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大清帝國的臣民都沉浸在春節的喜慶與祥和之中。但是這一天,剛剛繼位不久的雍正卻沒有閒著。他在忙著給天下官員發「新春賀詞」。新年的第一天,雍正連續發了11道上諭。這11道上諭分別發給大清的總督、巡撫、藩臬道員、學政、知府、知州、知縣和各級武官。
  • 清朝哪位皇帝更有「君臨天下」氣質?朝鮮史料,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12位皇帝的外貌長相,均有畫像傳世;氣質形象,也都有官方文獻的明確記載。但畫像能揚長避短,文字記載更能刻意美化,除了末代皇帝溥儀有照片為證,其餘清朝帝王幾乎都難見真實長相和實際形象。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曾編雍正宮鬥戲力壓三國紅樓!悼念新加坡劇奠基人梁立人
    ——《少年王晶闖江湖》而蕭笙監製、梁立人參與編劇的古裝大劇《大內群英》,則是由麗的電視於1980年製作、上映的香港劇集,曾榮獲馬來西亞評論華語電視100強第11名,這個名次比《雍正王朝》央視版《紅樓夢》《三國演義》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