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水半城青,
大江大湖大武漢,
這座城市以獨特的山水資源
在軍運會歷史上
首次「包圓」了所有軍運會項目。
一座城市承辦賽會所有比賽項目,
軟硬實力令世界為之側目。
點擊播放 GIF 0.0M
距離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還有
92天
屆時,
來自國際軍體成員國的
軍人運動員將來到武漢,
參加為期10天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武漢,準備好了嗎?
看看世界各地的媒體怎麼說
為推介軍運會場賽事看點、城市亮點,武漢軍運會執委會特邀請海內外媒體100餘名記者來漢,於7月12日至17日開展「精彩軍運,美麗武漢——全球百家媒體武漢行」大型採訪活動。
7月12日至14日,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印度報業託拉斯、韓國京仁廣播電視臺等近20家境外媒體前來武漢採訪軍運會籌備情況。
7月14日至17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解放軍報等全國80多家媒體前來採訪。
在6天時間裡,100多名記者實地探訪了一些比賽項目的籌備情況,縱覽場館亮點、看點。
百家媒體參觀軍運村
參觀樣板間
參觀智能供電
除此以外,他們還前往武漢規劃展示館,了解武漢這座城市。
媒體記者在武漢規劃展示館合影
參觀遊覽黃鶴樓。
百家媒體記者參觀黃鶴樓
乘坐江城文旅名片「知音號」,感受武漢兩江四岸壯美夜景,領略江城文化魅力和文明和諧的城市之美。
知音號體驗採訪
漫步煙波浩渺的東湖綠道,一睹東湖城市生態綠心、居民詩意生活的迷人風採,近距離感受東道主城市展現的魅力。
東湖綠道採訪
遊泳館採訪
馬術館體驗採訪
參觀省博物館
全國媒體記者紛紛寄語武漢軍運會
看看記者們對武漢的評價
出鏡記者、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趙晶:
「軍運村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軍人運動員在武漢臨時的家,有了這樣一個溫馨舒適又智能的居住環境,相信他們的武漢之行一定會非常愉快。」
印度報業託拉斯記者阿希姆·卡瑪爾:
「武漢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與文化的城市,她的輝煌令人震驚。」
今日俄羅斯視頻通訊社記者瑪利亞·切爾丹西娃:
「我是第一次來武漢,通過今天的參訪,感覺武漢好大,武漢人民很熱情,在這裡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衷心祝願武漢軍運會能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日報記者陳月飛:
「武漢已經準備好了。」他說,一方面,城市給他的感覺十分清潔,無論城市建設、城市管理還是場館建設、裝修運維,都體現出精緻整潔的審美。另一方面,採訪中,與媒體接觸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都對各自負責的事務言無不盡,體現出良好的專業素養。此外,場館建設都認真考慮了賽會結束後的後續利用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關喜如意:
「武漢市整座城市都在籌備軍運會,讓人印象深刻。今年10月,世界各國的軍人運動員將在這裡展開角逐,展示軍人的風採,一定會將有別樣的精彩。」
關喜如意
江南都市報官方新聞客戶端新聞總監吳劍鋒:
「此次媒體武漢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軍運村探訪,讓人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生態環保和人性化設計,確實充分顯舉辦方的匠心、智慧和真誠。不少軍運場館地方『黑科技』的運用,讓人大開眼界。」
吳劍鋒
星空衛視記者彭江 :
「武漢不再是過去印象中的武漢了。」三天的武漢之行,使星空衛視的彭江感嘆地說。7年前,她因出差來過一次武漢,但是沒來得及與武漢近距離接觸。她告訴記者,通過短暫的三日軍運探訪,她和同事都對即將到來的軍運會充滿期待。
彭江
中國網湖北事業部記者侯鈺倩:
提起三天的武漢軍運採訪活動,中國網湖北事業部記者侯鈺倩表示收穫滿滿。侯鈺倩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最近幾年都在北京上班,她說此次採訪活動更是回鄉之旅。連她這個武漢人也感嘆武漢速度。「武漢真是每天不一樣。」
侯鈺倩
三沙衛視記者李怡璇:
第一次來武漢,第一次騎馬,三沙衛視記者李怡璇對武漢軍運會充滿新奇,三天的體驗式參訪下來,她稱收穫頗多。「我相信,幾個月後,這裡將呈現一屆精彩紛呈的賽事,我充滿期待。」
李怡璇
不少媒體表示,通過此次採訪活動,深入了解了武漢籌備軍運會的精彩幕後故事和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從中感受到了軍運的精彩和這座城市的魅力,期待10月軍運盛會開幕時武漢再相見。
作為東道主
關於軍運會的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是武漢?
武漢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都實現了大跨越,經濟總量接近1.34萬億元,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9位,城市建設大規模推進,功能品質快速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近年來,武漢先後成功舉辦女足世界盃,亞洲籃球、排球錦標賽,湯尤杯世界羽毛球賽,武漢網球公開賽等眾多國際性賽事。武漢有足夠實力、信心和經驗,高水平舉辦好這項國際性體育賽事。
承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
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
國家把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武漢,
是對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的肯定,
也是對武漢
在全國發展格局中重要地位的認可。
點擊播放 GIF 0.0M
因此,武漢承辦軍運會,是提升城市實力、實現崛起騰飛的重要契機,是讓世界認識武漢,讓武漢走向世界的 重要窗口,是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 化、生態化大武漢的重要動力,更是彰顯城市特色的一次難得機遇。希望通過這樣一項賽事,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展示武漢形象、提升武漢影響。
點擊播放 GIF 0.0M
100多個國家
近萬名軍人運動員參加
27個項目
根據目前報名情況,將有100多個國家的近萬名軍人運動員分別參加27個比賽項目(其中2個表演項目),整個運動會期間的比賽小項將有300多個,包括軍事五項、海軍五項、空軍五項、跳傘等軍事特色項目,以及足球、馬術、遊泳、籃球等奧運項目。
共35處場館設施
已準備就緒
按照「滿足賽事需要、方便組織運行、體現綠色生態、益於賽後利用」的原則,武漢軍運會將25個正式比賽項目、2個表演項目,布局安排在武漢市長江主軸兩側的後湖、沌口、光谷、黃家湖四大區域板塊,共35處場館設施項目。
用於本屆運動會的35處場館設施,13個是新建的,其餘的多是舊建築翻新以及少數臨時設施。約40%的場館在大學校園內,武漢是全國高校最多的省會城市。運動會結束後場館都將用於體育賽事、市民健身、學校體育或國防教育。
目前,運動會所需的35處場館設施已準備就緒,為檢驗各方面組織工作舉行的38場測試賽已完成20場。
27個城市接力傳遞軍運火炬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紀念日,當天,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聖火將在南昌市採集,隨後由火炬手們在全國部分地區、部隊站點傳遞,最後於10月18日抵達主會場。據悉火炬傳遞會有部分外國人參加。火炬將在全國27個城市和16個部隊站點接力傳遞。
20多萬名城市志願者熱情服務
武漢市民包括將為運動會提供服務的20多萬名城市志願者,也在以東道主的熱忱,盼望運動會開幕。
來源:楚天都市報(部分圖片和文字由軍運會執委會提供)
記者:王榮海 李月媛 向清順 李慶 陸緣 劉閃 徐穎 鄒斌 蕭顥 劉中燦 何婷 楊凝寒 向瑩 金英 實習生 劉馨雨 向晨雨 董芬 馮琳珠 徐詠彤 熬雪 齊開心 胡源願 張陽
通訊員:萬凌 易先勇 張思淵 王紅念 陸瑋 魯夢媛 李尤
編輯:肖苔 實習編輯:丁莉、田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