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廣物博,生長著各種野菜野果,小滿剛到,夏季更為炎熱,那些生長在夏季的野菜野果正在蓬勃生長,雖然天氣炎熱,但也阻止不了人們對它們的喜愛,紛紛到山上、田野挖取這些美味,不僅是美味,很多還是一種對過去的懷念;長在樹上的枇杷大家都見過,但長在地裡的枇杷你們見過嗎?有這樣一種野果,可能連一些資深的農民都不一定認識,民間稱它為「過江龍」。
這種長在地裡的野果叫地枇杷,也叫地果、野地瓜,地瓜藤、地石榴、地膽紫等,是一種常綠木質藤本,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亞熱帶省份,如如湖北、湖南 、廣西、貴州 、雲南 、四川等地,它們喜歡溫暖溼潤氣候,為陽性植物,耐半蔭 ,自然生長於低山區的山坡 、田埂邊 、溝邊 、灌叢邊 、疏林下 、路邊等,果實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成熟,一般都是成片生長,可謂是見到一棵就能發現一整片。它的果實成熟的時候是粉紅色的,味道清甜如蜜,口感沙沙的很好吃,就像無花果一樣。
地枇杷因為株型整齊,一般會被用來作為園林綠化,或者作為固風沙的植物,但作為一種野果,卻是無人問津,直到有人發現了它的食用價值以後,慢慢受到了城裡人的青睞,瞬間成了香餑餑,據了解,野生的地枇杷一斤可以賣到百元。
地枇杷作為草藥,全草均可入藥,味苦,微甘,它果實香甜味美,清熱利溼。可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急性腸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腸潰瘍,尿路感染,白帶,感冒,咳嗽,風溼筋骨疼痛,地枇杷具不錯的止血功效,在人們意外受傷出現流血不止時,可以直接把它搗碎,外敷在受傷的部位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6月份到了,你們吃過地枇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