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左右愛打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每一點都很重要

2021-01-1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想必媽媽們都聽說過「可怕的兩歲」,寶寶到了兩歲的時候就變的特別不聽話,不僅事事叛逆張嘴就是「不要」,急了還會動手打人,一向乖巧的寶寶突然性情大變讓不少媽媽傷透了腦筋。媽媽們當然知道這是因為寶寶自我意識覺醒,進入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雖寶寶的打人行為並非出於惡意,依然會讓別的寶寶敬而遠之,所以第一時間的管束很重要。所以說,寶寶兩歲左右愛打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最後一點尤其重要!

立即制止

當寶寶出現主動攻擊他人的行為時,無論是什麼情況,媽媽們都要立刻制止寶寶,中止打人行為,但這種制止是指拉開寶寶,讓寶寶冷靜下來,抓住寶寶打人的手就行,而不是暴力介入。很多媽媽為了制止寶寶的舉動,會採用大聲訓斥的方法以起到鎮壓作用,但寶寶雖然會立刻停止,但過後卻會因為「被媽媽罵了」這件事委屈大哭,而一個大哭的寶寶顯然比不哭的寶寶麻煩多了。

告訴寶寶「打人是不對的」

在寶寶停止攻擊行為後,比起先問原因,聰明的媽媽應該先告訴寶寶「打人是不對的」,無論原因是什麼,暴力都是不可取的。這點要首先對寶寶申明,不需要講一些寶寶聽不懂的大道理,只需要看著寶寶的雙眼告訴寶寶:不可以打人,你生氣也不行。

詢問原因

寶寶出現打人咬人的行為時多半是有原因,有的寶寶是被其他寶寶搶了玩具,這時候媽媽就應該問清楚,然後陪著寶寶把玩具要回來,讓寶寶知道這種方式才能達成「拿回玩具」,而打人則不能,寶寶學會後面對同樣的事情自然會採用有效的方法了。也有一些寶寶是出於不滿,主動攻擊別人,這時候媽媽則應該問清楚為什麼不開心,原因是什麼,再針對寶寶的不滿拿出解決方式。

讓寶寶道歉

很多時候,媽媽們教育完寶寶以後,以為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卻疏忽了道歉這件事。在寶寶知道自己錯了以後,媽媽們應該乘勝追擊,告訴寶寶要對小朋友道歉,說以後再也不會了。這樣對寶寶來說不僅能起到強調「打人不對」作用,也能緩和寶寶周邊的人際關係。畢竟,沒有誰會真正跟一個兩歲的寶寶計較,反而會覺得這麼小的人兒一臉嚴肅過來認真道歉非常可愛,對寶寶的印象也會變好,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這套流程媽媽們記住了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可怕兩歲狗都嫌,聰明寶寶愛穿媽媽高跟鞋,真相背後很扎心
    我知道,你們家長的願望很簡單,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更健康、更聰明、更快樂地成長。因此,你們這些大人習慣性地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自己的觀念,作為培養規範孩子言行的標準。但對於寶寶而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按寶寶自己的天性進行動動和發展。至於你們成人設定的規則,不僅限制了寶寶的自由行動,也限制了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 孩子總是咬人「打人」,有暴力傾向?李玫瑾: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家長態度如果是淡定,寶寶的破壞行為繼續行就會降低;相反當父母情緒越激動的時候,反而會刺激到寶寶心中的叛逆情緒,會導致類似情況屢次發生。當父母比孩子還要著急時候,就會去打罵孩子,這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童年陰影的,並且會伴隨孩子一生,不可磨滅。寶寶出現咬人,第一句話很重要:李玫瑾: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 為什麼寶寶愛打媽媽的臉?心理學家:這是娃聰明的表現,別動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新生寶寶都特別喜歡打臉,尤其喜歡打媽媽的臉。有時候寶媽正在逗孩子開心,小傢伙直接一巴掌上來,力氣還不小呢?很多寶媽都會疑惑,是孩子不喜歡自己嗎,還是自己做什麼讓他不高興的事?
  • 打人、戳臉、抓頭髮!為啥寶寶總愛「欺負」媽媽,這些原因要知道
    有那麼一個時期,寶寶似乎尤其愛抓媽媽的頭髮,甚至一揪一大綹,媽媽假裝生氣批評完後,一會照樣還揪。為啥寶寶總愛"欺負"媽?廢話少說,乾貨奉上!探索世界的方式,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小孩愛打大人的臉,並不是攻擊行為,也不意味著寶寶有暴力傾向。這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比如小寶寶喜歡抓媽媽的頭髮,都是從一次無意中的條件反射開始的,是受新生兒抓握反射的影響。
  • 孩子愛做這幾件事,說明智力很高,比同齡人更聰明!
    作為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天使寶寶不哭不鬧又好帶,但現實卻是許多孩子非常淘氣,比如總能把你剛剛收拾乾淨的屋子一下子折騰成「垃圾場」,或者在牆上亂寫亂畫,把紙巾扔的到處都是……大多數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非常頭痛,甚至對孩子又打又罵來阻止這些行為。
  • 當寶寶咬人、打人時,大人的反應決定娃未來,明智家長這麼處理
    文|好孕姐前幾天,去看望媽媽時,隨便抱了抱剛剛一歲的小侄子,而我抱了一會兒弟弟接手的時候,一歲的寶寶對著弟弟的臉打了一巴掌,把弟弟打蒙了:「這小屁孩,咋能這麼對你爹呢?你聽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效果怎麼樣呢?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2、恐嚇一些比較心急的父母,對孩子等這種屢教不改的行為,會採取恐嚇、打罵的極端方式,只求寶寶安靜下來不要鬧事就好了,殊不知這樣做,寶寶是變乖了,但是會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他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這樣的教育中,這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 攤上一個愛生悶氣的寶寶,媽媽可以這樣做!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陽光、樂觀、開朗、大方,但是,每個寶寶肯定不是完美無缺的,總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並且,孩子的性格也會有先天的成分,所以,並不是媽媽想要培養出一個怎樣的寶寶,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如果媽媽攤上了一個愛生悶氣的寶寶應該怎麼辦呢?
  • 寶寶總愛打人、扔玩具怎麼辦?
    但後天的教育也很重要 因為寶寶對自己的動作學習是通過父母及與他人的互動中產生的。當寶寶用力過猛的時候,可以告訴他他打痛人了然後告知他恰當的表達方法,「寶寶,如果你喜歡媽媽,可以摸摸媽媽的臉。」等方式。 要儘可能的每一次都使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即便是公共場合也要堅持原則,這樣才能幫助他建立起一套適合的表達和認識。
  • 兩歲寶寶能夠熟練對接兒歌,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父母這3點
    寶寶兩歲啦!你家寶寶兩歲時喜歡做些什麼?是跟在媽媽背後嘰嘰喳喳、還是在家裡玩玩具和「拆家大作戰」?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認為,2歲是兒童建立自我意識、發展個人意願的開端,儘管他們尚未學會表達,但觀察力、記憶力、反應力都有了明顯提升。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有的寶寶可能10個月左右就開始咿咿呀呀學語,有的寶寶則要等到一歲半左右才開始發爸爸媽媽等單音節詞;有的寶寶喜歡不停地學習說話、自言自語地不斷練習,而有的寶寶則是要麼不說,要麼一說就說得很好,自己在偷偷地學習和模仿但就是不練習。但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家長就要給寶寶找原因,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 孩子在超市亂捏水果,機智媽媽這樣「教訓」,網友:看著就疼
    看你這手都髒成什麼樣了!」所有的孩子到了一兩歲,好像都開始變得「貓嫌狗憎」,不聽話不說,一雙小手沒事就到處亂摸,「欠」得不行。這麼做不僅不衛生,還顯得特別沒有素質,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這個「毛病」頭疼不已。網上就有這樣一個媽媽,巧用方法給了孩子一個難忘的「教訓」,並且成功改掉孩子到處亂摸的壞習慣。
  • 別錯過了寶寶的最佳語言期,早點這樣做竟有這些優勢
    當你的寶貝還是一個小寶寶的時候,你每天都和他聊天嗎?如果你經常做這樣的事情,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長大後一定非常聰明,口齒伶俐。有些寶媽覺得跟一個不懂甚至沒有表情的寶寶說話很可笑。這樣成年人失去的非凡能力,與上帝的創造力相比,將很快消失。換句話說,寶貝是最聰明的。比如,寶寶出生不久,他就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要,用不同的哭來表達不同的需要。一句話,他會盡力吸引人們的注意,並開始與周圍的人接觸。新生兒就像一塊超級海綿,它可以記錄周圍所有的東西,但它不能根據帳單收集所有的東西。
  • 寶寶不分享是摳門?是自我意識敏感期!強迫「大方」會傷了孩子
    鵬鵬到了2歲多,忽然變得摳門起來,什麼東西都說是「我的」「不給你」,鵬鵬媽心裡嘀咕:真不知道這孩子性格隨誰,難道真的是家有「小氣鬼」麼?別煩惱,其實這是寶寶自我意識敏感期來臨了。有寶寶的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一個煩惱,在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忽然變得「很不聽話」,大人說什麼TA都會說「不」!
  • 愛提問的寶寶更聰明!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而父母的態度和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自信與想像力,相反如果回應不當或者乾脆不回應,那就怪不得為啥你家寶寶沒有別人家寶寶聰明、懂事了。其實這樣阻攔寶寶的提問對他們非常不利,既阻止了寶寶與他人的交流,還會在他們的內心裡留下「我不應該問,爸爸媽媽不喜歡我問」的想法,從而變得更加沉默。當寶寶開始上學的時候,面對不會或者有疑問的時候,也不敢提出,還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
  • 「媽媽,幫我穿鞋子」,聰明媽媽這樣做,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不知道各位寶媽們都有沒有這樣的體驗,一般而言,孩子對洗臉刷牙都不太感興趣,所以每次做這些事情時都像打仗一樣,不能安安靜靜、順順利利地將臉洗好,把牙刷好,牙刷拿在手裡轉來轉去就是不願意放到嘴裡。假如孩子做得好,就要經常表揚他。有些孩子不愛洗臉刷牙,是由於家長把這些事情看得過於緊張,一看到孩子洗臉姿勢不正確,刷牙不按時等,就會惱怒地衝孩子發脾氣,這樣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些精細動作自然就心領神會了。
  • 懷孕期間有這樣的反應,證明寶寶非常「聰明」,將來前途無限
    十月懷胎,是做媽媽必須通過的一場經歷,孕期媽媽不僅身體會變得笨重肥胖,在情緒方面,都說「惹誰也別惹孕婦」,孕期準媽媽的情緒也會隨著身體激素分泌的紊亂而發生變化。孕期,孕媽媽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
  • 聽到護士報寶寶的體重數,媽媽樂了,這個數值的寶寶很聰明
    文|好孕姐寶寶自從脫離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世上 ,就經歷了一系列的健康檢查,抽足跟血、健康評分、稱體重、量體溫等等。我表姐的寶寶也不例外,我表姐自己說,聽到護士報寶寶的性別的時候就樂開了花,因為已經有一個兒子了,這個寶寶是個女兒,剛好湊成個「好」字;再聽聽護士報到寶寶的體重「6斤8兩」,她開心的嘴都合不住了,連護士都在一個勁的誇,寶寶這個體重最健康,最聰明。孕媽體重增長應控制在多少以內?
  • 一位聰明準媽媽這樣做,睡了個好覺
    「天啊,真的,今天躺床上一直動,叫老公過來摸,就安靜了,而且每次都這樣,到現在五個月都沒有摸到過寶寶動」實際上,並不是寶寶不願意理爸爸,而是對於寶寶來說,爸爸是個「陌生人」。胎兒的聽力發育一般也是比較早的,大概在4周左右就會有明顯的聽覺系統發育,到16周左右時候就會有聽力形成,平時胎兒更習慣聽媽媽的聲音,當爸爸突然來到身邊時,他就會感覺到一種陌生的壓力,會很警覺地開始不動,注意外界的情況。
  • 給兩歲多寶寶選擇什麼玩具最合適?過來人寶媽這樣看
    文│秘籍君現在的寶寶,最不缺的就是玩具,可能每家的玩具都有一大堆。經過時間的檢驗,我覺得以下的這些玩具最適合現在我家兩歲多男寶玩,看你們家寶寶是不是也是一樣?積木積木這個玩具一直在玩具界立於長盛不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