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隊伍裡,許多人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無聲奉獻,將自己的滿腔熱忱傾注到崗位上,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和讚揚。
9年前,18歲的華濤就因在新兵連時軍事成績突出而被分配到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南平大隊一中隊。在中隊,他工作細心、訓練努力,得到了領導和隊友們的一致好評,被支隊選送到總隊參加駕駛員培訓。要知道,把手中的水槍換為方向盤可並非易事,可華濤沒有退縮,而是把新的崗位作為挑戰,開始在駕駛領域認真鑽研,學習提高。
在教導隊,華濤珍惜每次同教員跟車實踐的機會,虛心求教,不斷總結經驗,苦練各種駕駛技能。三個月的時間,華濤將在訓練場上的拼勁融入到駕駛訓練中,實現獨立駕駛。對於自己並不擅長的大型運輸車,華濤通過觀察、摸索、查閱資料,掌握了基本理論知識,在日復一日的實踐和廢寢忘食的加練中,他不斷進步,逐漸成為了一名素質過硬的運輸車駕駛能手。教導隊教員開玩笑說:「華濤太刻苦了,總是要我給他單獨加操,我都快成他的『專職教員』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學苦練的華濤最終脫穎而出,考核成績名列前茅,成為了教導隊的優秀學員。
華濤在結束培訓後不久,就被調入了駕駛班。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華濤始終牢記「速度可貴,安全無價」。每次出車,他認真落實各項制度規定,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安全操作規程,自覺服從交通管理人員的指揮,接受隊伍安全檢查,文明駕駛,禮貌行車。
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自我總結,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安全行車準則:一是安全第一,不存僥倖心理;二是牢記前輩行車經驗教訓,通過總結提高駕駛技術;三是眼勤、耳聽、鼻靈,在行車中不斷觀察車輛狀態。華濤還利用業餘時間閱讀各類安全文件和運輸投送規定,書櫃中的駕駛系列叢書寫滿了心得體會,他的工作筆記向來是駕駛班隊友學習提高的」寶典「。
華濤參與大大小小的保障任務數不勝數,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在各項險難投送任務中,都能看見他的身影。在參加2019年「12.5」廣東佛山滅火作戰時,由於大隊駕駛員不足,在接近11個小時的機動途中,華濤和另一名駕駛員嚼著辣椒,就著紅牛,硬生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在講評會上受到表揚時他說:「我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貢獻,不過是做好了一個駕駛員的本職工作罷了。」
「潤滑零部件時一定要細緻,對封堵的黃油嘴要及時更換……」華濤對著新駕駛員說道。只見他化身「醫術精湛的醫生」,爬車頂、鑽車底、更換空氣濾清器、調整輪胎氣壓,對車輛發動機、制動系統、機油、輪胎等項目進行逐一檢查排故,「妙手回春的醫術」,讓一輛輛車輛煥發「新顏」。九年來,華濤累計行車近百萬公裡,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
作為一名駕駛員,華濤恪盡職守,用強烈的責任感擔負起隊友們行程中的安全;作為一名黨員,華濤不負眾望,衝鋒在前。翻開他的政治筆記本,有這樣一句話:腳踏實地,日益進取!看似平淡樸實的言語,卻是華濤的最好寫照——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來守住行車安全的底線!
●本期監製:張 軍
●本期編輯:張仕霖
●校對:常維華 周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