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克己心,莫起害人意」:做人,守住這兩個底線,福報自然來

2020-12-05 新咖醉文化

人生有一門功課,是每一天都不能夠鬆懈的,這門功課便是做人的學問。做人是極其簡單,但是也極其困難的事情。有的人在這門功課上絲毫不用心,也依舊能夠在社會上每一天過著自己的日子,並且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當。有的人對於做人的問題,進行了很多思索,可是終究還是摸不到頭腦,沒有找到一勞永逸的方法。

你對人生的態度,就能夠得到一些或好或壞的反饋,當你認為做人就是無所謂的順其自然時,你的人生也就好像是一片水面上的浮萍,隨波逐流,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遭受到惡浪的吞噬。

但是如果你選擇不斷地精進自己,想要掌舵好自己的人生,那麼倘若能夠找尋到做人的道理,你便能夠有能力在生活中披荊斬浪,揚帆千裡。老祖宗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守著這樣的兩個底線,只要能夠保持好這樣的底線,那麼人生的福報就自然會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做人的底線究竟是什麼。

一、克制自己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能夠有充足的自由,因此很多人都在追求財富自由,或者是生活自由。自由的定義在一些人的心中,就是一種為所欲為的狀態。可是不論是獲得了什麼樣的目標,成就了什麼樣的社會地位,對於人生來說,為所欲為的自由都是難以實現的。就算是古代的皇帝,名義上是「一言九鼎」,但是卻還是要受到很多的約束,更何況對於現代社會的普通人。

自由只有在自我約束中才能夠體現出它的價值和意義,也能夠從這樣的自由中得到滿足。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最應該做到的就是給自己設定一些不能逾越的底線,在這些底線之上,我們可以去追尋自己的自由,但是在底線之下,我們應該像身臨「雷池」一樣,絕對不讓自己輕易的踏足一步。

古代有一個做官的叫做楊震,當時朝廷委派他去做東萊太守,就任途中路過了昌邑縣,因為天色已晚,楊震便在昌邑縣歇腳。當時昌邑縣的縣令叫做王密,這個人能夠做縣令,就是因為楊震的舉薦,因此到了夜半時分時,王密便懷揣十兩黃金,來到楊震歇腳的驛館中求見。

見到了舉薦的恩人,王密便將黃金獻上,楊震嚴辭拒絕,要王密拿著黃金回府,王密不死心,說道此事絕無人知,恩公便收下吧。楊震拉著王密走出房門,朝天地指了指,說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曉」,正是楊震能夠守住底線,堅持不肯收受黃金,才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清名。

二、行善他人

有些人將「不為惡」視為自己的人生底線,也就是只要不傷害別人,也就行了。但是我們想要在人生中修得福報,光是「不為惡」還是不夠的,因為不作惡事只能夠是沒有惡果,但是想要修得福報,就一定需要的是有所善行。因此我們應該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要多多的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畢竟沒有人在生活中能夠一帆風順,我們的舉手之勞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雪中送炭」。

行善是能夠讓你在人際關係中立足的關鍵,千言萬語不如行一善事,而想要養成行善的行為,那麼就一定要能夠讓自己在內心中修養到「同理心」,也就是能夠從對方的立場上來考慮事情,那麼就能夠體會到別人的難過和窘迫。

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次打了勝仗,回到楚國後便開始宴會群臣,為了能夠助興,楚王便讓自己身邊最受寵的許姬來給眾臣倒酒,在觥籌交錯中,很多臣子都已經是飲酒過量,就在許姬挨個滿酒的時候,一陣穿堂風吹過,大殿中的蠟燭悉數被吹滅,屋內頓時暗了下去。

許姬在黑暗中突然感覺自己的手被人摸了一下,她順著那個人的方位將纓帽給搶奪在了手中,然後回到楚王的身邊說:「有人輕薄妾身,我已經將他的纓帽給摘在手中,大王只要點起蠟燭,就能夠抓到他」。楚王聽了許姬的話,非但沒有令人點燈,反而要群臣將纓帽全部給摘下去,然後再繼續進行酒宴。

後來楚國和別國對戰,楚莊王數次被敵人包圍,都有一個人奮不顧身前來搭救結尾,楚王問他為何如何勇猛,他跪地說道:「臣下便是當初那個被許姬摘去纓帽的臣子,若不是大王體恤,我早已經在當日身名敗裂了,因此敢不效從大王左右」。這便是楚莊王的行善給自己帶來的福報,也是因為他能夠感念到對方的窘境,才會做出這樣體諒別人的善行。

相關焦點

  • 守住做人的底線,方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守住內心的底線,才能不受外界的幹擾;守住做人的底線,方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底線,是我們做人的尊嚴著名思想家陶行知曾言:「要人敬者,必先自敬。」人這一生,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做一個有骨氣的人。遇事不卑不亢,不見風使舵,不拍溜須馬,也不出爾反爾,逃避責任。生而為人,即使貧窮,也不坑蒙拐騙;即使再難,也不低聲下氣求人。孟子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便是對骨氣的真實寫照。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我雖為世俗人士,但是對佛門教派卻心生喜好,私下裡也接觸了不少有關於佛家的常識學問。過去我遊歷過不少佛門廟堂,也結識了不少得道僧侶,其中有這麼一樣東西,是經常被佛家人士所提起看重的,那便是「福報」。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一代聖賢王陽明:牢記三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福報自然來
    牢記王陽明三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福報自然來「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人要有畏懼心理,這並不是膽小怕事,也不是在困難面前縮手縮腳,而是一種做人的底線,更是一種行事的圓融。心中有所戒懼,行事自然會有幾分收斂自製,如此一來,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會少幾分心機算計、鋒芒畢露,多幾分誠摯實在、圓潤通達。「一起一伏,一進一退,自是功夫節次。」一次,王陽明的學生向他請教關於隱忍退讓的含義時,王陽明說:「起伏、退讓都是功夫。
  • 哲思|做人該有的四條底線,守住才能心安
    底線是人品的最低限度,也是生而為人的必要條件。底線,看不見,卻紮根於心;摸不著,卻影響終生。一天,皇帝突然問李林甫,嚴挺之這人挺不錯的,如今在哪?他聽了皇帝這話,考慮到嚴挺之很早前被貶出朝廷,怕他再次被重用,取代自己,於是對嚴挺之的弟弟說:「皇帝非常看重你哥哥,不如讓你哥上書,說得了重病,求回京醫治,這樣一來,便可順道面聖,回到朝廷中來。」
  • 守住自己的底線,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一個人的出身無論是高貴還是低賤,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必須要有做人的底線和準則!底線,就是我們做人的最低標準,不破壞社會的平衡,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守住人品的底線。
  • 因果報應:消業不要變成消福,這三件事,越做越損福報,真實不虛
    原因就是因為「想要積累福報,就必須先要消除業障。」若業障不除,福報也難以有著明顯增長。因此就會出現,禮佛不消業、供佛不得福、念佛不給力等等情況。若想將惡業轉換成善業,這三件事,請記住,萬萬不能去做!一、過分享受,不能惜福;在佛教之中有這麼一句忠告「培福不惜福,到頭一場空。」何意呢?
  • 福報不夠時,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好運自然來!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某些困難或挫折,這些挫折和不順,其實是你以前所積累的,佛家說善因善果,你平時積累福報多,自然就有好運,平時若積累惡報多,自然就走黴運。有些人可能開始不信命,但日子過久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慢慢就會相信,原來胳膊擰不過大腿,人要學會信命才行。命是什麼?
  • 穩心神 管行為 守清白
    守住廉潔自律這一關口,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慾是禍的道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
  • 心理正能量:一個人,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這4條底線必須守住
    底線是一個人的逆鱗,是別人不可觸碰,自己不能越界的一個標準。一個堅守內心底線的人,做事情會有自己的原則,底線能夠讓一個人心存善意;而一個沒有底線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會沒有原則,不僅會傷害別人,破壞別人的利益,也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和麻煩。
  • 「厚道」的人,守得住福報
    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有的朋友能夠守住初衷,輕鬆找準自己的方向,而有的人卻會在猶猶豫豫中,踏上錯誤的路。於是,有的人能夠仗義疏財,而有的人卻會為了蠅頭小利,做出一些苟且的事情。不過後者卻不知道,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智慧其實是厚道。
  • 人生在世,學會看淡一切事物,心寬福報自然到
    我們都有不開心的時候,有的時候為了一件小事情都可以不開心很久,可是要知道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就想一想人的這一輩子本來就是非常短暫的,如果再去花一些時間去為了那些小事情而不開心,那麼這是不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浪費自己的生命呢?這樣一想你或許就不會不開心了。
  • 福報將要耗光的人,有這三種特徵,有一種也要警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福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注意,自己的福報就會一點點消耗掉。福報被過度的消耗後,稍不留意就會為自己招來災禍。以下這三種行為,會耗光自己的福報,萬不可做。只要你管住了嘴,你的福報自然不會差。02管不住身,無底線什麼是底線?
  • 判斷一個人福報如何,不看面相和出身,而是看這一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福氣源於心量,有容有福,有大心量就有大福氣,福報會越來越多。時時為一切大眾,自得成就福果;念念只想自己的名聞利養,不能隨緣淡定,就註定愁苦不斷。因而,遭遇不順,切勿把自己的心鎖在「牢籠」之中,不要整天愁眉苦臉,而是要學會主動解脫自己的心,明白心量大小之於好運的關係,如若開悟,福緣善報,當從中來。由此可見,判斷一個人福報如何,不看面相和出身,而是看心量如何。
  • 收官在即,《精英律師》守住了最後的底線
    《精英律師》敢拍「我不是藥神」,的確讓觀眾對於這部劇的態度有所改觀,敢去拍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劇方還是有野心的,並不單純滿足於每天去拍一些雞毛蒜皮不疼不癢的瑣碎糾紛小案件來應付觀眾。《精英律師》守住了自己的底線《精英律師》最新的豆瓣評分為5.2分,分數不及格,相對於一開始評分一直在緩慢下滑。但是豆瓣評分不是判斷一部作品好壞的唯一標準,只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 佛教:一個人「福報」將要耗光,會出現這3大徵兆,要小心了!
    福報自修、命由己造,各人有各人命,各人有各人福,因果從不偏頗。雖然人各有命,但是佛教從來不宿命,而是提倡人通過後天的修行改善命運。天生福報不厚,那是前世因果,無法改變,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好當下,通過後天積德修福改變命運。但世人總想走捷徑,認為多給佛菩薩燒香磕頭,福氣就來了,這是痴心妄想。凡事有因才有果,沒有付出,不要妄論收穫。
  • 亞文化「玩梗」,請守住底線!
    當前,二次元、宅文化等亞文化領域屢屢被一些無底線操作者引入低俗、庸俗內容,一些事關歷史、道德、法律的嚴肅話題被拿來當做「玩梗」「解構」的原料,以小眾情趣挑戰大眾情感,呈現出令人厭惡的病態。文化活動並非沒有底線,再天馬行空的二次元世界也根植在現實世界的泥土之中,理應保持與現實世界一致的道德標準,絕不容其與主流文化、與社會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對那些突破社會底線,挑戰公序良俗,曲解國家歷史、踐踏民族尊嚴的亞文化糟粕,必須堅決、有效地清除,絕不能縱容其成為「刷新下限」的理由和藉口。
  • 守住2個底線,就不會翻船
    守住2個底線,就不會翻船導語:中美之間的對弈: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中國守住2個底線,就會穩贏隨著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中美兩國之間已經進入了一個交錯動蕩的時期。因為中美兩國之間的實力不相上下,外界也無法判斷,中美的關係在未來,會下降到什麼樣的程度?但是,中美之間的鬥爭,實際上是由於美國的種族情緒所引起的!
  • 守住安全底線,看「超能」駕駛員如何養成
    看似平淡樸實的言語,卻是華濤的最好寫照——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來守住行車安全的底線!
  • ...守住安全底線——武漢市林業工作站召開平安建設及安全生產專題會
    12月17日上午,程維金站長主持召開了我站平安建設及安全生產專題會,會議傳達了《市園林和林業局關於全國、全省、全市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及平安武漢建設視頻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意見》,學習了餘力軍局長在全局平安建設及安全生產專題會上的講話《守住安全底線,確保和諧穩定》。
  • 拿出「兩把刷子」來,牢牢守住防返貧底線|長城評論
    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的接續奮鬥,特別是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的強力攻堅,中華民族已經告別絕對貧困,千百年來關於小康社會的美好夢想,正在變成牢牢握在手中的現實。全國832個貧困縣實現「清零」,全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中國寫在世界脫貧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