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

2020-12-22 南通市人民政府

時間:2020年12月18日上午10:30

主題:南通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地點:南通市新聞發布中心(圖書館6樓)

發布人:尹建勇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沈俊濤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施洪燕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處處長

主持人:司祝建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圖文實錄:

(發布會現場)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司祝建)

司祝建: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下大力氣應對。南通是全省乃至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19年60歲以上老人233.6萬人,佔比高達30.8%。在這233.6萬老年人中有不少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隨著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日益凸顯,「數字鴻溝」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民生「痛點」。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20〕45號)。國家的《實施方案》圍繞如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對我們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我們南通打算如何把這樣一份有溫度的文件落實成廣大老年人能感受到溫暖的民生實事?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市發展改革委尹建勇主任、市衛生健康委沈俊濤副主任,就我市將如何貫徹落實國家《實施方案》作簡要介紹,並回答大家的問題。

首先,我們請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尹建勇同志作情況介紹,大家歡迎!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尹建勇)

尹建勇: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對大家長期以來關心、關注和支持南通發展和改革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今年1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45號)精神以及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實施方案》的初步舉措。

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主要精神

大家知道,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文件中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正是實施該國家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

《方案》總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續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生活建設,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適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做實做細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增進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體人民福祉,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四項: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

《方案》工作目標: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在出行難、支付難、就醫難和高頻活動場所活動不便等問題,完善保障措施,在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的基礎上,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便捷。用三年時間,基本建立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文件出臺後,吳政隆省長11月27日批示要求「抓緊落實好」。 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相關工作, 12月11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有關部門聯合召開工作推進會。省委宣傳部、省工業信息化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交通運輸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25個部門牽頭業務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並發言,提出了本部門本行業工作舉措和進度要求。

二、我委貫徹落實《方案》的基本思路

國務院辦公廳在《方案》中明確,該項工作由各級發展改革委和衛生健康委牽頭負責。全省工作推進會後,我委立即與衛健委共同協商下一步工作推進計劃。我們的想法是: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帶著迫切、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切實把各項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

(二)要實現「三個目標」。該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貫徹落實該方案,我們的目標一是各部門、各行業,特別是涉及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務的窗口單位、高頻活動場所要實現自查自糾全覆蓋,保證「保基本」的服務不受智能技術運用的影響;二是要強化責任,確保不發生一起因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技術導致的負面輿情和極端事件;三是全市貫徹落實《實施方案》、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相關工作,要在「快、實、好」上力爭在全省形成示範效應。

(三)要堅持「四個結合」。一是堅持長短結合,對解決老年人看病、出行、支付等高頻生活場景中的基本困難立刻作出部署安排,加強檢查督導,同時在推進智慧養老、老年友好社會建設等方面加強長遠謀劃;二是堅持軟硬結合,做到硬體設施到位和軟體幫助服務到位;三是堅持保留傳統服務和加強宣傳普及相結合;四是堅持部門施策和協同整合相結合。

(四)近期要重點抓好「五個一」。一是抓緊召開一次相關部門工作推進會;二是向社會公布一批重點任務清單;三是開展一次自查自糾,發動市域內重點窗口部門全面對照,自查自糾;四是組織各地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定向招募一批志願者;五是制定一個行動計劃。對照即將出臺的省相關部門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的三年行動計劃制定我市三年行動計劃。

(五)推進6項實事工程。貫徹落實《方案》,必須要讓老年人感受到變化,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各部門各行業操作時要具備可行性。研究了《方案》之後,我們認為以下6件事情可以率先啟動:

1. 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完善「健康碼」管理,在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專設「無健康碼」通道。

2. 建設改造21個社區便民消費服務中心、老年服務站等設施(每個縣市區3個試點社區),為居家老年人特別是高齡(80歲以上)、空巢、失能、留守等重點人群提供生活用品代購、餐飲外賣、家政預約、代收代繳、掛號取藥、上門巡診、精神慰藉等服務。

3. 便利出行方面,引導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體,增設「一鍵叫車」功能,對老年人訂單優先派車。每個縣市區的巡遊車和網約車至少組建一支愛心服務車隊,為老年人提供預約達成出行服務。

4. 便利老年人就醫,實行多渠道掛號,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置老年人「綠色通道」。

5. 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在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

6.加強應用培訓和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培訓。在老年大學、社區老年學習點開設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相關內容課程。

這些舉措實施起來其實並不複雜,但是能夠讓老年人實實在在感受到智能時代並不可怕,他們並未被「數字鴻溝」攔在門外,可以減少焦慮,感受到時刻有人在引領他們共享現代化社會的便捷生活。

三、下一步舉措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的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針對新情況新問題迅速部署的一件重大實事。本次新聞發布會也意味著我市全面貫徹落實《方案》工作進入了快速推進期。下一步針對《方案》的推進落實工作將主要聚焦三個方面:

一是營造環境。把促進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作為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重點,弘揚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並對有益做法、典型案例及時進行總結交流和宣傳報導。

二是建立機制。由我委和市衛健委牽頭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細化措施,制定相關部門重點任務清單,壓實主體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不出問題。

三是加強督促。督促各有關部門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我們也歡迎新聞界的朋友對各有關部門公共服務適老化程度進行評價,提出批評和建議,讓我們以更加從容的姿態積極應對深度老齡化時代的各種問題,讓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司祝建:

謝謝尹主任!接下來,進入提問環節。各位記者朋友如果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舉手示意,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第二排,中間,第一位女士。

新華日報:

您好,我是新華日報記者。請問在我市數位化進程快速推進和老齡化持續加速的背景下,發改委在應對老齡化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未來,發改委在助力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會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謝謝。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處處長 施洪燕)

施洪燕:

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應該說,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數字鴻溝」問題確實給很多老年人、老年群體帶來了一些不便和困擾,我們在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問題的時候,也關注到這一「痛點」,也一直致力於解決一些問題,比如一是積極開展應對老齡化形勢研究。開展《「十四五」時期南通促進人口增長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和《南通市常住人口量化分析研究》,對研究我市老齡化情況解決相關問題有所助力。二是積極推進完善健康服務設施工作。開展《「十四五」時期南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及高質量民生服務供給研究》。出臺《南通市2020年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目標任務清單》不僅確保城市每個街道設置1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還確保每個鄉鎮設置1個以農村敬老院為基礎的養老服務中心。重點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康復護理、助急助安、娛樂等服務功能,為有需求的社會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真真切切優化老年健康基本服務供給。三是積極參加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推進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作為全國城企聯動普惠養老第一批專項行動城市,已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7050萬元,涉及3525張床位,接下來將繼續積極參加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進一步擴大我市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12月11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有關部門聯合召開的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工作推進會的精神,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我委將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共同發揮牽頭作用,各地、各相關部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好《實施方案》,把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列入重要工作議程。

二是強化整體聯動。《實施方案》重點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工作協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統籌推進、分工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讓老年人跨越數位技術發展帶來的「鴻溝」,共享科技創新成果。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確保老年人朋友能夠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三是強化宣傳動員。通過廣播電視等途徑加強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培訓,對各地各行業有益做法、典型案例及時進行總結交流和宣傳報導。讓老年人共享智慧社會便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和自覺行動,形成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到家庭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司祝建:

好的,請問哪位記者還有問題?第五排,中間,第一位男士。

南通日報:

您好,我是南通日報記者。

現在綜合醫院基本開通了網絡預約掛號、繳費、查看檢查結果等信息化服務功能,在緩解就醫困難的情況下,也為老年人就醫帶來不便。請問,如何在繼續推進就醫流程信息化的趨勢下,切實解決老年人就醫不便的困境?

沈俊濤:

公立醫院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機構,面向全體人群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務是自身的義務更是責任。在大力推廣醫療服務信息化的大環境下,考慮和照顧老年人難以適應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現實難題,也是衛生健康系統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此,衛生健康系統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全市7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將為70歲以上老年人開設掛號、繳費、取藥優先窗口,並設置醒目標識。二是組織志願者為無親屬陪護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伴醫服務,陪同掛號、就診、檢查和取藥。三是豐富預約掛號形式,支持診間、電話、自助機、網站、手機端等多途徑預約方式,保留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提供給老年人,保留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醫聯體合核心醫院向基層醫療機構預留一定比例的號源,逐步整合醫保辦、門診辦、諮詢等服務窗口功能,開設「一站式」窗口為老年患者提供服務。同時,我們還將推進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計劃到2022年底前, 80%的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積極開展老年綜合評估、老年專科門診、用藥諮詢、護理門診等特色服務,優化老年友善環境,加強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建設,確保設施設備的安全性、便利性、適老性,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就醫環境。

司祝建:

請問還有哪位記者有問題?

第五排,右首,最右邊男士。

揚子晚報:

您好,我是揚子晚報記者。鑑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健康碼」已成為識別個人健康狀況,便於人員流動的關鍵身份證明,但是部分老年人無法正確使用手機,給其出行帶來一定不便。請問這一困擾老年人出行的問題如何解決?

沈俊濤:

針對這一問題,江蘇省衛健委正在與省政務辦協調,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今年年底前,「蘇康碼」操作程序將進一步簡化,以適合老年人使用。此外,我委也將在醫療機構安排專人協助老年人操作查驗,同時,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無蘇康碼通道」,允許老年人憑現住地社區居委會開具的《個人健康申報卡》通行就醫。

司祝建:

由於時間關係,記者提問就安排到這裡。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會後與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交流。

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國務院辦公廳: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中國官方發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電 日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等20條具體舉措要求,部署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如何切實解決長輩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京東推出「時光機」計劃
    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以政策背書,指導各級政府與社會各方力量,切實做好老年人與智能服務的對接工作,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關愛銀髮一族 山東聊城高新區積極破解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難題
    聊城新聞網訊(通訊員 蔡志儒 董思齊)近日,「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老人冒雨交醫保卻無法手機支付」等案例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老年人無法適應現代政務服務工具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 中國發文解決老人智能技術運用困難 網友點讚「有溫度」
    (經濟觀察)中國發文解決老人智能技術運用困難 網友點讚「有溫度」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題:中國發文解決老人智能技術運用困難 網友點讚「有溫度」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中國國務院辦公廳24日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
  • 央行將引導社會各界用好智能技術 力爭在數字普惠金融道路上「一個...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劉琪近期,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明確要求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不得拒收現金、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對此人民銀行有何落實措施
  • 信息化社會進程中,如何更好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問題?
    隨之而來的是老年人逐漸趕不上信息化的步伐,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據統計,截止去年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1%,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便他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當前非常迫切的問題。
  • 國辦:各類日常生活場景 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新華社發)國辦發〔2020〕4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文字解讀】《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一、起草背景(一)2019年1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
  •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趣頭條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趣頭條推出的「斷網1小時」、「名醫來了」等關愛行動,樹立了行業典範。
  • 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老齡辦),各涉老社會組織: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老齡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20﹞45號)要求,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
  • 跨越「數字鴻溝」 博物館、美術館讓老年人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
    如何幫助老人逾越「數字鴻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痛點,尋找解決方案。記者今天(12月11日)走訪發現,無論是博物館、美術館還是公園都已為老人開通「綠色通道」。
  • 中國氣象局部署貫徹落實國辦47號文件
    12月9日,全國氣象部門學習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國辦47號文件)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全面學習貫徹國辦47號文件精神,部署推進人工影響天氣高質量發展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出席會議。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生活
    優化公共服務 為老年人謀福利為讓老年人學會運用網際網路、使用智慧型手機,恩施州老年大學自2017年秋季以來開設智慧型手機班,學制為一年。如今,為滿足需求,又開設起手機攝影班。有專業老師的悉心指導,這兩個班日益火爆,每次微信公眾號上報名通道一開啟,沒過幾分鐘就報滿了。
  • 「時評」呂子明:智能化請為老年人搭把手
    最近讓中國的老年人最感暖心的,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這個通知太及時了,讓老年人終於放下了面對快速發展的智能化社會的委屈、痛苦和無奈。這樣說有的人會不以為然。
  • 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08-05 17:17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蘇政發〔2020〕60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經國務院批准,對南通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以原崇川區、港閘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崇川區行政區域,崇川區人民政府駐虹橋街道桃塢路44號。
  • 國辦: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時間:2020-11-13 10:00作者:來源:
  • ...做人臉識別」,國務院重磅發文: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11月24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