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舒晉瑜)「難道痛苦就是/你的禮物,只為讓我/覺察我對你的需要,仿佛/我只有需要你才能敬崇你……」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路易絲·格勒克(又譯作格麗克、格呂克等),「她確定無疑的詩性聲音,伴隨著嚴苛的美,將個體生命放大到普遍存在」。
路易絲·格勒克的名字,對於中國大眾讀者來說相對陌生。據中華讀書報記者了解,中國圖書市場有她的兩本詩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均為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引進出版。書名是在中文版的出版過程中確定的,格勒克的12本單行本詩集中,並未出現這兩個書名。
《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兩書責編陳歡歡回憶說,這兩本書實際是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的譯者之一範靜譁推薦給當年世紀文景的編輯管鯤鵬,後來因管鯤鵬離職,輾轉到了陳歡歡手裡。在編輯過程中,陳歡歡對格勒克的詩歌有深刻的體會。她認為格勒克的每本詩集也有其完整的情感表達,拋開那些專業的詩歌本身的東西,她的語言平和自然,不事雕琢。我從她一些以日常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中讀到了被壓縮過的生命體驗,獲得了看待人生的嶄新視角。
詩歌譯者柳向陽早在2006年就在一個翻譯論壇裡發現了格勒克的詩歌,十多年來一直跟蹤研究她的作品,認為格勒克的詩歌變化比較明顯,前期比較尖刻,疼痛感比較強;後期開闊柔和。1992年她獲得普利茲詩歌獎,確立了她在詩壇的地位。2003年又獲美國桂冠詩人。她寫作五十年,且仍處於創作力的高峰,是因為對她來講,寫作是種治癒,是推動她前進的動力。在翻譯中,柳向陽曾和格勒克反覆溝通。在他看來,總體而言,格勒克在詩歌創作上劍走偏鋒,抒情的面具和傾向的底板經常更換,同時又富於激情,其詩歌黯淡的外表掩映著一個沉淪世界的詩性之美。語言表達上直接而嚴肅,少加雕飾,經常用一種神諭的口吻,有時也刻薄辛辣,吸人眼球;詩作大多簡短易讀,但不時有些較長的組詩。近年來語言表達上逐漸向口語轉化,有鉛華洗盡、水落石出之感,雖然主題上變化不大,但經常流露出關於世界的玄學思考。統觀其近五十年來的創作,格勒克始終銳鋒如初,其藝術手法及取材一直處於變化之中,而又聚焦於生、死、愛、性、存在等既具體又抽象的方面,保證了其詩作接近偉大詩歌的可能。2012年11月,她的六百多頁的《詩1962—2012》出版。但另一方面,格勒克似乎讓我們期待著驚喜。
詩人胡弦十五六年前就接觸路易絲·格勒克的詩歌。他認為格勒克的作品對自己的閱讀而言,有驚喜,但沒有太多震撼。「她是位優秀的詩人,但可能不是一個禁得住持續閱讀的詩人。據說她早年的寫作給美國詩壇帶來過衝擊,很驚豔,大家對她充滿期待,但後來她的成長沒有達到那種被期待的高度。所以,對於她的獲獎,我還是感到有點意外。」胡弦表示,中國讀者對於她的詩接受難度應該不大,但最好還是了解下她的經歷,比如她的厭食症病史等,這樣對她詩歌中的病和死亡等情節會有更好的理解。
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記者發現了詩人舒丹丹的譯著《別處的意義:歐美當代詩人十二家》。這本由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書,原價35元,目前標出的定價是85.84元。此書精選了當代最負盛名的十二位歐美詩人,其中就包括路易絲·格麗克。這位眼光獨特的詩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願意蹭什麼熱度,但願意對格勒克的詩歌表示評價:「與大多數女性詩人的溫情、自我、感性相比,格勒克顯得更為冷峻、開闊、富於思慮,更敏於探索人類靈魂與精神的困境。儘管早期詩歌受自白派影響,顯露一種激烈而憤怒的多血質,但總體來說,她的詩歌鎮靜、深思,散發著野鳶尾花一般神秘的氣息,呈現一派簡樸的優美與平衡,泰然自若。她的詩歌常常藉由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獲得靈感,表達痛苦、失落、信仰、生育或死亡等人類共有的主題。」
據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北京世紀文景總經理姚映然介紹,文景從2010年左右開始籌劃詩歌譯叢「沉默的經典」,著力挖掘那些西方世界出色而偉大的詩作。不論大家如何看待詩歌教育,作為出版者,他們希望拿出一批優秀的作品供大家閱讀和賞析,逐漸形成閱讀習慣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的文學傳統。
沉默的經典」專注於外國現代詩歌名家經典的譯介,至今出版九部詩集。這些詩集的作者既有菲利普·拉金、D.H.勞倫斯、帕斯捷爾納克、博納富瓦這樣享譽國際的大詩人,也包括索雷斯庫這樣國內讀者感到相對陌生的小語種詩人,還有路易絲·格勒克、喬麗·格雷厄姆等近幾十年來國際上樹立聲望的當代詩人。這個系列力圖展示在現代詩歌史上留下痕跡的重要作品,也希望這些詩集以雋永深沉、富於思辨而非追逐一時潮流的氣質,向讀者展示詩歌經久不衰的魅力。
縱觀中國圖書市場,多年來諾獎作者的代表作銷量會相對較大,但也有一些作品水土不服,引進後銷量一般。業內人士認為,大家對諾獎作品懷有期待,是因為諾獎是當今能轟動世界的唯一文學的事件。這種現象超越了文學本身。姚映然分析,外國文學作品引進以後有許多都沒有做細緻的落地工作,沒有在策劃時期研究好需求心理,沒有在翻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讀者的認知和閱讀習慣,或沒有在文本呈現和整體設計上將作品的特徵最大化,也未充分推進營銷運營策略精準地實現。這些都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是對於路易絲·格勒克的詩集,她個人比較樂觀,「因為詩歌的魅力首先基於語言,格勒克對語言的把握精準而有感染力。很多讀者不了解她,我們首先將媒體和推廣的焦點放在她本人和作品本身上,用直播、訪談、評論、朗誦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她。」
據了解,諾獎消息公布後,路易絲·格勒克的實體書作品在中國圖書市場即引起熱賣。世紀文景在諾獎宣布當晚即緊急安排加印,每種加印五萬冊。
在京東網上,可以搜到兩部格勒克的作品:《月光的合金》收錄了格勒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草場》《新生》《七個時期》,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完整收錄了格勒克的《阿弗爾諾》和《村居生活》兩本詩集;此外還有早期五本詩集的精選。根據京東數據,諾獎揭曉後,《月光的合金》30分鐘內的銷量是9月日銷量的近200倍,《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30分鐘內的銷量是9月日銷的750倍。目前,京東已銷售一空,頁面已經打開預售,讀者可正常下單。此外,讀者還可以購買電子書《月光的合金》。據悉,京東圖書在今年諾獎揭曉前,已推出相關專題,不僅推介熱門人選的圖書作品,同時還匯聚往屆多位得主的一百多部作品,當然還有國內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