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蛋價大幅上漲,由11月26日的最低點3.2元/斤,漲至12月9日的3.60元/斤!
也就兩周時間,蛋價漲幅達到了12.5%,為啥今年中秋節後一直磨磨唧唧的蛋價,最近跟吃了壯陽藥一樣漲勢凌厲呢?
在我們多少人認為,電商為「雙十二」促銷雞蛋爭搶的熱火,但大家不要忘了,11月還有「雙十一」呢!
「雙十一」才是正統的電商購物節,比「雙十二」可是要牛多了,為啥「雙十一」就漲不出這樣的輝煌呢?
就拿銷區比較有代表性的北京市場,雙十一之前也在漲,但每天都是漲兩元,而這一次,一次就是大大方方的漲5元/箱!
箇中原因,前面的推文,老井只是跟大家說了個大概,今天,老井和大家就以實際數據為準,做個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首先, 2020年11月底的統計數據顯示,較10月底環比產能下跌2.19%,12月產能進一步走低!
其次,支撐12月蛋價上漲的另外一個利好凍品消費替代效應。
注意,後者是我們今天分析的重點!
據統計,2020年1-8月中國肉類(包括各種動物雜碎)進口數量為658萬噸,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78.58萬噸。
據此,折合每月進口各種肉類82.25萬噸,約佔到我國月均消費總量678萬噸肉的11.19%!(以2019年為基準)
追溯國內局部地區,下半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主要原因,多為進口凍肉攜帶病毒散毒所致!
而且,進口凍肉檢出新冠病毒,對所有冷鏈銷售的各種肉類消費影響極大!
畢竟,即便是摸摸凍肉,甚至是看一眼「帶毒的凍品」,也有感染新冠病毒送了小命的危險!
所以,凍肉進口節湊放慢,冷鏈肉類消費減少是毫無疑問啦!
但攝入蛋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肉吃的少了,安全可靠無毒無害的禽蛋消費肯定要增加點。
那麼雞蛋可以替代多少肉類消費呢?
即便是雞蛋替代整個肉類消費的1%,也需要每月增加6.78萬噸雞蛋消費!
假若僅僅替代肉類消費的1%,大約佔比月均雞蛋產量的多少呢?
2017年,我國禽蛋總產量3069.95萬噸,雞蛋在禽蛋中的比例為85%。
按照2017年的標準,每月雞蛋產量大約為:3069.95*0.85(雞蛋在禽蛋佔比)/12=217.45萬噸。
如果僅僅替代1%的肉類消費,6.78萬噸/217.45=3.12%!
也就是說,即便是替代1%的肉類消費(實際上可能更多),每個月也需要增加雞蛋3.12%的消費量!
11月較10月在產蛋雞減欄2.19%+3.12%=5.31%。由此,今年12月份有可能比11月增加了5.31%的雞蛋消費量!
有人說,老井你這是瞎猜的,替代1%的雞蛋消費,怎樣佐證數據的真實性呢?
為此,老井調閱了2019年10月8日後,到12月19日,北京石門和大洋路,以及廣東的東莞、槎頭市場每日到貨到車數量,經過和今年同期到車臺輛的對比計算結果如下:
2019年10月8日-12月9日,上述主銷區四地,日均到車68.42臺輛,2020年10月8日-12月9日,日均到車72.99臺輛!
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國慶節長假後,較上年同期日均到車(僅限於上述四市場)多了4.57臺輛,增幅6.68%!
同時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由於電商巨頭介入生鮮產業,傳統市場到車數量,11月下旬後,明顯低於之前,說明一部分銷區雞蛋直接去了電商巨頭的倉庫啦!
綜合今天的內容,11月蛋雞產能縮減加上凍品替代效應,12月較11月環比增加5%以上的雞蛋消費完全是可能的!
假若,按照供應或者需求增加5%,價格增加20%的市場規律來計算,12月份蛋價仍有一波上漲完全是可能的!
文中的觀點難免有偏頗之處,僅供各位參考,不作為你交易的依據!
來源: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