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漲100.26%,報77.1港元/股,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
招股書的信息顯示,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作為七零後的我,是完全看不懂泡泡瑪特的盲盒生意的,我無法理解,年輕人為什麼會去瘋狂購買那些長得一模一樣只是衣服不一樣的玩偶娃娃。
也許這就是代溝吧?
在美國有芭比娃娃,但絕大多數都是10歲以下的女孩子玩,並不是賣給成年人玩。泡泡瑪特的Molly娃娃,似乎看不到有什麼可玩性,也許就是用來收藏和觀賞的(雖然我不認為有什麼觀賞價值)。
以一個券商分析師的話說:
「你不能以70後或者80後的價值觀去衡量Z世代的年輕人的投資邏輯,畢竟現在已經是一個資產價格高企、泡沫巨大的時代,對他們而言,做傳統的投資可能並不能獲得他們想要的生活,所以投資也需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
盲盒的火爆到底代表了什麼潮流呢?
我同樣有點困惑的潮鞋生意、擼寵和限定款交易,似乎與盲盒有點象。
從這些東西裡,也許意味著消費趨勢的新變化。我們作為投資者,也要基於消費趨勢的變化來投資。
新的消費者走到了時代的前臺,他們有個響亮的名字--「Z世代」。
什麼是Z世代?
Z世代是指1995年到2010年間出生的人,按時間角度可定義為95後和00後人群。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Z世代規模將近2億,佔全國總人口比重超過八分之一。與美國類似,我國的Z世代同樣是趕上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時期,物質生活富足,又同樣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而不同於美國的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的Z世代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庭長輩關注程度更高,兒時的孤獨使他們更渴望依託網絡渠道尋求認同。
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Z世代大都躊躇滿志、注重體驗、個性鮮明、自尊心強烈,願意追求嘗試各種新生事物,並且正逐步成長為未來中國新經濟、新消費、新文化的主導力量。
Z世代正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據調查,截至2020年,Z世代佔美國消費者的40%以上,他們每年的購買力預估為440億美元。
未來,商家可能要討好Z世代才能生存下去。
Z世代是數位技術的原住民,網際網路和數碼產品是他們與生俱來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技術革命的推動下,Z世代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的性格也更加自我獨立,更加關注人生的體驗感,同時也更加懂得去挖掘最好的價值和服務。
Z世代喜歡通過社交媒體與品牌互動,非常在意品牌是否誠實以及品牌是否對社會有正面影響,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也正因為如此,品牌是否與Z世代建立聯繫,成了Z世代做出購買決策的重要原因。
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的Z世代約佔家庭支出的13%,而美國僅為3%,英國為3%,中國的Z世代將擁有巨大的購買力。
隨著Z世代的長大,現在國內的消費趨勢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年輕單身階層的消費趨勢,原來我們喝的酒是500毫升甚至750毫升的,但現在的單身經濟驅動了很多小包裝產品的發展;很多行業還能看到情感消費,比如寵物、潮玩等,都反映了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變化。
Z世代有四個標籤:「懶」、外貌協會、擁抱民族品牌,以及追求小眾。
泡泡瑪特的成功,正是迎合了Z世代的這四個標籤,如此解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今年的納斯達克中概股,B站是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從年初到現在整整上漲了四倍多。
即使B站股價漲到了近80美元的新高,仍有23家投行出具報告維持買入評級,投行認為B站其實已經成為Z世代用戶在網絡上的視頻娛樂集中地,因為B站已聚合中國將近80%的Z世代消費者。
70後80後日益奔向油膩的中老年,消費天平一天一天向Z世代傾斜,消費品牌再不擁抱Z世代,將是死路一條。
國產消費品牌的機會已經來到,因為Z世代的特質是主動擁抱民族品牌,不再以消費國外品牌為榮,泡泡瑪特只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國產手機,用華為小米手機的年輕人不再覺得自己比蘋果手機低人一等。飲料領域,喝元氣森林感覺比喝可口可樂時尚多了。Miniso名創優品幹翻了無印良品。運動潮牌方面,穿李寧和安踏比穿Nike和Adidas更酷炫。穿波司登的人一點不覺得比穿加拿大鵝低檔。國產新銳電動汽車蔚來、小鵬、理想的售價都超過了特斯拉Model3。
可惜遺憾的是,上面這些國產新潮品牌,基本上都沒法在國內A股上市,小米、波司登、李寧、安踏、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B站、蔚來、小鵬、理想、名創優品在美國上市。證監會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網際網路公司看不懂不讓上A股還罷了,這麼多牛逼的消費品牌也不讓上,這是咋回事?
隨著Z世代購買力的增強,很多消費領域都將逐漸迎來國產潮牌替代的過程,這也暗合了國內經濟雙循環的契機。
甚至在遊戲領域,也發生了Z世代的暴動,這就是剛發布的米哈遊的《原神》,在全球範圍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創造了高達40億的月流水,把騰訊遊戲打得鼻青臉腫。
回到投資上,當我們分析A股的消費板塊的時候,也許也應該用Z世代的四個標籤來衡量一番,看看是不是能夠得到新一代年輕人的青睞。我從中年人的理智出發,並不看好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但是:
「懶」、外貌協會、擁抱民族品牌、追求小眾,這就是未來Z世代消費品牌成功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