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採回樣本交接,我們真的不用只圍著那1克心酸科研了

2020-12-22 太空精釀的空間站

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公布了嫦娥五號這次採樣回來的月球樣本重量,約1731克。樣本一方面用來給國內外科學家科研,另一方面會用來科普和文化交流。

在大約十幾年前,我聆聽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的一場科普講座,他是我國研究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領域的巨擘,也領導了上世紀我國對月壤的研究。他在講座中提到,中國僅有1克月壤,是美國總統在中美恢復建交後贈送。這1克實在太過珍貴,他們只敢拿出0.5克絞盡腦汁做各種科研,不讓中國人在這個領域落伍。而另外0.5克,則存放在北京天文館中,它應該屬於全體中國人,讓所有中國人有親眼目睹月壤的機會。

隨後,我又在北京天文館做起科普講解志願者,很多次向觀眾們詳細介紹那隔著放大鏡、認真密封起來的0.5克月壤樣本。當時我的解說詞都會以這麼一句話結束:「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就是獲得中國自己的月壤樣本,請大家繼續支持中國航天,我們期待嫦娥成功的那一天」。後來我之所以一直堅持在航天方向深入學術研究,受歐陽院士講座的觸動還挺大的。

看到這條樣本交接的新聞,百感交集。航天人為嫦娥五貢獻了青春汗水,嫦娥五為他們回饋了夢想成真,真好。

相關焦點

  • 重達1731克!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央視新聞消息,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隼鳥2號採回龍宮樣本超預期,至少5.4克以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這兩天,嫦娥五號可以說備受世界關注,新消息指出,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之後,覺得少了不少,當然是不是全部的樣本交接不清楚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12月1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真的不能種菜!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對於此次採回的樣品,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 如何從1克月壤挺進星辰大海?科學家們這樣講→
    12月19日上午,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離開國家航天局,前往國家天文臺「安家落戶」。從完成交接的那一刻開始,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到了科學研究階段。接下來科學家們要對這1700餘克的月球樣品展開哪些科研?
  • 比2000克少了269克,月壤怎麼分?
    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攜帶「特產」凱旋,後經過科研人員吊裝、轉載、開箱、檢測,權威信息顯示,這次挖得的月壤重1731克,比預計的2000克少了269克。
  • 嫦娥五號挖掘月壤,重達1731克,是否分享給美方,官方回應
    根據《央視新聞》的消息,12月19日的時候,國家航天局開始了正式交接月壤的儀式,此舉正式宣布,嫦娥五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交接儀式的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交接了月壤的證書,其中明確標出,此次挖掘的月壤,重達1731克。隨後,這些月壤會運送到實驗室,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總重1731克
    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照片 :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報導稱,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現場,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長張克儉與中科院院長侯建國進行了月球樣品及證書交接,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科學研究階段。
  • 嫦娥五號奔月
    02嫦娥五號有何不同?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標識。中國探月工程是我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於2004年1月23日正式啟動,分為繞、落、回三部曲。2014年11月01日,「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順利著陸。05月球樣品有什麼科研價值?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了,哪些國家心酸了?有兩個你會想不到
    作為一個中國人,嫦娥仙子的故事我們傳承了幾千年,但是這一次我們才終於去到了傳說中的「月宮」。雖然我們沒有見到嫦娥仙子,也沒有看到那只可愛的玉兔,但是我們取回了月壤,證明了我們來過了,並給嫦娥仙子留言了,「我們還會再來的」。
  • 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12月19日,嫦娥五號從月球挖的「土」正式移交了相關科研單位,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回顧此次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發射入軌,經歷了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在軌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接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等階段。各環節順利進行,離不開航天科研人員的科技保障。
  • 劉鶴出席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12月19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劉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發來賀電,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和航天事業的高度重視,為加快科技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劉鶴指出,嫦娥五號任務在多方面創造了「中國首次」和世界紀錄,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的圓滿收官。
  • 嫦娥五號採回的「土特產」,可以用來研究些什麼?
    :CNSA/CLEP 至於實際採回了多少樣品,等「土特產」落地,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了。 按照目前的撞擊坑定年體系估算,嫦娥五號的採樣區表面非常年輕,年齡在10億年出頭。如果對嫦娥五號樣品的放射性定年結果表明,這裡確實就是這個年紀,那就有力地證明了之前的定年體系是可靠的;如果差別很大,則表明之前的定年體系需要作出大幅修正。
  • 40年前送中國1克月土,如今NASA喊話要禮尚往來,網友:還它2克
    最近一段時間,嫦娥5號登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然了,能取到這樣的成績也是實屬不易,畢竟能夠登月取土任務的國家只有美蘇和我們。而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這所有科研軍工人員的努力,是國家強大的經濟後盾作支持的。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國家航天局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上亮相的月球樣品容器(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上亮相的月球樣品容器(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 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成功返航,這次月球土壤送美國多少?
    嫦娥歸來,普天同慶。這一次是人類自前蘇聯1976年採樣月球後,中國再次起航採回月球樣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嫦娥五號的成功歸來,是人類太空之旅的又一個裡程碑事件,12月17日凌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正式接收成功。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精準平穩 抓住唯一機會成功來到月球要想從月球取回包裹,第一個難點就是來到月球,這一路不簡單,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12月1日10點57分,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的地方開始主動減速,此後經過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最後2米多的自由下落,11
  • 嫦娥五號王者歸來,就為取兩公斤月球樣本?雄心壯志毫不掩飾
    登陸月球的嫦娥三號著陸器 嫦娥探月從一開始就確立了「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工程立項僅三年嫦娥一號即實現繞月探測,早在嫦娥三號完成落月任務前兩年旨在完成第三步「回」任務的嫦娥五號就已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