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公布了嫦娥五號這次採樣回來的月球樣本重量,約1731克。樣本一方面用來給國內外科學家科研,另一方面會用來科普和文化交流。
在大約十幾年前,我聆聽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的一場科普講座,他是我國研究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領域的巨擘,也領導了上世紀我國對月壤的研究。他在講座中提到,中國僅有1克月壤,是美國總統在中美恢復建交後贈送。這1克實在太過珍貴,他們只敢拿出0.5克絞盡腦汁做各種科研,不讓中國人在這個領域落伍。而另外0.5克,則存放在北京天文館中,它應該屬於全體中國人,讓所有中國人有親眼目睹月壤的機會。
隨後,我又在北京天文館做起科普講解志願者,很多次向觀眾們詳細介紹那隔著放大鏡、認真密封起來的0.5克月壤樣本。當時我的解說詞都會以這麼一句話結束:「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就是獲得中國自己的月壤樣本,請大家繼續支持中國航天,我們期待嫦娥成功的那一天」。後來我之所以一直堅持在航天方向深入學術研究,受歐陽院士講座的觸動還挺大的。
看到這條樣本交接的新聞,百感交集。航天人為嫦娥五貢獻了青春汗水,嫦娥五為他們回饋了夢想成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