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挖掘月壤,重達1731克,是否分享給美方,官方回應

2020-12-24 社會黃金瞳

根據《央視新聞》的消息,12月19日的時候,國家航天局開始了正式交接月壤的儀式,此舉正式宣布,嫦娥五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交接儀式的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交接了月壤的證書,其中明確標出,此次挖掘的月壤,重達1731克。隨後,這些月壤會運送到實驗室,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此前,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歐洲曾經表態,這次中國的成功,將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從月球採集樣板的國家。如今,探月工程總指揮表示,部分月壤將會存放在國家博物館,向大家展示。

就在各國進行祝賀的時候,美國的NASA,似乎出現了某種「酸檸檬」的情緒。當初嫦娥五號剛升空,美國 NASA就發文,讓中國向全世界分享數據和採集樣本,還把口吻提升到全人類的高度,結果遭受了外界的非議。如今嫦娥五號回來,歐洲率先作出回應,表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而美國NASA卻在社交軟體上展示自己曾經的登月成果,似乎在炫耀著什麼。兩相對比美國NASA的心態,路人皆知。

如今這次中國從月球待會1731克月壤,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蘇聯曾經進行了3次探月,一共帶回301克月壤,而美國前後進行了6次,也只帶回來381克。相比較之下,中國一次就帶回了1731克,絕對是重大突破。同時,蘇聯和美國帶回的月壤,距今已經有很多年,而中國的月壤卻是「新鮮出爐」,研究價值自然更高。

當初,美國曾經贈送1克月巖給中國,還提出了大熊貓交換的條件,這一克月巖說是送給中國研究,其本質就是炫耀。這次嫦娥五號回來,很多輿論表示,中國也不小氣,還美國2克,不欠他這個情。近日,對於是否把月壤分享給美方,官方的回應來了。

探月總工程師吳豔華在採訪的時候表示,根據《外空條約》,外空的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中國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必然按照《外空條約》行事。中國政府會與志同道合的國家與機構,共享月球樣品,甚至是探測的數據。但對於美國,中國表示遺憾,根據2011年美國的《沃爾夫條款》,美國的NASA不能與中國航天有任何合作。因此,這次是否會分享給美方,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

根據知情人透露,美國的《沃爾夫條款》主要針對中國,就是防止中國接觸美國NASA的研究數據,如今這個法案卻成為美國獲取中國月壤的阻礙,不得不說,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月壤不能種菜!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1731克「土」研究拉...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1731克「土」研究拉開序幕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也隨之拉開序幕。據悉,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1731克。月壤能用來幹什麼呢?
  • 比2000克少了269克,月壤怎麼分?
    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攜帶「特產」凱旋,後經過科研人員吊裝、轉載、開箱、檢測,權威信息顯示,這次挖得的月壤重1731克,比預計的2000克少了269克。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100秒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任務,視頻來自人民網微博讓我們再將視線拉到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當天在眾人的矚目和歡呼中,長徵五號利用1000多噸的推力將長達57米、運載「嫦娥5號」的火箭送上太空。23天後,嫦娥5號順利完成此次神奇之旅,並帶回來2千克多的月球土壤。(註:「嫦娥五號」實際帶回多少月壤目前並不清楚,本文以此前計劃採樣的重量來表述)嫦娥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登陸。
  • 國產和進口的月壤,差距是1731倍!
    來源:遠方青木登月的嫦娥五號返回了中國,成功的帶回了1731克的月壤。這些月壤除了不能種菜以外,沒有任何缺點。這次登月的成功,讓我們舉國歡騰。要知道月壤並不是那麼稀有啊。1969到1972,美國人在短短的3年裡曾經採集了381.7千克的月壤甚至是月巖,注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換算成克的話,是381700克。這麼多月壤,美國人是怎麼用的呢?畢竟科研根本用不完。
  • 重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土」研究開始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總重1731克
    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照片 :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報導稱,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現場,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長張克儉與中科院院長侯建國進行了月球樣品及證書交接,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科學研究階段。
  • 歡迎嫦娥五號回家!美國之前要的月壤到手了?官方回答終於來了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無數國人期待已久的"月球來客"終於抵達地球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而我國在完成了這一壯舉之後,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還記得當初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完成收集月壤的任務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公開發表聲明,希望中方能夠主動分享收集的數據和月壤樣本,這次的成果應該屬於地球上的每個人。如今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後,關於美國此前的"要土"行為,終於作出了公開回應。
  • 重達1731克!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央視新聞消息,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返航回家!該國卻再次強調,希望我國分享月壤技術
    在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嫦娥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也發射成功,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航天的強大能力,即便是這樣,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還是不斷前進。對於中國航天界來說,嫦娥五號的成功無疑不是一個重大突破,一個裡程碑,同時它的成功也證實了我國對外層空間的開發,發展航天事業的堅實規劃和堅持不懈的耐心,但相信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嫦娥五號的成功究竟對我國的發展建設來說有何實質性的幫助。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重量不到2千克,美國人給的月壤不對勁?
    經過近23天的太空旅行之後,嫦娥五號於12月17日凌晨成功返回地球,完美完成任務。而此次它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有兩個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不含有機養分,沒辦法種菜;二則是經過初步測算,重量為1731克,小於此前估計的2千克。
  • 嫦娥五號採回樣本交接,我們真的不用只圍著那1克心酸科研了
    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公布了嫦娥五號這次採樣回來的月球樣本重量,約1731克。樣本一方面用來給國內外科學家科研,另一方面會用來科普和文化交流。在大約十幾年前,我聆聽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的一場科普講座,他是我國研究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領域的巨擘,也領導了上世紀我國對月壤的研究。他在講座中提到,中國僅有1克月壤,是美國總統在中美恢復建交後贈送。這1克實在太過珍貴,他們只敢拿出0.5克絞盡腦汁做各種科研,不讓中國人在這個領域落伍。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三號四號只有3.8噸),主要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這四部分組成。上升器:負責攜帶收集的月壤樣本,離開月球表面,與軌道器再次對接,將月壤轉移至返回器中。
  • 重1731克!嫦五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土」研究開始
    重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月球「土特產」將實現最大價值 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介紹,利用返月樣品的意義有多種可能 對了解採樣區的成分特徵(巖石類型、礦物組分、化學成分等),月面物質與太陽風相互作用,月壤的成壤機理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實際成分特徵,若所採集到的樣品是或產生於古老的斜長巖物質
  • 嫦娥5號正返回途中!美國人強調:中國會分享月壤!中國人懶得搭理
    上周六的12月12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中國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了月地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攜帶2千克月壤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
  • 嫦娥五號完成交會對接,帶2公斤月壤返程,月壤輻射是否會有危害
    2020年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軌道道返回器完成交會對接,成功將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艙,這意味著,本次登月的核心任務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有人開始關心了,月壤長時間收到宇宙輻射,會不會也帶有輻射?答案是月壤是一定會有輻射的,但是並不會很大,也能夠控制。
  • 嫦娥五號凱旋,全球目光緊盯,會否把月壤分享美國?中方態度鮮明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凱旋而歸。按照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迄今為止,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此次中國的探月工程任務更是讓全球目光緊盯。
  • 何止是嫦娥五號!中國的下一個「小目標」,已經安排上進度了
    眾所周知,嫦娥五號目前已經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並返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現場還為迎接嫦娥五號的回歸舉辦了凱旋活動。隨後,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發布會,副局長吳豔華表示,何止是嫦娥五號,中國的下一個「小目標」也已經安排上進度了,那就是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火星取樣返程和木星系探測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
    原標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記者龔雪、通訊員徐燕、彭磊)12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推出《九天攬月·築夢蒼穹——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向大眾科普天文知識。月面採樣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研製出與實際月壤性質相似的模擬月壤,以確保鑽取工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 當年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大小,中國的月壤會怎樣分配
    當「嫦娥五號」順利登上月球帶回月壤並順利返回的消息應該是十分讓人激動的,這代表著中國人「上天攬月」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尤其是在外太空探索的進程上,中國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也不再受制於人,對中國來說,這次探索月球意義重大。科學研究需要不斷地數據證明,沒有接觸到真實的東西,任何的論斷可能都只是空想。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取回的月壤很可能長這樣
    嫦娥五號11月24日凌晨奔月,目標是把月球「土特產」——約兩公斤月壤樣品帶回地球。月壤長啥樣?它究竟有多寶貴?「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很有可能是這個樣子,灰色或深灰色,很堅硬。裡面含有巖石碎屑、粉末、角礫等很多東西,就像混凝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