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的消息,12月19日的時候,國家航天局開始了正式交接月壤的儀式,此舉正式宣布,嫦娥五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交接儀式的現場,探月工程總指揮交接了月壤的證書,其中明確標出,此次挖掘的月壤,重達1731克。隨後,這些月壤會運送到實驗室,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此前,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歐洲曾經表態,這次中國的成功,將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從月球採集樣板的國家。如今,探月工程總指揮表示,部分月壤將會存放在國家博物館,向大家展示。
就在各國進行祝賀的時候,美國的NASA,似乎出現了某種「酸檸檬」的情緒。當初嫦娥五號剛升空,美國 NASA就發文,讓中國向全世界分享數據和採集樣本,還把口吻提升到全人類的高度,結果遭受了外界的非議。如今嫦娥五號回來,歐洲率先作出回應,表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而美國NASA卻在社交軟體上展示自己曾經的登月成果,似乎在炫耀著什麼。兩相對比美國NASA的心態,路人皆知。
如今這次中國從月球待會1731克月壤,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蘇聯曾經進行了3次探月,一共帶回301克月壤,而美國前後進行了6次,也只帶回來381克。相比較之下,中國一次就帶回了1731克,絕對是重大突破。同時,蘇聯和美國帶回的月壤,距今已經有很多年,而中國的月壤卻是「新鮮出爐」,研究價值自然更高。
當初,美國曾經贈送1克月巖給中國,還提出了大熊貓交換的條件,這一克月巖說是送給中國研究,其本質就是炫耀。這次嫦娥五號回來,很多輿論表示,中國也不小氣,還美國2克,不欠他這個情。近日,對於是否把月壤分享給美方,官方的回應來了。
探月總工程師吳豔華在採訪的時候表示,根據《外空條約》,外空的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中國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必然按照《外空條約》行事。中國政府會與志同道合的國家與機構,共享月球樣品,甚至是探測的數據。但對於美國,中國表示遺憾,根據2011年美國的《沃爾夫條款》,美國的NASA不能與中國航天有任何合作。因此,這次是否會分享給美方,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
根據知情人透露,美國的《沃爾夫條款》主要針對中國,就是防止中國接觸美國NASA的研究數據,如今這個法案卻成為美國獲取中國月壤的阻礙,不得不說,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