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零基礎數學三角函數(旋轉坐標系角度相關基礎知識)
三角函數基礎知識
函數是指在某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互相依賴的變量x和y,如果x取某值,y則依照確定的關係取相應值,這時,y是x的函數。例如,騎自行車以20km/h的速度行駛,行駛的路程s與行駛的時間t的關係為:s=201;路程s是隨時間1的變化而變化,s與t之間有一種對應關係,由於s和t可取不同的數值,所以是變量,而20的數值保持不變,所以是常量。如果給變量1一個值,另一個變量s則可得到唯一的相應值;對於時間t的每一個值,行駛路程s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這時,行駛路程s是時間t的函數。
一、直角三角形及其六種三角函數
三角形用符號「△」表示,它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封閉幾何圖形(圖1-1),組成三角形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相鄰兩邊的公共端點叫做三角形頂點,相鄰兩邊所組成的角為三角形內角。三角形三個角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但三角形內角的和總是等於180。
在圖1-1a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A和LB互為餘角,∠A+ ∠B=900,直角所對的邊c叫斜邊。對銳角A來說,a邊是角A的對邊,6邊是角A的鄰邊,但對2B來說,a邊是∠B的鄰邊,而b邊是∠B的對邊。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永遠對著直角,而鄰邊和對邊是相對變化的,所以,計算中要先確定銳角∠A或∠B,然後找出三角函數的關係。
由於函數本身的意義就是互相依賴的變量,它在直角三角形中同樣是某角的應變數,它隨角度的變化而變化。一個直角三角形(圖1-1a),如果知道了其中的任意兩個邊,那就可以知道銳角∠A或∠B的角度大小,同理,如果知道任意一個銳角和一條邊,也可以得到其他兩條邊的長短尺寸。
在直角三角形中,它的三角函數有六種,其定義和計算公式見表1-5。計算時,正弦、正切和正割的函數值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和角度成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角度增大一倍,函數不是增加一倍;相反,餘弦、餘切和餘割的函數值是隨角度的增大而減小,同樣,也不成比例關係,就是說角度增加一倍,函數值不是相應減小一倍。
從表1-5可知
在實際應用中,只要記住正弦、餘弦、正切的函數公式就可以了,因為正弦和餘割、餘弦和正割、正切和餘切互為倒數關係,即:
三角函數是在坐標系中定義
角度與弧度的互化
二、30、45、60的三角函數值及其關係式
30,45,60的三角函數值見表1-6
從表1-6可看出如下關係式:
三、應用三角函數計算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利用表1-5中三角函數的公式進行計算,必須具備三個元素,即直角三角形的某角和兩個邊,如果求算角度,就必須知道兩個邊的尺寸,如果求算某邊,就必須知道一個角的度數和一個邊的長度,這一角兩邊就是直角三角形的計算元素。
1,求算直角三角形角度
求算角度有兩種形式:
(1)已知兩邊求角度 根據兩個已知邊,找出要計算的角(圖1-1a中的角A或角B),看它是屬於哪種函數,然後用表1-5中的有關公式進行計算。
(2)已知一角求另一角的度數 由於直角三角形兩銳角∠A和∠B互為餘角圖1-1a),∠A+∠B=90,所以,∠A=90-∠B.∠B=90-∠A。
2,求算直角三角形邊長
(1)已知一角一邊求算另一邊 根據已知邊求算角度,先看它是屬於哪種函數關係,然後從表1-3中找出有關公式進行計算。
如圖1-1a中,已知∠B和a邊,需求算c邊。從表1-3中查出:a/c=cosB,這時,c=a/cosB.
(2)已知兩邊求算另一邊 這種類型的計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利用三角函數,這時,先求出角度,然後利用一角一邊的方法算出另一邊;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幾何定理中的勾股弦定理。
3,通過角和線間的關係組成直角三角形
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圖形和形狀有圓形或多邊形等,往往不是現成的直角三角形,這在計算中就需要利用幾何圖形中的角和線間的關係,通過畫各種輔助線(平行線、垂直線、對角線、分角線、切線)方法組成直角三角形,然後才能進行計算。常用以下幾種形式:
(1)應用計算元素組成直角三角形 圖1-2中,已知正方形邊長a,求算對角線AB長。這時,連接AB得到直線c,組成直角三角形ABC進行計算。
圖1-3中的燕尾槽鑲條,已知寬度a和角度a,要求計算法向厚度b,這時,連接AC,組成直角三角形ABC進行計算。
(2)平分對稱圖形得到直角三角形 圖1-4所示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圖形,已知d和L,求算錐角a。這時,從頂點畫一條垂直平分線,平分對稱圖形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再進行計算。
圖1-5所示是一個正六邊形,已知邊長s和角度a(a-360/60),要求算出外接圓半徑R。因為局部幾何圖形ABO不是直角三角形,而是一個對稱圖形。這時,同樣通過平分而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已知數S/2、a/2和未知數R組成了這個三角形的計算元素,這樣計算就比較方便。
(3)畫已知邊和未知邊的平行線組成直角三角形 在圖1-6中,已知高1,斜邊1,求算斜角a。如果從A點畫梯形的高AC,就得到直角三角形ABC.
∠BAC=a,所以已知數l和L及未知數a組成了這個三角形的計算元素。
(4)畫輔助線簡算未知數(或簡算已知數)組成直角三角形 在圖1-7中,已知a、b和h,要求算a。為了組成直角三角形,可畫輔助線簡算已知數,即A點作垂直線AC,就得到直角三角形ABC。但是這個三角形ABC只有一個已知數h和未知數a,要進行計算,還缺少一個已知邊。這時,可將已知數簡算而使它成為一個已知邊BC=(b-a)/2,這樣就可以進行計算了。
(5)利用圓(圓弧)的切線和半徑組成直角三角形 凡是遇到有圓或圓弧組成的圖形,可以應用切線和過切點的半徑相垂直(圖1-12)的幾何定理,把切線和切點處半徑聯成直角三角形。如圖1-8所示,已知S和R,求算a。這時,可連接切點處半徑0B組成直角三角形ABC。已知邊R、S和求算數a角組成計算元素,進行計算。
以上五種組成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典型的例子,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幾何圖形往往比這些圖形複雜,但一般來說都可以應用這些典型方法來組成直角三角形,或由以上幾種方法的組合來找出直角三角形,這樣就容易進行計算了。
四.常用幾何定理
幾何定理和三角函數一樣,都是機械加工以及技術測量過程中最常用到的計算。實際計算時,又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在用三角函數計算的同時,又要結合幾何定理去求解;或者在用幾何定理進行求解的同時,常常要用三角函數去計算,兩者雖然計算方法不同,但都是互相依存的統一體,因此熟悉和掌握並使兩者聯繫起來,找出計算規律和計算途徑,以便靈活地進行種種計算,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計算長度的幾何定理
1.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幾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定理,應用很廣。
在圖1-1a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斜邊c叫做弦,兩個直角邊中的短邊a叫做勾,長邊b叫做股。當勾是3,股是4,那麼弦就等於5,並且,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有這個性質。
勾股定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平方等於其他兩邊的平方和。
根據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兩條邊長,都可以求出第三條邊長,使用這個定理計算長度非常方便。
二、常用計算角度的幾何定理
三、應用幾何定理求算尺寸的一般方法
利用幾何方法求算長度,勾股定理用得最多。應用勾股定理進行計算,也需要先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其計算和用三角函數中的方法大致相同。
1,應用幾何計算組成直角三角形
圖1-15所示是個截圓形,已知直徑d和平面間厚度h,求平面部分的寬度b,這時,從A點到B點和A點到C點作輔助線,這樣,d、b和h組成了直角三角形ABC。
圖1-16中,已知R和H,求算L,這時,利用簡算後的已知數(R-H)和R及要求算的數L組成直角三角形ABC,進行計算。
圖1-17中,已知弓形長S和弓形半徑R,求算弓形高b,這時,可利用未知數h和已知數S/2與R組成直角三角形ABO,求出h,則可算出b(b=R-h)。
2,應用幾何定理計算示例
(1)截圓形尺寸互算 圖1-18所示是截圓形,D是圓的直徑,A是平面部分的寬度,B是兩平面對邊距離。計算長度和距離時,根據勾股定理得到下式:
【例】有一工件直徑D=30mm(圖1-19),平面部分的寬度A要求為22mm,問對邊距離B是多少?
【例】設工件(圖1-20)槽深H=10mm,要在長15mm內用圓弧來連接,問圓弧半徑R為多少?
【例】圖1-21的圓軸,大直徑D=35mm,小直徑d=25mm,在大小兩軸間的8mm長度內以圓弧連接(即L=8mm),求圓角半徑R為多少?
【例】某工件的大小圓軸間的圓弧半徑R=8mm,大軸直徑D=40mm,小軸直徑d-32mm,問圓弧部分的軸向長度L為多少?
【例】要加工一個正三角形衝模的衝頭,三角形邊長是30mm,如果用圓形工具鋼來加工,問該用多大直徑的圓料?
【例】一圓錐體底圓直徑D= 100mm,垂直高h=140mm,問斜高1為多少?
【例】一截圓錐體上底直徑d-200mm,下底直徑D=320mm,垂直高h=210mm,求算它的斜高1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