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最神秘第十大行星!山海經、聖經和蘇美爾神話,都與它相關

2020-12-19 燕山小春秋

1982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NASA,宣布發現了十個未知天體,其中既有遙遠的星系,也有星系際捲雲,還有一個最為特別的,太陽系第十大行星——神秘行星「尼比魯」。

在以前的教科書裡,太陽系裡有「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不過到了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於是,現在的太陽系,統稱為「八大行星」。

第十大行星神秘行星「尼比魯」,就是針對「九大行星」而言。

尼比魯是音譯,英文寫做「Nibiru」,這個名字來自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

根據蘇美爾神話,在尼比魯上,住著尼菲林人(Nephilim),他們身材相當高,生命周期極長,尼菲林人壽命相當於地球上的36萬年。

身材偉岸、近乎永生,尼菲林人對於地球人來說,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

每3600年,神秘行星尼比魯進入太陽系一次,屆時尼菲林人會降臨地球,他們組織人類開採金礦。

Nephilim,在希伯來語中意味著「他們從天而降」,所以,這些人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阿努納奇人(Anunnaki),意思是「那些從天堂來到塵世的人」。

神秘行星「尼比魯」的傳說,不但流傳在蘇美爾神話裡,古巴比倫人也記載了尼比魯。

在古巴比倫人看來,尼比魯是天神的組成部分,有時還把它和馬杜克(Marduk)聯繫在一起。「馬杜克」這個詞來自於阿卡德人(Akkadia)的語言,意思是不確定,玄而又玄。

儘管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對於「尼比魯」的說法略有差異,但是,雙方都提到了史前大洪水。

自出現地球文明以來,史前大洪水,可能是全人類最神秘的集體記憶,各個文化、各個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比如我們《山海經》有記載,華夏男兒大禹治水,亞伯拉罕諸教把打造方舟逃命寫進《聖經》等等,這都是史前大洪水遺留下來的記憶碎片。

而在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記載中,來自尼比魯的尼菲林人,提前預知了1.3萬年前的這場大洪水,並且在災難來臨之前,他們離開了地球。

尼菲林人離開地球的能量來源,就是黃金。

美國政府專門在南極建造了南極望遠鏡(South Pole Telescope),一方面為了追蹤「尼比魯」的運行軌跡,一方面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人類進化的線索。

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兒。

在地球歷史上,至少出現過15種以上,可能進化成為現代人類的古人種,像查德沙赫人、南方古猿、鮑氏古猿、格魯及亞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它們紛紛被時間淘汰,只剩下智人存留下來,成功進化。

可是,智人是如何進化的?

智人與現代人之間,缺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進化環節,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最大缺陷,也是科學上的未解之謎。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人們把目光投向太空,這種推動進化的力量,會不會來自外星球?

而在「尼比魯」的傳說裡,恰好有關於尼菲林人改造生命的片段。

尼菲林人來到地球後,與地球生命融合,不管是通過自然交配,還是實驗室改造,總之,他們和原始地球生命在一起了,給古人種帶來基因上的改變,補充了人類進化上缺失的一環。同時,尼菲林人還製造了大量半人半獸的實驗品,或者不同生物間的「合體生物」。

這些很另類的生命,流傳在不同民族的神話裡,希臘神話裡半人半馬的智者喀戎,他是很多天神和英雄的老師,也是黃道人馬座的來源;古埃及神阿努比斯是狗頭人身、斯芬克斯是人頭獅身。

在我們的《山海經》裡,這樣的例子更多,比如人面馬身的英招,魚身卻長著人手的龍魚,還有上古四兇之一的渾沌,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這明顯是肢體移植,特別是伏羲、女媧最具有代表性。

伏羲和女媧,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這個形象不但出現在我們的神話中,蘇美爾神話裡的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寧瑪,他們是「人首蛇身」的兄妹。

印度神話中的納迦和納吉,也是「人首蛇身」,其中,納迦是「天龍八部」中佛祖的守護神之一;希臘神話裡也有人頭蛇身的西克羅普斯,他是雅典人祖先,從埃及遷移到克裡特島,在雅典娜女神保護下,開創了雅典城。

這些樁樁件件的事例,讓我們不得不心生疑惑,為什麼在世界各個民族的遠古傳說裡,會有如此多驚人的巧合,莫非它們曾經出現在歷史長河中?

揭開謎團的機會,會不會就在神秘行星「尼比魯」的星光裡?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最神秘第十大行星!《山海經》、《聖經》和蘇美爾神話,都與...
    1982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NASA,宣布發現了十個未知天體,其中既有遙遠的星系,也有星系際捲雲,還有一個最為特別的,太陽系第十大行星
  • 比古埃及還早的蘇美爾文明,來自神秘的第十大行星?
    說到古巴比倫,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個空中花園,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其實在巴比倫以前,兩河流域就出現過更古老的文明,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古老文明,而古巴比倫文明只是它的延續,它就是蘇美爾文明。公元前5000年左右,兩河流域誕生了蘇美爾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他們建立了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有多古老呢?
  • 蘇美爾文明有何神秘?
    隨著尼尼微城遺址的發掘,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三個宮殿和兩個神廟,這兩個神廟供奉的神分別是:文字神納布和愛與戰爭女神伊什塔爾,伊什塔爾是阿卡德人的叫法其實在蘇美爾神話裡她就是伊南娜。美索不達米亞我們再把思考拉回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塊土地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距今超過六千多年的目前人類已知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文明。那這塊石板和這串天文數字很可能就是來自於蘇美人之手,為什麼這麼說?
  • 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共工」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此前系內最大未命名星球近日獲得以中國水神共工的名字命名,這是太陽系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以中文命名的矮行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恆星級黑洞爆發現象研究創新團組負責人苟利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大多數矮行星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人物命名,天文學家於2007年發現編號為「2007OR10」的矮行星這次獲得一個貨真價實的中國名,一方面將推動國際上更多了解包括古代神話在內的中華文化,另一方面也會讓中國天文愛好者乃至天文學界更多關注「共工」星。
  • 文柒說第一期 蘇美爾文明:人類歷史上失落的神話
    但是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十幾個神話都是用泥土造人的,這個可能和世界各地的農耕文化有關。但最終的結論,讀者自辨就可以了。相傳蛇尾人身的兄妹我們都知道華夏文明中現今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卻與蘇美爾的楔形文字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甲骨文中的「示」表示祭祀的意思,在楔形文字中表示祭司的意思。
  • 「共工」—太陽系第一顆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矮行星
    圖片來源於網絡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周二的數據,這是太陽系中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有中國名字的矮行星。天文臺研究員郭立軍(Gou Lijun)表示,命名是一個重要事件,將有助於中國天文學獲得全球關注,因為大多數矮行星都是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人物的名字命名的。郭立軍說:「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對包括古代神話在內的中國文化的更多國際理解,而且還將吸引更多的中國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關注『共工』星球。」
  • 《山海經》中國人的神話故事和《聖經》有什麼聯繫?
    小時候愛看神話故事山海經中的海怪,山海經的山神山海經中的各路神仙神秘而讓人想入非非她們說信耶穌人死了也不算死, 而是升天了於是長大後的我愛看聖經一遍又一遍一本又一本讓人百看不厭讓朽爛的骨節和骨髓得以剛強讓憂傷的靈魂在滋潤中復甦
  • NASA:尼比魯行星並不存在 沒有任何確實證據可以證明第十行星的存在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Zecharia Sitchin發掘了6000年前的蘇美爾文明遺蹟,並發現了一張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圖,上面標有十二個天體,除了古代人類就能觀測到日、月、水、金、火、木、土以及地球本身之外,還有古代人類不可能發現的天王星,海王星的存在,還剩下的一顆則是連現代人類都沒能發現的星球,因此他就提出了「太陽系內還有一顆沒有被發現的大型行星」這一假說。
  • 太陽系最外層神秘軌道並不是由「第九大行星」造成?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一些天文學家假設太陽系最遠處的一些天體奇怪軌道是由一顆未知的第九大行星造成,但實際上可以用海王星以外圍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引力合力來解釋。雖然這個新理論不是第一個提出由小天體構成大質量圓盤的引力可以避免第九行星存在的理論博科園-科學科普:但它是第一個能夠解釋觀測軌道的顯著特徵,同時又能解釋太陽系其他八行星質量和引力的理論,其研究結果發表在《天文學》上。在海王星軌道之外是柯伊伯帶,它是由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小天體組成。
  • 八大行星之外人類未被觀察到太陽系行星-尼比魯星
    尼比魯這個名字,是考古學家西琴先生在發掘中東的蘇美爾人的遺址上,發現的古蘇美爾人的星象圖中的一顆星系,在距今6000年,蘇美爾人就發現了太陽系中的天體,太陽,地球,月亮,以及八大行星,還有被降級的冥王星,但是,除了這些行星之外,還有一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發現的星體,這就是尼比魯。
  • 太陽系第三大矮行星以中國古代水神「共工」命名!
    太陽系由八大行星和數十顆環繞它們運行的天然衛星,以及不計其數的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組成,其中八大行星和冥王星的命名取自古希臘或羅馬神話的神祇,鮮少有其他文化中的人物獲此殊榮。不過這種情況已經發生改變,太陽系最大的未命名天體——位於柯伊伯帶的矮行星2007 OR10已經確定以中國上古神話中的水神「共工」命名,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以中文命名的太陽系主要天體。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之謎:它真的存在嗎?
    過去幾年來,關於太陽系最外層區域存在一顆新行星(而且體積很大!)的可能性令科學家和公眾都十分好奇。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如今,我們已經發現了1000多顆柯伊伯帶的天體,柯伊伯帶其實就是太陽系的另個小行星帶,而太陽系內還有另一個小行星帶,那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帶中的小天體都是原始星雲的累積,而冥王星,就是柯伊伯帶之中的矮行星,換句話說,柯伊伯帶就是狹義上的太陽系外圈。
  • 亞當和夏娃,在蘇美爾文明傳說當中,第一批外星試管嬰兒?
    我是北派說書人,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地球編年史》當中,對聖經當中及我國的古代神戶女媧造人做了一番詮釋,雖然有點新穎奇特,但是總覺得反倒有了點可信度。西琴的《地球編年史》當中,又說蘇美爾人留下的楔形文字記載,阿努納奇人,也就是尼比魯星人來到地球開採黃金,由於他們的壽命之長,從海洋到河流開採黃金費力,最終走向了礦坑,但是礦坑裡條件太過艱苦,阿努納奇人發生了叛亂,後來阿努納奇人的領導為了壓制叛亂,用他們的基因與智人的基因混合,做出了試管嬰兒,經過無數次測試,最終最適合他們需要的人類出現了,那就是亞當和夏娃,他們有了生育能力
  • 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2022年「星空巨獸」將登場,這次它逃不掉了
    為了一探究竟,天文學家又陸續在太陽系的邊緣發現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不過它們同樣和土星看起來一樣,都存在著軌道異常,最終,冥王星也被發現了,當天文學家以為終於揭開答案的時候,卻發現冥王星的個頭太小了,它的引力根本就不足以控制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也代表著,在冥王星之外的地方,還有未知的天體。
  • 《山海經》和《聖經》,有4個驚人的巧合,神話背後隱藏著歷史!
    提及《山海經》大家都知道,這部經典著作在我國歷史上還是擁有很高的地位,在其中記述的內容包含神話傳說、山水、異獸等等,具有十分高的收藏價值。因此即便到了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其開展研究。而在西方國家的歷史中,也有一部與之十分相似的書藉,這就是《聖經》。
  • 從傳說到歷史——蘇美爾文明真的來自地球之外?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有UFO目擊記錄以來,這些神秘的飛行器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同時還有部分愛好者們將其與人類的起源聯繫在一起,一些文藝影視作品也以此為靈感進行創作,比如斯科特的異形前傳系列。1968年瑞典作家馮·丹尼肯出版了震驚世界的《眾神的戰車》,在此之前的《回憶未來》中,丹尼肯就提出各個古文明的太空人壁畫雕塑來自於史前文明或者外星人。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蘇美爾人的神,阿努納奇
    也就是說現代考古學家完全不知道蘇美爾人是從哪兒來的,蘇美爾文明又是起源於何處,而且還有自己獨立的語言,突然出現後就擁有高度文明,並且在農業以及手工業甚至對天空的認知都非常超前,他們還能清楚的描繪出太陽系。
  • 它為什麼會被科學家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除名
    在2006年以前,關於太陽系天文知識都是這樣描述太陽系的,「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太陽系的「九大行星」是哪九個呢?相信很多朋友能夠脫口而出。從太陽系內側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我們按照我們中國的傳統五行文化給太陽系中5顆肉眼可見的行星進行了命名。這就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