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美國若駐軍臺灣,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2020-12-10 環球時報

據臺媒22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可能會讓中國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或取消與美外交關係,因為中美當年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就是美軍撤臺。

在被問及美國重新在臺駐軍的可能性時,目前擔任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的卜睿哲稱,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臺灣軍隊必須能夠堅持數周或數個月,才能等到美軍全面抵達。他宣稱,若美軍決定在臺駐軍,臺灣或許會結束一些軍事任務,由於美國將確保臺灣安全,臺灣不需要再有提高後備軍力的想法。

卜睿哲 圖源:臺媒

卜睿哲還指出,另一個問題在於上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正常化所設定的條件之一是美國將軍隊與設施撤出臺灣。如果美國現在決定對臺部署軍隊,大陸或許將承受極大壓力,要求中止或取消與美國外交關係,因為此舉破壞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CSIS亞洲事務資深副會長邁克·格林(Michael Green)則不認為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有太多助益。他指出,大陸對臺灣的威脅主要在灰色地帶,而非直接攻擊。面對灰色地帶的最佳反應不是軍事部署,而是透過經貿、外交等手段,讓灰色地帶戰略付出代價。

報告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包括啟動美臺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協助臺灣融入產業供應鏈多邊對話、聲明確認國際高度關切臺海和平、對臺灣安全進行高層級跨部會全面審視、發展新工具強化威嚇力、擴大美臺國防對話、協助臺灣擴大與多邊組織接觸、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以擴大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持等。

(編輯:ZLQ)

相關焦點

  • 美國前「駐臺」高官示警:美國若在臺灣駐軍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22日指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北京可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要求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22日出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邁向更強勁美臺關係報告發布」在線研討會。他被問到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問題時做上述表示。最近美國國內有人鼓吹要重新在臺駐軍,以威懾中國大陸。
  • 「美國如果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可能會導致中美斷交」
    對此,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就曾明確指出,若美國真的要「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那麼中國大陸在感受到巨大壓力後,很有可能會直接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
  • 臺海若開戰美軍會駐臺嗎?國民黨議員斷言美國更在意這個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美國11月3日總統大選後,兩岸若開戰美軍會協防臺灣嗎?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所謂「美國在臺協會」理事前主席卜睿哲23日稱,若美軍重新在臺駐軍,可能會讓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對美外交關係。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美國真正在意的是『美中會不會斷交』」。
  • 在臺灣「駐軍」?美國是有多焦慮!?
    兩岸網友紛紛反對美軍期刊的惡意炒作,島內網友直言,美國來臺「駐軍」,這是要把臺灣當戰場?! 美國頻打「臺灣牌」,它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美國強化對華打「臺灣牌」 美國持續對華打「臺灣牌」,可謂步步緊逼。
  • 美方炒作「重返臺灣、在臺駐軍」 臺南市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4日報導,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中的文章日前聲稱,「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對此,有國民黨「立委」分析稱,進駐的可能性不大。島內網友也議論紛紛,有人直言「反對美國來臺駐軍,把臺灣當戰場。」
  • 若拜登當選恐中美大戰? 美國學臺灣販賣「芒果乾」
    美國海軍協會期刊《Proceedings》本(8)月刊登曾任歐巴馬政府時期高官的聯名文章,兩位作者分別是中央情報局(CIA)前副局長莫瑞爾(Michael Morell)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前副主席溫尼菲爾德(James Winnefeld)。
  • 美國智庫學者鼓吹在臺灣駐軍,前臺防務部門負責人:不可能
    美國在南海積極投入軍事力量,強調有自由航行權力,這是持續性以及不斷強化的動作,也是向「盟友」釋放強烈訊息,突顯美國會保護這個地區的穩定。中美都會維持鬥而不破、貼近對峙,會不會誤判很難講,但雙方都在刻意避免軍事上摩擦。
  • 「美國在臺協會」臉書遭川普臺灣粉絲刷屏
    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由於拜登所獲的選舉人票數領先川普,這令遠在臺灣的川普粉絲難以接受,紛紛湧進「美國在臺協會(AIT)」臉書留言攻擊拜登。臺灣外事部門7日回應稱,不少留言出自機器人帳號,目的在於製造「臺美」間的矛盾或臺灣的混亂。
  • 美國若承認「臺灣獨立合法性」 中美臺巨變
    Michael McCaul, R-TX),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的訪問時說:「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就是承認臺灣獨立的合法性」。這種公然主張美國承認臺灣的說法,可說是投了民進黨當局所好,卻違背了中美之間的一些協議與默契,在中美關係越來越對立的情況下,這種呼聲恐怕會越來越多。
  • 臺軍「極為罕見」證實美國特種兵在臺訓練,島內學者:臺灣被綁的更...
    臺防務部門還聲稱,均依年度計劃執行臺美各項軍事交流,不針對個案評論。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宣布斷絕同臺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於年內撤走駐臺美軍,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即「斷交、廢約、撤軍」)。
  • 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 柯文哲:還有朋友就很了不起了
    【觀察者網綜合】21日晚,就聖多美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一事,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活動後表示,「其實已經比我預期的慢很多了!」 據臺灣《聯合報》12月21日報導,記者好奇柯文哲原本預期多久會有「邦交國」與臺「斷交」,此時幕僚在一旁輕拍一下柯,柯說「這麼快就打我了!」然後回答記者,「這個坦白講,還有人跟我們交朋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 日媒揭中美科技脫鉤內幕:美國如何施壓臺灣
    一位與美國在臺協會關係密切的人拒絕證實會議的具體內容,只是表示,美國在臺協會與臺灣企業就「供應鏈重組和出口管制合規」一事保持溝通是慣例。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華盛頓已經三次修改了針對華為的出口管制規定,這些變化對華為的美國和非美國供應商都產生了影響。他們說,供應商現在小心翼翼地對待美國法律的長臂管轄。
  • 蓬佩奧稱解除美臺交流限制,美國在臺協會前處長都覺「奇怪」,臺媒...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0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布美國自即日起解除所有與臺灣的交往限制,因為川普即將卸任,該政策的延續問題備受質疑。對於蓬佩奧的這個決定,各界都覺得相當奇怪,臺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分析,該政策恐怕不僅僅是對民進黨當局作的「人情」,未來拜登政府恐也會將其作為籌碼。
  • 多年來最大對臺軍售!美國售臺66架F-16,猛打「臺灣牌」是何居心?
    預計美國將在2023年首批交付兩架新機,2026年完成全部交付。外媒沒有透露66架戰機的購價,但提到洛馬公司90架戰機訂單總價約49億美元。其餘24架戰機的買家是摩洛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國會山報》稱,這是多年來美國對臺最大一筆軍售單,也是自美國前總統老布希1992年宣布批准對臺出售F-16以來,美國首次向臺灣出口先進戰鬥機。
  • 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 出兵保護臺灣?美媒打臉:美國未必有意願或能力「捍衛臺灣」
    一旦中國大陸進攻臺灣,美國究竟會不會出兵保護臺灣?近來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美媒分析,華盛頓確實有明確承諾出兵協防臺灣的聲音,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美國未必有捍衛臺灣的意願或能力。正如喬治梅森大學軍事戰略專家亨澤克(Michael Hunzeker)所言,模糊態度「實際上讓戰爭更可能發生。中國大陸可能認為美國會袖手旁觀,因此導致武力『犯臺』」。
  • 臺灣應該勇敢向美國說不
    民進黨發言人呼籲「以合作取代對抗,讓臺灣在國際更有信用,跟世界各國接軌。」但臺灣究竟何時談判、承諾進口的?美國的作為真能代表國際嗎?  談判從來都是一場可能的藝術,臺行政機構長蘇貞昌承認,去年初小英已跟他談到萊豬進口,顯見臺美間的「合作」應非談判,而是「交易」。合理推估,臺灣進口萊豬,交換美國支持「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的籤署,或是藉此換取軍售。但這樣的交易,對臺灣真的划算嗎?
  • 美國從頭到尾就是「坑」臺灣,民進黨當局「大外宣」戲碼破功
    臺灣「中時電子報」28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當初民進黨當局毫不避諱地將臺灣捲入後疫情時代的中美角力,至此臺灣民眾的健康訴求平白蒙上政治操作的陰影,而民進黨當局的「大外宣」如今則不免更顯得是一廂情願了。今年臺灣謀求在沒有「一中」的情況下參與世衛大會被拒,自然也不利於改善兩岸關係的僵局,甚至雪上加霜。
  • 美國靠不住!剛剛臺灣有人站了出來,說了讓「臺獨」心涼絕望的話
    面對解放軍的密集出手,國民黨日前更是發出提案,即「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臺美恢復『邦交』」有關決議案。同時,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7日證實,臺軍將成立「防衛動員署」,並宣布「擴軍」,將原先的7個後備旅增加為12個後備旅。後備教召改為一年一訓,拉長到14天,訓量從原來的12萬人也會增加到26萬人。就在這一關鍵時刻,臺灣有人站了出來,並直言「美國靠不住」。
  • 美在臺協會新館落成在即,臺灣卻更「危險」了——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內湖新址12日將舉行啟用典禮,臺當局外事機構和AIT證實,美國國務院主管教育文化的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將代表美國政府出席,於10日至14日「訪臺」。報導稱,出席AIT新館落成典禮的美方代表人選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