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釗丹 編|深海
8月19日,海南椰樹集團因在招聘啟事中要求應聘者"抵押房產終身服務;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引發熱議。
8月20日,椰樹集團在其官網就發布"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招聘信息引發網上熱議一事公開致歉,並稱由於對招聘信息審核不嚴,用詞不當,部分條款已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以及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響,向社會大眾深表歉意。
公開資料顯示,椰樹集團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曾一度虧損。在董事長王光興的帶領下,海罐廠扭虧為盈,擺脫困境,並順利完成改制,從國有企業轉為民營企業。然而隨著改制完成,椰樹集團也開始走下坡路。
椰樹集團官網發文稱,敢為天下先的王光興25年改革闖過六次告狀風波。
在廣告方面,王光幸也非常「敢」。自王光興接任椰樹集團董事長以來,椰樹集團的廣告宣傳以及產品包裝就開始"劍走偏鋒",頻打低俗擦邊球。從在春晚上向全國人民講述"每天一杯,白白嫩嫩"的妙用,到推出"胸模瓶",再到涉嫌違規宣傳豐胸功能的廣告語"我從小喝到大",椰樹集團屢靠"低俗""色情"吸引眼球。
對此,椰樹集團進行了全盤否認,稱椰樹牌廣告不存在虛假、低俗,使用豐乳美女代言廣告不低俗。
椰樹集團發布道歉聲明,承認招聘部分條款違法
8月20日,椰樹集團在其官網就發布"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招聘信息引發網上熱議一事公開致歉,並稱由於對招聘信息審核不嚴,用詞不當,部分條款已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以及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響,向社會大眾深表歉意。
椰樹集團表示 ,"椰樹集團緊緊跟隨時代步伐,大力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尋覓人才求賢若渴,今後我集團將不斷加強政策和法律培訓,合理合法招聘、注重人文關懷,腳踏實地做大做強民族品牌!為此給廣大網民造成不良影響,再次深表歉意。"
此前8月19日,在海南省人力資源市場官方微信公眾號"海南直聘"上,海南椰樹集團有限公司發文為"職業經理學校"公開招生。
該招生啟事顯示,總經理有百萬年薪、有別墅獎、有分紅股獎、有海景房獎,但招收條件中也提到應徵者需遵守兩點承諾才能錄取:一要承諾做到"兩不":即: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二要承諾終身在"椰樹"服務。要寫承諾書,承諾以房產作抵押,離開"椰樹"以房產償還。並稱要求以房產作抵押,是防止將"椰樹"作為跳板、作為"鍍金"、學到經驗後跳槽。
消息一經發出,便引發網友熱議。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就是賣身契?""違法的"、"感覺像邪教一樣"等。目前,在"海南直聘"公眾號上已經找不到該條招聘信息。
據悉,微信公眾號"海南直聘"以前是海南人力資源開發局綜合處下屬機構,但現已獨立,由國資委底下的企業管理。20日下午,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已注意到前述情況,省就業局(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將會發布官方回復。截至發稿,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尚未發布與椰樹集團相關的公告。
風雨三十四年,王光興自稱"敢為天下先"
公開資料顯示,椰樹集團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1981—1985年"海罐"連年虧損,720萬元的家產僅差2萬元虧空,佔當時海口市工業企業虧損額的82%,瀕臨破產。但自1986年1月,王光興受命於危難之際到海罐任廠長後,企業逐年減虧。
目前椰樹集團官網的"新聞中心"欄目下還有多篇讚揚王光興的文章,如《敢為天下先的王光興25年改革闖過六次告狀風波》、《寧願損私為公 不願損公為私 這兩點是王光興領導"椰樹"27年長盛不衰的關鍵》等。
據官網介紹,王光興一到罐頭廠就用"三把火"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三把火,分別燒向鐵工資養活懶漢、鐵飯碗坐吃山空、鐵交椅埋沒人才的國企沉痾,又稱破"三鐵"。在王光興到任的1986年,罐頭廠減少虧損300萬元,到1988年,企業實現贏利240萬元,第一次扭虧為盈,擺脫困境。
然而,破"三鐵"只能算是挽救企業的第一步,罐頭廠最大的痛點是產品。1980年代末,隨著老百姓生活改善,飲食逐漸豐富,罐頭食品風光不再。不利用好本地資源開發新產品,罐頭廠的前方還是死胡同。為此,王光興將眼光投向天然椰子汁的研製。
為鼓勵員工創新,王光興承諾將新產品利潤的3%到5%獎勵給開發產品的科技人才。在利潤抽成的激勵下,技術人員花8個月的時間攻克了油脂分離的技術。1987年,椰樹牌椰汁面世。
打著"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旗幟的椰樹牌椰汁一經上市就點燃了市場。很快,海口罐頭廠就從虧損大戶變成了中國飲料十強企業。1988年4月,椰樹牌椰汁被定為國家保密產品,還獲得"國宴飲料"的殊榮。到了1994年,椰樹椰汁已經成為了全國銷量第一的飲料。
椰樹牌椰汁的誕生是海口罐頭廠起死回生的轉折點,可是風波也隨之而來。
1995年,海口罐頭廠被國務院確定為現代企業制度百戶試點單位,罐頭廠改制為椰樹集團有限公司,並開始試點進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革。產權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員工持股,但權益分配不可能人人滿意,各種矛盾不斷激化、激蕩。
1999年,與王光興共同設計椰樹包裝的柯蘭亭發現,1994至1998年間椰樹椰汁每年消耗的數億張商標紙竟是由一家連印刷資質都沒有的小企業提供,且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標準,椰樹集團僅在這一項上便多花了7246.8萬元。
此事逐步發展為轟動一時的"椰樹集團7000萬國資案",但最終以"缺乏事實根據,難以認定"結論告終。而一張包裝紙扯出來的"七千萬元大案",只是椰樹集團產權改革過程中的典型事件之一。
2006年,海口市政府批准了《椰樹集團有限公司改制實施方案》,將國有資產部分全部賣給椰樹員工持股會,完成轉制。但部分員工不願意購買國資,以"逼迫引誘員工籤字,表態支持創始人多持股"為由控訴王光興。不過,同年9月,椰樹集團改制方案最終還是獲批,王光興也保住了自己的領導權。
天眼查顯示,目前椰樹集團由海南椰椰實業有限公司100%持股,而椰椰實業由海南椰樹員工持股會100%持股。其中,趙波任海南椰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光興系海南椰樹員工持股會法定代表人。
十多年的改制終於告一段落,但隨著改制的完成,椰樹集團的下坡路才剛剛開始。
數據顯示,2013-2017年,椰樹集團營收分別為44.77億元、44.5億元、43.36億元、40.21億元以及41.57億元,始終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自2018以來,除公布集團年產量以及上繳稅金外,椰樹集團不再公開營收額。
此外,植物蛋白飲料已經不是椰樹集團一家獨大,特種兵、歡樂家、椰泰等品牌也在奮起直追,規模過億元。整個飲料市場也發生了變化,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食品飲料企業》顯示,娃哈哈位居中國飲料第一位。而椰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興也已79歲,進入耄耋之年。
被指屢打低俗擦邊球,椰樹集團全盤否認
自王光興接任椰樹集團董事長以來,椰樹集團的廣告宣傳以及產品包裝就開始"劍走偏鋒",在"低俗"、"色情"之路上越行越遠。
公開資料顯示,王光興生於1941年,1958年調入海口罐頭廠,幹的是美工業務,椰樹牌椰汁的設計是王光興親自操刀的流言也從未停止。
20世紀90年代,椰樹椰汁被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選為宴會飲料,之後王光興便打著"國宴飲料"的招牌和"白白嫩嫩"的廣告在全國進行大肆宣傳。1999年,椰樹集團首次亮相春晚,在春晚廣告上,一位衣著清涼的模特端著椰樹椰汁向全國人民講述"每天一杯,白白嫩嫩"的妙用。
2006年椰樹集團完成改制之後,廣告畫風也愈發大膽。
2006年,椰樹集團開始投放以"白白嫩嫩、曲線動人、喝椰樹牌椰汁"為主題的廣告,廣告中存有明顯的露骨畫面。
2009年,椰樹集團旗下產品在海口的公交車上打出廣告——"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怕不行,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飽滿我豐滿"等充滿爭議的宣傳語。後被當地工商部門認定其為違規發布,責令立即停止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
但王光興率領的椰樹集團並未就此收手。
2016年,椰樹集團推出火山巖礦泉水"胸模瓶"的設計,再次引發社會爭議。2017年,椰樹集團公然在春聯中寫道:"產品供過於求,重視抓白嫩豐滿的廣告,培養從小喝到大的年輕一代椰汁消費者。"
2019年2月13日,因"我從小喝到大"等涉嫌違規宣傳豐胸功能的廣告語,"椰樹牌"椰汁的新款包裝遭到海南工商部門的調查。
對此,椰樹集團在官方發文《椰樹牌廣告不存在虛假、低俗》,稱廣告詞表述的是:「椰樹牌椰汁,從小喝到大,上小學媽媽叫我喝,上中學我自己喝,上大學我天天喝。」所以,這句廣告詞並不是指喝椰汁豐胸,而是指從小孩時開始喝到長大成人,以此宣傳消費者對椰樹牌椰汁信得過,預防產品被省內外80多種偽劣椰汁衝擊,有利於消費者辨別真偽。
在椰樹牌椰汁以往的宣傳畫面中,曾明確出現"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飲椰汁能使乳房飽滿"等字樣。但椰汁豐胸的功效遭到了網友的質疑,此前多位營養家也指出,"椰樹椰汁,只是一款普通的飲品,並不是保健品,沒有功能之談。即便是保健食品,宣稱豐胸也是虛假宣稱。"
「我公司椰汁廣告沒有虛假廣告,沒有在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用過一句『用椰汁擦乳』廣告詞和宣傳『豐胸神器』。」椰樹集團在《椰樹牌廣告不存在虛假、低俗》一文中稱。
椰樹集團在前述文章中還表示,用豐乳美女代言廣告不低俗,正如世界流行的豐胸草裙舞、肚皮舞、中央臺和地方臺的內衣廣告、主持人穿的低胸緊身或半露的衣服、海南舉辦的世界小姐選美穿三點式衣服也不低俗。
值得一提的是,在椰樹牌椰汁面世之時,王光興就親定 "必須用新鮮椰肉榨汁,不加椰子原漿,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劑"的標準,此後也成為椰樹椰汁響徹銀屏的廣告語,並打在該產品的包裝上。但尷尬的是,椰樹集團一邊對外宣稱"不加香精",一邊卻又在包裝配料上註明添加"香精"。
"如果其依舊靠低俗廣告營銷打擦邊球,那麼很快就有可能被同類產品的成熟市場營銷手段擠掉更多市場份額,更有可能受到法律等相關制裁。"有分析認為,作為整個椰汁產業的第一品牌,椰樹集團其實本不用靠"賣汙"、虛假宣傳來吸引眼球,公司堂堂正正的廣告,會更有利於提升品牌價值。
註: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