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敢為天下先的蓋世英雄

2021-01-20 中國江蘇網

  宿遷網訊 (記者 汪學飛 通訊員 莊瑤瑤)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面孔,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的開篇就指出項羽的出生地是宿遷(古稱下相),作為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宿遷市區有許多與項羽有關的雕塑:比如宿遷標誌性雕塑霸王舉鼎,項王故裡景區中的英雄蓋世雕塑、項羽在戰鬥中策馬執劍的雕塑、烏騅馬雕塑、銅鼎雕塑等。這些雕塑讓項羽的故事在宿遷大地世代流傳,同時也讓宿遷城市深深地烙上項羽的印記,宿遷的發展深刻地融入項羽精神。

  霸王舉鼎雕塑:力拔山兮氣蓋世

  1月15日上午,記者在宿遷市區的九鼎公園看到宿遷標誌性雕塑——9米高的霸王舉鼎雕塑,雕塑中的項羽在旭日的照耀下神採飛揚、氣吞山河。

  霸王舉鼎雕塑是1996年創作完成的,與地級宿遷市同齡。雕塑由宿遷籍畫家張勁揚創作。據張勁揚介紹,霸王舉鼎雕塑連同底座高約9米、重6噸,為鍛銅打造,底座四面分別創作了吳中起兵、破釜沉舟、揮師彭城、鴻門設宴四幅浮雕,藝術地概括了項羽英雄的一生。「從前期資料的搜集、構思到繪畫、製作完成,我花費了近2年時間。」張勁揚說,霸王舉鼎雕塑吸收了漢代畫像的特點,以人物大動態的形式,彰顯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力量和氣魄。

  在宿遷民間,關於「霸王舉鼎」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少年時代的項羽力大無比、武藝高強。有一次,項羽路過沭陽虞家溝,在一個池塘邊看到一群採摘菱角的女孩在打鬧嬉戲。突然,「哎呀」一聲,其中一位漂亮的姑娘掉入水中。危機之時,項羽縱身跳入水中,將落水的姑娘救了起來,這位姑娘就是虞姬。項羽走後,虞姬的心裡一直掛念著這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

  虞姬有一個哥哥喜歡習武。有一天虞姬的哥哥去宿遷的廟會,廟會上有個千斤大銅鼎,宿遷的豪傑們正在通過舉鼎比試力氣。好多人上前舉銅鼎,都沒舉起來。最後,項羽走過去,雙臂抓住銅鼎兩側,大喊一聲「起」,將銅鼎高高舉過頭頂,引得眾人連連喝彩。虞姬的哥哥對項羽非常佩服,主動和項羽結為好友。一天,項羽應邀到虞姬家中做客,虞姬一下子認出了項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二人四目相對,驚喜萬分。英雄配美人,最終項羽和虞姬喜結連理。項羽舉兵反秦後,虞姬的哥哥成了項羽手下的大將,虞姬也跟隨項羽南徵北戰、形影不離、恩恩愛愛。直到垓下之戰,項羽落入漢軍包圍中,為了避免成為項羽的負擔,虞姬自殺身亡。隨後,項羽也於烏江自刎。

  項羽雖然失敗了,但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對項羽評價極高:「……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馮亦同在看了霸王舉鼎雕塑後,寫下了一首詩歌《舉鼎的人》:

  昂首/弓腿/挺直腰杆

  鐵打的漢子像座山

  舉起了——另一座山!

  山的名字叫「鼎」

  鼎的名字叫「希望」

  一部英雄的史詩

  一尊不朽的雕像

  ……

  敢試敢闖敢創新

  項羽精神成寶貴財富

  2000年前,項羽順應時代潮流,敢為天下先,帶領八千江東子弟推翻了秦王朝,創出了一片偉業。

  項羽逝去之後,項羽的精神、項羽文化作為一筆寶貴的財富永遠留在宿遷大地上。宿遷成了一片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興的沃土。「全國試點」層出不窮,「全省推廣」不勝枚舉,「宿遷模式」屢見不鮮。從「春到上塘」「耿車模式」,到幹部任前公示,再到「放管服」改革等……改革創新已經成為宿遷歷久彌新的優良傳統、跨越趕超的制勝法寶、富民強市的最大紅利。特別是1996年地級宿遷市建立以後,宿遷大力弘揚開拓創新、敢試敢闖的新時代項羽精神,緊緊抓住「改革」時代的最強音,在全國蹚出了一條窪地崛起的新宿遷之路。

  同時,宿遷大力弘揚項羽文化,建造了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旅遊、文化於一體的特色商業步行街——楚街,打造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項王故裡景區,開發出項府迎賓宴、項府楚風宴和項府團圓宴三大系列美食,成立江蘇省項羽文化研究會,多次舉辦西楚文化節和創業文化節,其中西楚文化節於2011年獲「中國最負盛名文化藝術節」稱號……

  還是馮亦同詩歌《舉鼎的人》說得好:

  ……

  在一望無際的淮北平原

  在黃河故道和大運河沿岸

  有多少鐵打的漢子啊

  高高擎起了希望之鼎——

  一座註定要在歷史的變遷中

  獲得新生和崛起的城市!

  宿遷,舉鼎者的家鄉

  宿遷,力與美的化身

  我要大聲地將你讚美——

  讚美你,拼搏奮進的今天

  讚美你,新一代舉鼎的人!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面孔,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的開篇就指出項羽的出生地是宿遷(古稱下相),作為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宿遷市區有許多與項羽有關的雕塑:比如宿遷標誌性雕塑霸王舉鼎,項王故裡景區中的英雄蓋世雕塑、項羽在戰鬥中策馬執劍的雕塑、烏騅馬雕塑、銅鼎雕塑等。這些雕塑讓項羽的故事在宿遷大地世代流傳,同時也讓宿遷城市深深地烙上項羽的印記,宿遷的發展深刻地融入項羽精神。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面孔,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獨特氣...

相關焦點

  • 老子的智慧:成就事業,為什麼需要做到「不敢為天下先」?
    如老子講的「三寶」,即:「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老子認為,持而保之「三寶」,特別「不敢為天下先」,才是「能成器長」的關鍵。老子畫像那麼,什麼是「不敢為天下先」?或者是為什麼「不敢為天下先」呢?
  • 項羽分封天下公平公正,為何天下諸侯還要群起反對?
    公元前206年,項羽巨鹿之戰一戰成名以後,率軍向函谷關挺近,把一心想做關中王的劉邦趕往巴蜀,佔領關中。此時的項羽和眾諸侯經過三年的反秦戰爭,終於推翻秦王朝的統治。 巨鹿之戰以後,項羽掌握天下實權,號令天下諸侯,此時他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與天下諸侯分享勝利的果實。
  • 釋讀中國歷史125:項羽一言不合就殺了主帥,巨鹿之戰名冠天下
    這個方案很冒險,因為這是幾千裡的孤軍深入,一路上關隘要塞很多,秦軍的戰鬥力大家都清楚,所以大家誰也不敢應這個差事。楚懷王為了激勵大家,就說「誰能先攻入關中攻破鹹陽,就封為關中王」。這時候項羽站出來要攬下這個活兒,楚懷王剛要答應,有人給他攔住了。
  • 項羽和劉邦反目成仇後,是怎樣對劉邦的父親和呂雉的?
    事實上項羽並沒有那麼做。 後來項羽和劉邦進行和談,二人約定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當時項羽不但歸還了劉邦的父親,呂雉也被他放歸劉邦身邊。
  • 西楚霸王項羽:一個為後世上演了一系列著名典故的曠世英雄
    時勢造英雄,在頻繁的戰爭中,一位叫項羽的農民起義將領脫穎而出。他力能扛鼎,強悍英武,作戰神勇。他挾義帝而令天下,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秦朝統治。然而,在天下初定,亟需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際,他卻缺乏政治眼光,將天下分封給各路起義軍頭領後,自己率部返回故鄉,天下依然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後來劉邦從漢中殺向關中,與項羽形成兩雄問鼎中原之勢,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項羽敗亡,劉邦建立了了漢朝。
  • 如果項羽回到江東,能不能重整旗鼓,繼續跟劉邦爭奪天下?
    要知道,項羽自刎時,才剛剛30歲,正是建功立業最好的時候,因此兩千多年來也一直有無數人在為他惋惜:為什麼不過江東,重整旗鼓,繼續逐鹿天下呢? 至於其他的謀士們,一看項羽連對「亞父」範增都這麼狠,就更不敢給項羽出謀劃策了,而沒有了謀士的項羽,更加一意孤行,最終兵敗烏江,還到死都以為是「天亡我,非戰之罪」!
  • 範增足智多謀,又是項羽的亞父,可為何最後被項羽給趕走了?
    他在當時的地位就可以說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範增是項羽的亞父,地位是十分高的,受到項羽的尊敬。範增也是因為憎恨秦朝的暴政,才投靠項羽的,那時候的範增已經七十有餘了,那他為什麼投靠項羽呢?因為範增認為,對秦的仇恨最深的應該就屬楚國人了,陳勝之所以敗了,就是因為沒有楚國的憤怒。而且自項羽出道之後,楚國的各個將領和能人異士皆來投靠項羽,項羽既有對秦朝的憤怒,又有強大的力量。
  • 項羽是不敢渡江?還是不願渡江?3大專家三種解釋 揭示項羽真面目
    (說歷史的女人——第1153期)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雖歷經數千年歷史,依然是人們崇拜的英雄,當然不過是悲劇的,依然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當然也是無解的。悲劇在於項羽是個失敗者,但依然不失英雄本色。無解在於項羽的死因,是他不敢渡烏江還是不願意渡烏江?
  • 楚霸王項羽失去「五虎上將」,也就失去了天下
    他們雖然都是楚霸王項羽的左膀右臂,但「人生際遇各有不同」,而項羽失去了這五位虎將,也就失去了整個天下。英布:天下猛將,善用兵,名列「漢初三大名將」「大樹底下好乘涼」,英布帶著「農民軍」加入了楚國貴族項梁、項羽叔侄的起義軍。公元前207年,項羽展開巨鹿大戰「破秦救趙」,英布是主力。而此戰過後,由於項羽著急前往鹹陽和劉邦爭奪勝利果實,故趁夜坑殺20多萬秦軍降兵,英布也積極參與。之後項羽兵發關中,英布首當其衝為其攻城掠地。
  • 項羽:一個人的性格裡,藏著他未來的命運
    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之後,於轅門召見各諸侯將領,那些諸侯無不跪著前來,且無一人敢抬頭仰視項羽。 到達鴻門,劉邦假裝誠懇地對項羽說: 「我跟將軍合力攻秦,沒想到我先入關攻破秦朝,但是我絕不敢鬥膽稱王。我之所以守在關中,是在迎接大王您的到來。現在一些小人在說壞話,才使得將軍和我之間產生了嫌隙。」 項羽一聽,他的小心臟馬上打消了對劉邦的懷疑,他要的可不就是劉邦主動退出的結果嗎?現在劉邦這麼謙恭識趣,真是讓項羽高興不已。
  • 比肩《王者天下》?日本推出項羽主角漫畫
    ­  雖然說在國內的存在感一般,但是《王者天下》這部講述戰國時代的作品還是在日本贏得了很多讀者的青睞。在這部作品裡,主人公是李信和嬴政。不過近日,又有一部名為《BOUNDER 最強少年項羽》的作品登場了,其刊登於《別冊少年Magazine》上。­  從標題當中就能看出來,這次的作品是以項羽為主人公的。
  • 讀罷《史記 項羽本紀》第一感覺:項羽不敗、天理不容!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又有那四面楚歌中,高唱「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然後滿懷悲壯的與虞姬雙雙自刎在烏江邊上。總之,印象中的他應該是一個蓋世英雄,他的失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要亡他,而並不是他自己的過錯。但是,當我第一次完整地讀完《史記》中司馬遷老先生特意給他作得這篇本紀時,卻幾次三番的想笑,這是一個霸王嗎?真的他的失敗只能歸咎到上天嗎?
  • 楚漢傳奇:劉邦守衛城池,項羽贏得賢良
    由此可以看到,劉邦儼然有領導者的風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任何政權的存在都要依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夠存活下去,這是劉邦在古代就告訴我們的道理。面對敵我力量懸殊的狀態,劉邦率領著眾將士進行了十分慘烈的抵抗。雖然傷亡慘重,還是抵抗住了敵軍的攻擊。第二天雍齒趁著敵軍不備,殺出城去,斬殺敵方十五人,立下了頭等戰功。
  • 幫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奪取天下的大將軍韓信,為什麼被劉邦處死?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有關於他的典故。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韓信是秦末楚漢戰爭中漢軍統領三軍的大將軍,他指揮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任宥綸《我的蓋世英雄》開播 為劇學網球變身達人
    由愛奇藝文學、耀世星輝傳媒、當代星光傳媒、雲南金彩影業聯合出品,由導演米寶執導,演員任宥綸、廖語辰、盧東旭、章樂韻、朱凌霧、張哲華等主演熱血青春校園競技偶像劇《我的蓋世英雄》於今日起上線愛奇藝。《我的蓋世英雄》熱血來襲 男女主因「球」而戀校園競技劇《我的蓋世英雄》展現出的校園青春,就像少年時代的我們,即使會遇到挫折,也依然會大膽追夢、勇敢逐愛,即使受傷依然無所畏懼。劇中飾演男一的任宥綸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冷帥氣的學霸校草李濤因青梅竹馬張聲的支持而頂住了家裡反對他打網球的壓力,也在後來困難重重的網球路上漸漸明白自己與對方的心意。
  • 為什麼項羽不做皇帝,偏要分封天下?說出來你別不信
    為什麼項羽不做皇帝,偏要分封天下?說出來你別不信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悲劇人物 。他既殘暴,也仁慈 。他力能舉鼎,勇冠三軍,又柔情似水,用情專一 。用今天的觀點看,他是一個矛盾體,是製造悖論的大師。項羽之殘暴早已被記入青史,稱得上駭人聽聞。
  • 劉邦戰勝項羽獲得天下的關鍵在哪裡?
    項羽為何失敗、劉邦緣何成功,是一個不解之謎。不僅項羽不清楚,劉邦也不明白。 劉邦當上皇帝後,曾就此向列侯、諸將發問,並要求他們不要隱瞞,如實講述。高起、王陵二人回答:「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 項羽尚未稱王,為什麼鴻門宴上稱項王?
    今往古來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項羽尚未稱王,為什麼鴻門宴上稱項王?自從項羽打敗章邯後,秦軍已經宣告投降,其他勢力無力與項羽相抗衡。先入關中者為王,但劉邦取巧先入,但劉邦不敢稱王,隨後退出關中項羽率軍進入關中,雖然如此,但在項羽心中已經打上烙印。
  • 項羽會失敗,韓信評價的並不客觀,原因是他沒有胸懷天下之心
    說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楚霸王項羽絕對是最絢爛的一顆的明星,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項羽的失敗都感到非常惋惜,李清照說至今思項羽,杜牧說捲土重來可未知。就連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也挺崇拜項羽的,大膽承認西楚政權為項羽作本紀,享受帝王一樣的待遇。
  • 歷史上那些白手起家的牛人:西楚霸王項羽
    胡亥在對天下農民實施高壓奴隸苛刑暴政中,爆發了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農民軍反秦,許多剛被秦朝統一沒十幾年的各封國紛紛脫離秦朝統治起兵反秦,天下一片大亂。身為大楚落魄貴族後裔的項梁也想殺死會稽太守自立為王,響應天下反秦事業光復大楚,苦於無門時,會稽太守找到項梁說天下都在反秦,秦朝看來是撐不了多久了,我也想舉兵反秦,你能作為我的將軍幫助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