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愛默生
眾所周知,從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皇帝制度之後,一直到清朝一共經歷了十幾個朝代,雖然朝代稱號和皇帝一直在變,但是不變的是總有人被後人熟知,數百年來,無數個人因為各種各樣的事千古留名,但是無論做了多少了不得的大事,到最後都會去世,都會回歸大地。
村民一腳踩出大坑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人們是十分迷信的,他們堅信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所以當時的人們,都有陪葬的習慣。尤其是王公貴族和富豪鄉紳,更是十分注重這一方面,會在自己死後建造非常大的陵墓,並且在陵墓裡面放置很多的貴重物品。秦始皇26歲統一六國,按理說還是十分年輕的年紀,但是在他即位後不久,就開始建造陵墓,從此也能看出古代對於自己的陵墓是十分在乎的。
後代的我們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不是那麼迷信了,對於自己的身後事也沒有像古代那樣大興土木了,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會在一些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古代的陵墓的。同樣是秦始皇的陵墓,也就是兵馬俑,就是在1947年一個村民在打井的時候發現的。因為當時的井口正好是在兵馬俑一號坑的東南角,這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才浮現在人們的眼前。無獨有偶,在河北,也正是因為村民的意外一腳,就出現了一個神秘大坑。
神秘大坑出現數萬件國寶
在河北平山縣的一個名叫「三汲村」的小村莊裡,一直以來就有兩個小土包,但是這裡,既不是古代的建都重地,也不是打仗的必經要城,為啥會有兩個小土包呢?據村民會議,好像是自己出生就有了,感覺一直在那裡,當時的社會環境十分的不好,村民們都很貧困,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有空去探究這裡為什麼會有小土包,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
到1974年,土地改革已經進入尾聲了,三汲村的人們才把目光轉向這兩個土包,當時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們決定整改土地,於是到處在山上挖土填坑,土不夠了,慢慢的就有人開始從這兩個土包上取土。土越取越少,兩個小土包也眼看著越來越平,但是取到最後,人們卻在小土包的下面發現了少量的青瓦和殘片。慢慢的消息就傳出去了,不知道穿了多久,終於傳到了考古隊的耳中。
考古隊在得知消息後,立馬收拾東西就前往三汲村去,但是到了三汲村,卻看見被破壞的現場,考古隊員心中大失所望,但是還是要接著考察,在考古隊員仔細查看一番後,發現就連墓穴的旁邊,也有好幾個盜洞,於是考古隊員得出結論:這個墓穴沒有參考價值,已經被破壞得十分嚴重。因為得知消息不及時,再加上當地的人們因為缺乏考古知識,什麼東西都沒有剩下,並且就連墓頂都被村民們挖得乾乾淨淨。考古隊員們十分沮喪,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就在考古隊準備返程的前一天,一個村民在前去取土的時候,不小心竟然將地面踩了一個大洞,這個村民覺得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這次村民也沒有敢動這個洞,連忙跑去告訴考古隊。考古隊在得之消息後,立馬重新來到這兩個土包前,在這裡,考古隊驚訝地發現,在這個古墓下面,很有可能還有一個古墓,這個認識讓考古隊瞬間興奮不已。要知道,據考古隊的初步考察,上面的這個古墓就已經是春秋時期的墓穴了,如果下面還有古墓的話,那豈不是說下面的古墓要比春秋時期還要早很多麼,那得是什麼時候的墓啊。
這個猜測瞬間就激起了考古隊整隊的好奇心,在經過仔細的挖掘後,,他們發現下面果然是另一個古墓,這是一個墓中墓,要知道,這樣的墓中墓在中國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見的。並且在下面的古墓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粗略估計就有上萬件,並且還有很多很珍貴的東西,包括「十五連盞銅燈」「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等等,為我國在研究春秋時期的文化又增添了大量的佐證,但是,最讓專家好奇的,卻不是這些。
四隻「怪獸」,讓專家也搞不懂
在河北三汲村出土的數萬件文物中,有四個奇怪的東西,說龍不像龍,說鳳不是鳳,樣子像是獅子,但是背上卻有一雙翅膀,四隻神獸兩隻面朝西,兩隻面朝東,就像是守護者中間的人一樣。就連見多識廣,專門研究古代文化的考古學家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並且在歷史書上根本沒有記載關於這幾隻「怪獸」的任何隻言片語,讓考古學家們更是十分好奇,給它起名叫「錯金銀雙翼神獸」。但是考古學家卻很快搞懂了河北的墓中墓,原來,下面的墓並不是更早的人們,而是春秋時期的人們為了防止盜墓賊偷盜,想出來這個辦法,下面的墓穴才是真正的墓穴。
關於這個神獸到底是什麼東西,考古界也有不同的推論,有人認為這個就是《山海經》中的「飛廉」,是風系神獸,樣子則是鳥頭鹿身,身上有像豹子一樣的花紋,但是這種猜測很快就被否決,因為「飛廉」的頭上應當是有羽毛的,但是這四隻神獸卻沒有,還有一種猜測是「闢邪」,是三國時期軍隊中的神獸,寓意勇猛和守護,但是這個猜測時間卻對不上。一直到現在,這四隻神獸的具體身份都沒有弄清楚,但是它們仍然是國寶級的文物。
結語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時間和科技在不斷地進步,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在古代,這樣的生物究竟是什麼東西,還有,在古代龍和鳳凰真的存在麼?這些都將成為永久的謎團。
參考文獻
《經典名人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