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在年少的時候我們要努力,不負大好年華。目前,有很學子在年少的時候刻苦讀書,希望為自己迎來一個美好人生。有很多人努力地考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學校,畢業後用行動報效了祖國,但也有一些人卻與祖國背道而馳。當年,曾經有一位說中國是「紙老虎」的北大才子,隨後他竟加入日本國籍,這位才子的結局如何?
石平是一位四川人,他從小出生在普通家庭,由於家裡比較貧困,所以小時候的他便非常懂事,努力讀書,希望能有一個好前途。為此,石平犧牲很多娛樂時間,當其他人都在玩耍的時候,他依舊在用功讀書,這時他身邊沒有幾個好友,同齡人更是認為和他在一起很是無聊。
即便沒有朋友陪伴,石平卻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反而專心學習。當時,父母也希望石平像其他孩子一樣開朗樂觀,但石平卻告訴父母,自己就是喜歡讀書,唯有讀書才能改變人生。
在石平的努力之下,他於1980年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錄取,至此他實現了成功的第一步。當時,石平的成功引起很多人關注,沒想到一個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竟能以高分考入北大,石平更讓故鄉四川也為之驕傲。石平卻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他清楚知道自己多年來付出的辛苦。
來到北大之後,石平也在兢兢業業地學習,以勤奮好學,讓很多老師喜歡,成為了班級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隨後,石平又有新的打算,想去日本留學。
當時石平深知自己家庭家境普通,無法支撐留學的費用,於是便向學校申請公費留學,隨後一位喜歡石平的老師,為他辦理了出國手續。當時,石平為對學校和老師很感激,表示一定會回來報效祖國和母校。石平這一番話,也母校覺得他是個可塑之才,並給他很多幫助。
來到日本之後,石平努力學習,四年之後便獲得了博士學位。不過慢慢的,石平認為日本的文化風俗都要比中國好,這裡的一切都吸引了他,隨即他想留在日本定居。
當然,石平有著高學歷,很容易在日本找一個不錯的工作,隨後還找到一個日本女子,與之結婚,並且定居在這裡。得知石平的消息後,他的老師非常的生氣,沒想到石平的諾言都是假的,自己幫助的就是一個白眼狼。此後,老師想要親自問問石平為何會這樣,但石平卻拒絕與老師相見,更傷了老師的心。
不僅如此,石平還開始批判中國,他曾經在多個平臺中詆毀中國,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沒有品德的人。顯然,此時的石平已忘記了自己的身體裡流淌著中國的血液。在此之後,石平在節目中表示,中國的社會制度限制了人身自由,不符合人類的生存方式。在釣魚島事件中,石平還表示釣魚島是日本的,並認為中國是個紙老虎,根本不敢和日本動手,還希望日本與美國共同制裁中國。這番話,引起了無數國人的憤怒。
石平還曾出了很多書籍,描述中國社會的弊端,無情地批判中國,甚至認為自己在中國出生是錯誤,至此石平在2007年加入日本國籍。然而,石平這些言論並沒有受到日本的信任,畢竟連一個自己國家都可以詆毀的人,非常的可怕,石平能這樣對待中國,明天就也能那樣對待日本。
如今的石平是兩面不討好,既失去了國人的信任,也不被日本人重視,只能在一家普通大學任教。時至今日,已過去13年,石平本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有大好前程,卻詆毀自己的國家,讓人唾棄,現在,他已慢慢消失在公眾視線中。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作為中華子女,我們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脈,有能力之後應該報效國家,以感謝祖國的培育之恩,而不是像石平一樣,為了個人得失而罔顧國家利益。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載物。在我們的認知中,都希望做一個君子,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參考資料:
陶淵明《雜詩》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