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中國,大部分的學子的目標是考上清華北大,因為清華北大是中國的高等學府,能夠成為清華北大當中的一員,這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進入到這兩所大學學習的人,必然是高手中的高手,然而就有人放棄了進入到這兩所大學讀書的機會。當年放棄北大,認為技校才是更好的選擇了才子周浩,後來怎麼樣了呢?
一、愛動手的周浩
周浩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因為他喜歡拆東西。他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從來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小時候的周浩非常喜歡拆東西,家裡的電器幾乎都被周浩拆過,因為動手能力極強,所以有時候他都能夠為村裡面的人修電器。村裡面的人知道周浩喜歡拆拆合合,於是就經常把一些沒有用的或不要的電器給周浩進行拆裝。但是他並沒有荒廢學業,反而從小就成績優異,在高中和初中兩個階段,他也是名列前茅,經常是全校第一。
二、進入北大
18歲的他跟那些要參加高考的學子一樣,迎來了他人生當中的第1次高考,高考完他的內心非常的淡定,他依然在家拆拆合合,幹著自己喜歡的拆裝工作。高考成績一出,他考了660分,這樣的成績讓家裡人乃至村裡面的人都開心,因為660分是可以考到清華北大,但是周浩的理想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然而家裡人卻不同意他去上這所大學。家裡人認為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既然清華北大能夠考得上,為何要去一些不如清華北大的學校讀書,最後周浩就報考了北京大學,就讀於生命科學研究院。這一所研究院是國內頂尖研究院,當時他進入這一所研究院裡面學習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同學們的興奮,這對比映襯下他自己顯得更加煎熬。他煎熬的點就在於生命科學研究院更注重的是理論研究,而不是發揮動手能力,這對於周浩來說這就是折磨,他更喜歡的是動手,而不是去研究理論方面的東西,每一天面對著自己不愛的事情周浩非常的煎熬和痛苦。
三、轉校
周浩也考慮過通過專科,讓自己的環境有所改善,但是如果要轉科就需要在專業裡面名列前茅,周浩因為沒有這樣的實力,於是選擇休學。他在家裡面呆了一年,這一年,他去打零工、做工人,他體驗生活的苦難。休學一年之後,他從北京大學轉到了一所技校,當時這一個舉動讓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非常的震驚,於是就讓最好的老師教他和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2014年,周浩拿到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的冠軍,他一戰成名,他收穫了很多企業的招聘通知,不過他想要做的就是學習到更尖端的知識,於是他去往了德國留學。
結束語:優秀的人才無論在哪裡都能夠發光發熱,他們即便在一所籍籍無名的校園裡面讀書,他依舊能夠展現他們的實力,最後成為一名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