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彩虹,相遇即相識",愛情總是在金風玉露的不經意間到來,相遇的那一刻便贏得了世間無數的美好。當愛情來臨撼動命運的齒輪,誰都沒有力量反抗,在無法控制的心跳面前,每個人都是愛情的俘虜。
身居高位的偉人,垂暮之年的老人,可以逃脫命運的桎梏,卻無法逃脫愛情的桎梏。饒是喬冠華也一樣。
天作之合的姻緣已經成為只能回憶的往事,喬冠華遇見章含之時的驚喜來得更讓人動容。22歲的年齡差又如何,世俗的眼光又如何,喬冠華和章含之推卻一切困難,以孤注一擲的勇氣告訴世人"愛是最高的代價"。
離開: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很難過。
在喬冠華認識章含之之前,他有過一段幸福的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龔澎是傑出的新聞記者、著名的外交家,也是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長,在總理身邊工作了30多年。除了出色的業務能力,龔鵬還是一位天生麗質的美女。
漫長的外交生涯讓龔鵬在擁有漂亮臉蛋的基礎上,還擁有優雅的氣質和出色的應變能力。因此,當這樣一朵外交金花與當時的著名學者喬冠華相愛時,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就連毛澤東本人也為他們的結合題詞:"一雙美麗的燕子,千裡姻緣革命牽。"。
兩人婚後致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為中國在建國之初複雜的國際形勢中樹立良好形象作出了突出貢獻。
然而,當新中國的建設步入正軌後,龔鵬謝絕賞識,退居幕後,全身心投入到與喬冠華的婚姻中,安心做"喬冠華背後的女人"。
但意外的結果令人驚訝。1970年,龔澎突然腦溢血住進醫院,不久去世。喬冠華的生活和事業突然失去了支撐,這讓他非常痛苦。我不禁想起了蘇軾,也是人到中年的妻子,大概那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與失去龔澎的喬冠華有著同樣的悲涼。
偶遇美女:我不知道愛情從何而來。
有人詩中寫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想必這就是喬冠華和張翰的吧。
1971年11月,喬冠華迎來了他的第二次戀愛。
愛情本身沒有對錯,但令人意外的是,喬冠華的戀愛對象竟然是比自己小22歲的章含之。與喬冠華相似,章含之也有過一段婚姻,但那段愛情並不圓滿。章含之與洪彥軍年少相識,年輕夫妻,最後卻以夫妻雙雙出軌而慘澹收場。
代表團從美國回來後,兩人的緋聞滿天飛。喬冠華也多次試探子女的意見,但都被女兒直言不諱地告知。對於"對不起媽媽"的行為,兒子雖然沒有直接反對,但也完全不支持。
在我看來,喬冠華的要求並不過分,此時一雙兒女已經長大成人,他確實需要有人陪伴。但面對孩子的反對態度,喬冠華雖然希望自己的家庭不要破裂,但對於章含之也是身不由己,抱著不婚的態度。
非但沒有讓喬冠華放棄與章含之結婚的念頭,反而意識到前妻撫養的孩子註定不能與章含之和睦相處,這對他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婚姻無疑是不利的。於是喬冠華宣布:"喬張的結合只能是二人世界,孩子必須搬出去。"
兩個人的世界:天人永隔,深情短暫。
在喬冠華給一對兒女做客時,喬松和喬宗淮憤而離開了外交部宿舍。而喬冠華也在章含之養父過世後,撤出宿舍,搬到史家胡同51號院與章含之同住,喬冠華與章含之過上了二人世界。但喬冠華的逐客令也讓他的孩子們很生氣,於是三人三年沒有見面。
幾年過去了,喬冠華的身體大不如前,重病纏身,處境也很艱難。喬松、喬宗淮恢復了與父親的交往,父子關係逐漸開始破冰。1983年9月,喬冠華在醫院病逝,一代傳奇外交官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章含之伴隨著喬冠華生命後期的動蕩與不安,在喬冠華去世後,他用了25年的時間來緬懷他。喬冠華走後,章含之並沒有改嫁,正如她所說,已經漂洋過海的人,沒有興趣再為這條河駐足。喬冠華是章含之生命中波瀾壯闊、不可替代的海洋。
在章含之孤身一人的25年裡,陪伴她的只有喬冠華生前剪下的兩綹頭髮,以及用思念和深情書寫的數百萬字作品。
章含之年幼的喬冠華22歲,這個巨大的年齡差在喬冠華死後由章含之用自己的監護人一點點完成。君生我未生,我已老,但章含之用行動告訴我們,除了遺憾,這樣的愛情也能開花結果。在我們看來,喬冠華和章含之只有幾年的夫妻緣,但在章含之心裡,喬冠華已經走過了後半生。
長期以來,老夫少妻會受到社會的偏見,古詩"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對這種現象的調侃。但愛情永遠不應該是在規則、基準的世俗中衡量,愛情應該是勇於突破陳規,追逐心靈悸動的旅程。
因此,當喬冠華和章含之之間有22歲的年齡差遭遇時,世俗、輩分、往事都不足以成為將他們分開的理由。他們相愛與不從分說的蠻橫,所以喬冠華給孩子們做了留客令。但他們的愛情也是一種絕望的浪漫,所以章含之用餘生作為對這段感情的紀念。
如果說人是彩虹,對於喬冠華來說,章含之就是彩虹。生活的大雨傾盆而下後,章含之的出現成為喬冠華生命的第二次覺醒。愛情是生命的養分,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有為心上人獨自打拼的勇氣,這是喬冠華告訴我們的,也是愛情最無釐頭最浪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