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健康回家——記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感染科副...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嚴萍從病房出來後,做好消毒工作。 (資料圖片)

轉眼在武漢支援已經38天了。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嚴萍自從正月初四隨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抵達武漢三院光谷分院後,一直堅守在一線。

嚴萍說:「對武漢的工作環境逐漸熟悉,中班夜班連軸轉,但也似乎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幸好在我們的努力下,病區也清『艙』了!」看到病人康復出院,再累也值得。

當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發出召集醫療隊員前往武漢支援的消息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資深的感染科醫務人員,她衝在前面報了名。

正月初四,是女兒的生日,她精心選定的蛋糕剛送到家,正準備做一桌女兒喜歡吃的飯菜,卻接到了緊急出發的命令。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匆忙之下,顧不得給女兒過生日,整理完行李後她就馬不停蹄趕往醫院了。只能拜託老公轉告女兒:「寶貝,很抱歉沒能陪你過生日,等到抗『疫』勝利的那天,媽媽回家再給你補過生日。」

臨行前,老公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她放心去「前線」支援。

進駐武漢第三醫院後,嚴萍被分配到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普通組,接管了武漢三院光谷分院17樓和19樓2個樓層的60餘張病床。雖然說是普通病房,但隨著疫情發展,也有不少病情突然加重的病患出現。

尤其是剛來的時候,為了能儘快熟悉當地診療流程,進入狀態救治患者,幾乎是剛落地就迅速進行交接。響應「應收盡收、不漏一人」的號召,醫療隊也作了緊急調整,擴大病區增加床位,目前嚴萍所在的醫療組床位數將近100張。因此,人手緊張是醫療組面臨的最大問題。為了能竭盡全力救助病區患者,大家恨不得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每個人都超負荷工作。為了節約防護服,上班時間大家不敢喝水,每個人都穿著尿不溼上班。儘管在那麼艱苦的環境裡,卻沒有一個人抱怨,對她們而言,能夠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健康回家,值了!

回想從離開「小家」到「大家」的這段日子,大家都很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幫助,默默堅守,收穫感動,迎來希望,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時間過得很快,嚴萍說:「與臨床治療同樣重要的是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對他們情緒上的關心,和他們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治療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今,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越來越多的病患治癒出院,嚴萍所在病區也清「艙」了,看著病人們重獲健康,開開心心地走出醫院,嚴萍心裡洋溢著成就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治國)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越多的患者健康回家——記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嚴萍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嚴萍自從正月初四隨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抵達武漢三院光谷分院後,一直堅守在一線。  嚴萍說:「對武漢的工作環境逐漸熟悉,中班夜班連軸轉,但也似乎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幸好在我們的努力下,病區也清『艙』了!」看到病人康復出院,再累也值得。
  • 謀求轉型發展,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打造高服務能級的區域醫療中心
    ,心電圖做出來懷疑急性心梗,報告發到普陀區中心醫院胸痛中心,馬上開通轉診綠色通道。 去年10月,普陀區中心醫院成為首批上海市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醫院心內科成為全市同級同類醫院唯一一所集五大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心臟康復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為一體的心血管中心。醫院以加強特色專病專科建設為重點,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工作,把自己打造成高醫療服務能級的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其快速發展的「秘笈」在哪裡?
  • 【點讚】今天,上海衛生健康系統這些人受到隆重表彰!有你熟悉的嗎?
    上海市寶山區吳淞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副主任王朝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病理科主任、外二黨總支副書記王雄彪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瑞蘭(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
  • 患者即我友——記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二病區主任王輝
    新華社武漢4月1日電  題:患者即我友——記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二病區主任王輝黎雲、賈啟龍、孫國強王輝的微信中有1467個「好友」,三分之二是從醫35年以來的患者。這次從上海支援武漢,從漢口醫院轉戰火神山醫院,王輝又和一大群患者成了好友。在這位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二病區主任看來,「患」由「串」和「心」兩個字構成,醫生和患者只有把心「串」在一起成為知心朋友,才能讓治療事半功倍。王輝說,治病先治心。57歲的王阿姨病情不是很重,但極度恐懼,吃不下,睡不好,一直念叨著「我不能死,我兒子還沒有結婚」。王阿姨能夠自主呼吸,卻強烈請求用呼吸機。
  • 奮戰在抗癌的前沿陣地——探營上海市肺科醫院
    他率領的團隊在肺癌早期診斷、靶向治療等方面聲譽卓著,多次牽頭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項目;獲獎也可謂「碩果纍纍」。 周彩存團隊領先國際的技術遠遠不止於此,他們以上海市肺科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北京胸科醫院張樹才教授團隊、浙江省腫瘤醫院徐笑紅教授團隊等全國六家單位開展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
  • 普陀區中心醫院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十佳公益基地!
    普陀區中心醫院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十佳公益基地!
  • 新凡人歌·同心抗疫|堅守在武漢三院的普陀區中心醫院「軍醫爺爺」
    普陀區中心醫院58歲的「爺爺」輩醫生王雄彪,也在大年初四毅然跟隨著上海大部隊前往武漢開展支援。圖說:王雄彪主任與李慶雲主任在上班的班車上。普陀區中心醫院 供圖(下同)「我是黨員,人民需要我」作為一名有著30餘年黨齡的老黨員,醫院呼吸科主任王雄彪平時就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同時也一直關心科室其他成員。
  • 【同濟•新聞】2020同濟患者安全論壇圓滿召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關於開展市級醫院患者安全目標管理工作的通知》,為迎接世界衛生組織第二屆世界患者安全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開展第三屆患者安全周活動。
  • 大型健康義診將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舉辦
    「攜手奮進20載,乘風破浪再前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大型健康義診即將登陸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屆時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奉賢區中心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7家綜合性醫院,25位醫學專家將齊聚一堂,為您提供專業、權威的疾病診斷、免費諮詢、健康宣教服務。
  • ...看病付費零排隊——上海市同濟醫院正式上線醫療付費「一件事」
    同濟醫院正式上線的「醫保脫卡支付」、「信用就醫無感支付」等服務,將極大減少患者就診時排隊時間,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與感受。下一步,醫院將加大力度宣傳、推廣醫療付費「一件事」,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 普陀區中心醫院現已開放個人核酸檢測
    23日上午10時,普陀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的一處空曠通風點排起了隊,他們都是前來參加個人核酸檢測的市民。來自河南的某公司駕駛員小馮告訴記者:「我經常要到全市各地送貨,有了核酸檢測陰性的報告,跑進跑出就比較方便、通暢,這是對別人負責,對單位負責,也是對我自己負責。」
  • .| 記「上海好醫生」獲獎者 新華醫院腎臟風溼免疫科主任蔣更如
    昨天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文明辦聯合開展的「上海好醫生」推選活動結果揭曉。
  • 名院周報 | 多家醫院發力全科醫學
    4月1日,湘雅醫院小兒血液專科楊明華副教授團隊在醫院新冠院感專家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王天有教授等院內外專家的指導下,多中心合作,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血液病學》雜誌(IF=11.99)上在線發表了Comments—Strategic
  • 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3月30日,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右三)與科室同事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評估病情好轉情況。新華社發(臧洪新 攝)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題: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劉新、李樂、王岸目送10餘名患者康復出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感覺多日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步子都輕快了不少。在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石蕊的敬業精神、精湛醫術有口皆碑。她面對危險時的兩次抉擇,更是讓大家敬佩不已。
  • 重災醫院,又一主任醫師感染新冠殉職!
    來源|看醫界編輯(ID:vistamed) 3月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布公告稱,該院主任醫師江學慶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1日凌晨5點32分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享年55歲。他曾因態度溫和被患者稱為「60分貝暖醫」,曾獲中國醫師獎。
  • 嶽陽醫院舉辦《中醫全科醫師培養臨床與教學實踐培訓班》 暨上海市...
    嶽陽醫院舉辦《中醫全科醫師培養臨床與教學實踐培訓班》 暨上海市中醫全科師資培訓班 2020-12-1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別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普陀區中心醫院現已開放個人核酸檢測
    今天上午10時,普陀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的一處空曠通風點排起了隊,他們都是前來參加個人核酸檢測的市民。來自河南的某公司駕駛員小馮告訴記者:「我經常要到全市各地送貨,有了核酸檢測陰性的報告,跑進跑出就比較方便、通暢,這是對別人負責,對單位負責,也是對我自己負責。」
  • 上海市兒童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線上診療4天,網上開出處方99張
    目前上海市兒童網際網路醫院首期網際網路診療,實現了線上預約掛號、在線專科諮詢、線上複診開方、在線藥師審方、藥品配送物流等主要功能,在目前疫情防控階段,對本地,特別是外地患者不敢不願不能多次往復來醫院就診的最有力的支持,既減少了來醫院交叉感染的機會,又不耽誤病情的跟蹤和治療。
  • 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團隊:專注於為腫瘤患者「照準減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煙臺毓璜頂醫院作為省內每年開展腫瘤放療數量最多的醫院之一,其放療科不僅有著國際領先的腫瘤治療硬體設備,同時也擁有強大的專家團隊,其綜合實力不僅在山東省內居於領先地位,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