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高考歲月,懷念高中時代
文/王麗霞
1997年7月我以理科生的身份參加河北省高考,從2003年高考由7月改到6月,原因是7月我省已經進入盛夏,天氣炎熱,人體感覺不適,對考生考試、老師閱卷、家長照顧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2020年高考又因疫情推後到7月。
如今自己親歷高考已過去20多年,每年堅持關注高考作文題目,面對一年又一年高考,總在這個時候引起自己許多高考時回憶,總在這個時候想寫一篇考場外的命題作文。
20多年文理分科還一直是人們討論的重要話題,我個人認為其實學習沒有分界,每科與每科之間都有聯繫,就像生物講的,物理也講,歷史講的,政治也有提及。記得曾讀過一本生物學的書《生命是什麼》,是一位物理學家寫的,這本書語言流暢,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可以看出作者的語文功底紮實,其外,裡面還涉及英語詞彙、醫學的內容和一些美術圖片的應用。這充分證明學科之間的充分聯繫,文理是真正不分家的。現在從事了氣象工作後,從工作中再談文理分科,根本沒有絕對的文理界限,就是比較專業的氣象臺工作中,也離不開文字預報信息。
高中時代的同學,是我目前聯繫最頻繁的同學,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或是離得很近,大家有時間時常小聚一下,很珍惜我們之間的同學時光,也很回味上學時期許多美好的時光。我們的青春曾是那麼美好,那麼令人回味和難忘。一直懷念高中時代,盡力把回憶化作文字,記錄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希望不只是我一個人去回憶,而是我們共同懷念我們那個永恆的高中「139」班集體,曾經的歡樂和憂愁,希望這些歡樂和憂愁能夠讓我們在人生每一個時刻記憶猶新,讓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充滿力量,讓我們在失意落魄的時候心意盎然,讓我們在覺得苦悶和躊躇的時候有那麼一抹的陽光。
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城市的風華和物慾。但我還是堅信,我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神經。只要有人能夠輕輕的撥弄一下,就會有無數優美的旋律,經久不息。人生真的很奇妙。你永遠猜測不到,你將遇到什麼人,什麼事。有那麼多開始陌生後來轉為熟悉的人站在離你不遠的前方等著你,有那麼多由開始精彩後來卻轉為平淡的故事等著你粉墨登場。與此同時,又有那麼多的人由熟悉轉為遺忘,那麼多的故事由平淡轉為回憶。你的人生,就像這整個世界,永遠不會斷層。
高中時班裡一排總共8個人,為了保護同學們的視力,每個星期,我們要換一次座位,每次換到中間的時候,就有了左右同桌,現在和我的鄰桌,前後桌都生活在張家口,每年抽時間小聚1-2次。
2018年時寫了回憶錄——「我的學生時代」,只要在我記憶中的每一個同學,我都詳細描寫,這些同學的笑臉、回憶、高中時代的事情永遠記敘不完,卻永遠擱在我的心裡。回憶總是零散的碎片,我竭力把他們拼接在一起,好讓記憶變得更完整,不管自己以後怎麼樣,經過多少事情,那些我們微笑的樣子,我永遠不會忘懷的……
「139」這個班集體的幾個之「最」,最多「拼爹」是村大隊支書,所謂的最基層的「官二代」頗多,參加高考後,考上師專和醫學院的學生最多,現在從事教育事業的老師最多,從事醫學工作者最多,感謝我高中時代的同學們默默無聞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教書育人和治病救人。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手機,更沒有什麼QQ、MSN、微信,有的只是我們心靈的感應。我想我們那一代的人都是傳統的而且戀舊的人,之所以今天能夠有這樣豐富的回憶,能夠在那樣年代依然感到快樂,與我們當時物質的匱乏、信息的不流暢是分不開的。現在的孩子尤其是現在年輕人絕對不會再有我們那一代人的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