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二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題目廣,題目難。
考察的內容有看拼音寫詞語、形似字詞的選配詞組詞(22分)、補充詞語短句、考察古詩詞、口語交際、閱讀理解、寫小練筆。
相較之前的那些考試卷,難度大很多。
第一題的讀句子,看拼音寫詞語。本身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是難點,但是本題的看拼音寫詞語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所以,相對就簡單了很多。
第二題是給出多組形似字,考察孩子對形似字的進行區分、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組詞的能力,這個考察孩子平時積累儲備相關知識的量。
第三題與第二題相似,給不完整的詞組選擇一個合適詞補充完整。在相似的字裡選擇。首先,要求孩子認識這些字,把兩個相似字的字讀音和字意理解清楚,才能正確地與下面的詞進行匹配。
又或者說,這些字我不認識,怎麼辦?那就用排除法。
如:「喝」 帶有口字,可以想像成是用口來完成的動作詞:喝水。
「渴」帶有三點水,可以想像成是口乾了,很想水喝了:口渴。
蚜與芽,一個帶蟲字,一個帶草字頭,這麼想,就好區分了,帶蟲就與蟲相配。帶草就與發相配(植物才發芽)。
第四題的例1:( )言( )語,考察孩子對課文內容的識記能力,都是課文中日積月累裡的詞語。生活中也常常聽人說起,應該難度不大。
而例2考察孩子的閱讀理解和對日常生活現象進行文字處理能力了。這些可以通過平時閱讀積累,又或通過對自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進行總結或想像。(相對有些難)
試卷印錯,兩個第四題了!
第四題(2)的我會連一連,這個是課文中的一些比較常見常用的詞語短句。
第五題是照樣子,寫句子,考察 孩子對句子進行加工的能力。如仿寫,疑問改陳述等的實際寫作能力。
第六題考察孩子對課文內容的識記、理解、歸納能力。這個老師課上一般有講課文的大意和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或道理。
第七題考了一古詩詞,考察孩子對「江雪」這首詩的詩句、作者及所屬朝代的讀背和理能記憶能力。
第八題是一道口語交際。是難點,也是重點,與孩子平時良好的行為習慣密切相關。考察孩子把一些情境通過禮貌得體的語言對話的形式進行表達的能力。
第九題是閱讀理解,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發現,二年級的閱讀理解也提高了難度,有些問題的答案並不能在短文中找到了,得通過自已認真閱讀思考後,進行歸納總結才能得到。
如第4小題,問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通讀全文後就會發現,第2、3、4、5這4個自然段分別在春天的風、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所以答案肯定不在這4個自然段裡。那剩下的只有第1自然段了。
第5小題問我們最喜歡哪季的風,可以從文中其中一個季節裡選,然後說明一下理由,合理就可以。
開心寫話:「火紅的晚霞、細細的小雨、飄落的樹葉……大自然真的是太奇妙了。」你見過哪些自然景觀,想一想,用幾句話描述一下。
寫作首要任務是審題。這位小朋友寫作沒有邏輯,此文全憑東抄西湊而成。
這篇小練筆,我們可以選定一樣東西來寫,從題目上選定一個,又或自已想一個,如風、雨、雪、霧……,從時間、地點環境 、顏色、樣子、感覺等方面,通過自已眼看、耳聽、手摸、鼻聞等感受來描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