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常常說「三十而立」,意思就是一個男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就應該「立」起來。而這個「立」,指的是一個男人擁有獨立的經濟,能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以及抵抗外來的風險能力。如果一個男人過了30歲,還是一事無成,那麼後半輩子基本上算是「廢」了。不過,這都是老一輩人眼中所認為的。放到現代社會,30歲也許才是一個男人真真正正的開始。畢竟在以前人均壽命和現在沒辦法相比。
為什麼會說30歲之後才算是一個男人的開始,因為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再到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已經23、24歲了。如果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畢業,那麼出來工作甚至已經接近30歲,突然進入社會,就想要站穩腳跟明顯有點不太現實。
此外,在中國的富豪中,大部分富豪都是在30歲以後才有所成就,儘管現在的富豪年齡開始逐步偏小,但是有很多都是快40歲才接近成功。很多人也許不信,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較為出名的幾個「首富」,看看他們30歲時候是什麼狀態。
萬達地產——王健林
作為萬達的老總,王健林出生於1954年,算起來王健林1984年才剛滿30歲,不過那個時候王健林還只是一名學生,直到1、2年畢業後,才開始正式工作。很多人好奇,王健林30歲還在讀書,他是不是學習很差?其實,1979年時,王健林就就已經從大連陸軍學院畢業,並且一直留在部隊任職。後來為了提升自己,才接連去進修學習。
早期的王健林一直在部隊工作和學習,直到1986年才開始進入社會,接觸到地產行業,並且當時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業務員,甚至連企業經理都排不上,經常為了工作跑前跑後。直到後來,偶然得到機會,成立萬達才開始慢慢成功。
阿里巴巴——馬雲
提起馬雲估計不少人都不陌生,雖然馬雲已經退休,但是卻依然活躍在富豪榜上。那麼馬雲30歲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呢?
馬雲1964年出生於杭州,1994年馬雲30歲的時候,還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不過那個時候的馬雲除了教師以外,還自己獨立創辦了「海博翻譯社」,副業是一個翻譯從業者。那個時候的馬雲,每天還在為翻譯社員工的工資而發愁,也沒有想過未來會創建阿里巴巴,所以30歲的時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騰訊——馬化騰
騰訊作為與阿里巴巴齊名的網際網路公司,業界影響力絲毫不弱於阿里巴巴。並且馬化騰條件也要比王健林和馬雲好很多。那馬化騰30歲在做什麼?
馬化騰出生於1971年,比王健林和馬雲要小很多,2001年才年滿30歲。不過那個時候騰訊已經建立2年了,但是不巧的是從1999年到2001年正好趕上「網際網路泡沫」,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都收到了嚴重的影響。那個時候的馬化騰曾多次想要將騰訊出售,但是卻沒人願意接手。為了存活下去,馬化騰在30歲的時候,一直在東北西走,苦拉投資。
其實,看完這3位首富們的30歲,你現在還會糾結自己30歲是否「一事無成」嗎?30歲也許是一個年齡的象徵,但是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只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充實自己的生活,腳踏實地地去幹,相信未來也一定有非凡的建樹和作為。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你今年多大,又有什麼作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