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麗的觀瀾版畫村。
深圳新聞網訊 在防疫期間,中國·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因為限流,遊客並不太多,整個園區也鮮少地呈現出一派寧靜的氛圍。綠樹如蔭、鮮花怒放,清幽的環境,詩意的田園風光映在遊客們的眼裡,也變成一張張風景照,留在他們的手機裡。
昔日「髒亂差」的廢舊古村落,早已舊貌換新顏。通過低碳、環保的理念,改造成為世界一流的版畫工坊、環境優美的國際藝術家村,這是享譽世界的特色文化品牌,也是古村落保護及文化重生的經典案例。
「修舊如舊」植入低碳環保理念
觀瀾版畫基地的核心區域是大水田舊村,2006年初開始規劃徵收改造。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觀瀾版畫基地完好地保留了客家古村田園牧歌式的風光和嶺南客家建築群。
為什麼是改,而不是拆掉重建?觀瀾版畫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為了最大限度保留舊村風貌,也是在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繼續提升和完善的最有效方式。
走進觀瀾版畫基地,目光所及的房屋結構、造型藝術以及外部裝飾基本上沿襲了民國以前的風格,壁畫、泥塑、脊飾等藝術元素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古村立村時凌姓客家人所鑿的「好運泉」被保留,成為一道風景。
綠色環保,不僅僅指花草樹木,還包括整體規劃的生態理念。為達到低碳環保的目的,觀瀾版畫基地將冬浥巷、磬梅巷大量硬質地表改造為透水性地面,減緩和減少地表徑流,增強地表雨水下滲能力,降低開敞空間的溫度和室內空調能耗;同時在創作室與陳列室(冬浥巷)之間、中小學版畫作品展區域(磬梅巷)與人工溼地之間各栽種鄉土喬木樹種;在前往磬梅巷的兩側無高大喬木樹種的區域補種鄉土喬木樹種,形成林蔭道;利用碎石鋪砌生態停車場。
為了緩解灰色建築牆體引起的太陽輻射熱吸收,觀瀾版畫基地對建築物進行了牆體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安裝低碳太陽能板吸收熱能;在基地燈具使用區域推廣使用節能燈。
該負責人介紹,針對生物入侵物種,觀瀾版畫基地也做了一系列措施進行防控和管理,其中包括在汙水入口等區域對生物入侵物種實施人工清除,並在清理後的區域補種了鄉土植物;在荒蕪區域栽種鄉土木本植物;沿菜地溝渠構建喬灌草組合的林帶等。
古碉樓靜靜地矗立在荷花池旁邊。
增設中水循環系統打造人工溼地
有著180年樹齡的菩提老樹,長滿了綠葉,守護在觀瀾版畫基地的入口處。朝著菩提樹的方向一路前行,會經過田園景觀區。在田園景觀區能看到大片的農田,這些農田不再為生產而存在,而是變化的、觀賞性的景觀。
田園景觀區的後方就是山地景觀區,這裡是觀瀾版畫基地的後山區域,也是一個人工溼地。
據介紹,以前觀瀾街道大部分片區未完善汙水幹管收集系統,雨、汙水通過道路邊溝或地面或臨時道管直接排入河道水體,進入觀瀾版畫基地,對基地水體造成嚴重汙染。
結合人口用水量、大水田中心區產業與人口給排水特點,以及降雨規律及上遊地表徑流集中通過中心區的情況,觀瀾版畫基地增設了中水循環處理系統,確保旱流汙水能得到有效處理。
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水系統主要採用了強化生物預處理加潛流人工溼地為核心的處理工藝,經過處理後的汙水,一部分潛流入人工溼地和三個景觀清水池,用於水環境與農業生態用水;另一部分轉化成生活雜用水。而經過沉澱池分離的汙泥,則成了林地、苗圃的底泥和基肥,為植物的繁殖生長提供充足營養。
這個時節,站在花田中央四周張望,可以看到多種盛開的鮮花,有玫瑰、紅穗鐵莧菜、長春花、鳳凰花等。雖然防疫期間花田未對遊客開放,但仍有遊客湊近花田邊上,舉起手機拍攝美麗的花海。
「好多年前我來過這裡,但那時候似乎沒現在美。這裡綠植多,空氣很清新,而且遠離城市喧囂,很適合放鬆休閒。」遊客李小姐早就想再來觀瀾版畫基地逛一逛,為了避免周末人多,李小姐選擇了一個工作日,預約成功後,便帶上家人一起來了。
「這兒的花、草長得很快,你瞧那邊小溪裡的銅錢草,比一般人家裡種的銅錢草大多了,充分表明水質裡的肥料充足。」在花田裡測量和檢測花草生長動態的工作人員介紹。
版畫工坊與背後的鳳凰木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態與人文建設齊頭並進
作為一個舊村落改造的典型案例,觀瀾版畫基地以版畫藝術注入古村保護,不僅僅具有生態的底蘊,還被賦予文化內涵。
循著大水田村陳煙橋的版畫基因,依託大水田舊村落建立起來的全國版畫創作基地,是龍華區集版畫創作、製作、展示、收藏、交流、研究、培訓和市場開發為一體的中國版畫事業與產業並進的綜合性項目,擁有著「中國·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中國(觀瀾)原創版畫交易會」「版畫學術論壇」等品牌項目。
版畫創作與大自然完美融合,讓曾經的大水田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和藝術魅力。秉持藝術惠民的原則,觀瀾版畫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至今為止已接待遊客1000多萬人次,成為深圳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與特色文化名片,不僅是廣大市民群眾一致好評的人文與生態旅遊地,也是「深圳最美古村落」之一。
「自基地創建以來,許多中外版畫名家入駐並在這裡創作了大量作品。這裡已經成為中外藝術家創作、交流和聯誼的平臺。」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版畫基地連續13年承接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龍華分會場的展覽展示工作,多次被評為深圳文博會優秀分會場。此外,版畫基地還獲評國家級「文化(美術)產業示範基地」「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最佳創意產業園區」「深圳市文化+旅遊型示範基地」「廣東省版權興業示範基地」「園林式花園式單位(小區)」「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最具文化價值特色小鎮」等眾多榮譽。
2019年至今,觀瀾版畫基地持續在進行改造提升園區服務設施和配套功能的工作。據悉,觀瀾版畫基地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提升舉措,把基地打造成集村落旅遊、鄉村體驗、生態保護和城市消費的集合地。
龍華新聞 記者 袁春燕 通訊員 王俊/文 記者 陳建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