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繼剛:田園藝術讓創意農業好玩更有趣
文/章繼剛
一望無際的稻田才是最美的布景,周邊的蛙聲、風聲是悅耳的伴奏。在成都市郫都區「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遇見菁蓉湖 聽見稻花香」2020菁蓉湖稻田音樂會,8月29日在這裡舉行。成都著名民謠大師、成都明星酒吧「蓮花府邸」的創始人江智民坐鎮打造整場音樂會,《愛江山更愛美人》《成都》等經典曲目,在稻田中親身體驗到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川西田園的大美風光。這場從白天唱到夜幕降臨的稻田音樂會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周邊村民前來聆聽,村民感嘆:簡直太美了,太震撼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變成現實,把夢想中的天堂生活落地人間。9月5日,田園牧歌「首屆田園藝術節開幕式暨秋收大典」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藍城兩江·田園牧歌」傾情開演。近100多組家庭帶著孩子,相聚田園,共同體會這難得的豐收喜悅和秋日美景。穿著漢服的小學童們朗誦著傳統經典。非遺傳人的川江號子響徹在秋收大典上,雄壯悠揚,昂揚澎湃,展現了巴渝兒女不畏灘涂,拔節高歌,心中滿是對生活的熱望。以天地為幕,一場以展現人與自然、生長與凋零的現代舞蹈《稻禾》翩然盛起,稼穡之美,引人動情。在結束秋收大典之後,至10月17日之間,田園牧歌聯合華人當代美術館舉辦「稻草趣味藝術展」,由艾忠亮、任前、李佔洋等著名藝術大師親手設計的《南瓜迷宮》、《夏日蜻蜓》、《彩蝶田間》、《水童牧牛》等稻草藝術作品將悉數亮相田園牧歌,將邀請全城市民來前來打卡,體驗田園之樂。
農耕文化是我國從未間斷的一種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體現和反映了傳統農業的思想理念、生產技術、耕作制度以及中華文明的內涵。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先鋒村從2013年開始以「川西民俗文化村」為品牌,以「農夫記憶」為主題,先後建成了 「農夫記憶」廣場、農夫溼地、農夫學堂、農夫果園、農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農事體驗基地。在農夫記憶文化廣場,有專人為遊客講解二十四節氣的意義,傳唱《二十四節氣歌》;在農耕體驗區,當地的農民可以教授小朋友栽種瓜苗的基本要領。在農耕大學堂,當地的老農民可以為大家講授農耕知識,傳承「『一粒米,千滴汗』『傳家兩字讀與耕,興家兩字儉與勤』」等家風家訓。遊客可以體驗川西民居院落、耕讀傳家意境、農村生活美景。先鋒村黨支部書記任健說,陳家院子、羅家院子、十八畝大院……一社(村民小組)一特色,一路一景色,20個院落都將植入一個帶動性的產業。
天府大地,風物共生。成都市首屆天府大地藝術季於9月8日在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啟幕,活動將一直持續至10月8日。在天府現代種業園,以邛崍市獨有的「崍勁市集」品牌,結合「文君禮」「二十四鎮」在地文創品牌,打造主題鮮明、參與性強的特色市集,包括潮流集市、國貨現場製作等;聯合成都知名市集品牌開展生活美學販售、互動拍照打卡、手作插畫體驗、攝影展覽等;結合種業主題,打造田野間的精品咖啡;在大地景觀中打造花香瀰漫中的「稻田餐廳」;建造精釀造酒坊,開展精釀啤酒會。匯集知名街頭藝術家,打造全民參與的大地塗繪藝術季;配套房車露營體驗。打造露天電影院,結合大地景觀,開闢嶄新的消費場景及藝術背景,打造最具藝術感官的五彩大地;以《鳳求凰》為主題,詮釋田野大地間的浪漫愛情;舉辦稻田音樂會、我是演奏家、平凡人音樂會等音樂活動。
在田野間奔跑,感受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在稻鄉漁歌打造的專屬田園農業場景裡撿鴨蛋、用竹籃抓魚、收割稻穀再製作成米,深入大棚體驗親手採摘蔬菜的樂趣,以親身體驗農事活動的方式找回兒時記憶。2020年 「第二屆天府豐收節」於9月19日-22日在成都市大邑稻鄉漁歌項目舉行。開幕式上將上演川西豐收文化主題舞蹈和宏大的豐收祭祀。中午,中國最大蒸籠——天府第一蒸開鍋,千餘道川西美味蒸食,沿百米稻田長席而來,傳遞豐收的喜悅與祝福。參與天府豐收節抖音話題,還可能獲得田園藝術民宿體驗等大獎。圍繞稻鄉漁歌農業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手工作品、文創商品等將進行創意集市展銷,來賓還可以與「新農民」來一場關於農業創新的跨界交流。
(作者系中國創意農業理論創始人)
本文由章繼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轉載或者引用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章繼剛總主編:《全國創意農業精品教材暨鄉村振興叢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參考文獻:
1、章繼剛:《田園革命》,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2、章繼剛:《創意農業學》,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