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農業頭條推薦丨讓廢棄物變成蔬菜生長的營養品

2020-12-14 創意農業創始人

鄉村「垃圾」如何有效利用?

讓廢棄物變成蔬菜生長的營養品

文/章繼剛

菌渣、稻殼、禽畜糞等農業廢棄物數量驚人,特別是 秋收時節田間、地頭產生的農業廢棄物堆積成山。我國每年產生的種養廢棄物大約有36億噸,種養廢棄物的有效利用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難題。

實踐證明,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以沼氣、生物天然氣、農用有機肥、農村能源等為主要利用方向,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格局,積極探索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加大相關設施投入和建設力度,提高處理和利用水平,對發展創意農業,全面實現畜牧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廢棄物基質產業化利用潛力巨大。在山東省泰安市農科院試驗基地,這些「垃圾」已經成為生產番茄的「寶貝」,從農業廢棄物收集、腐熟、配製,到蔬菜產業化生產,農業廢棄物能夠大規模利用。2012年起,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蔬菜創新團隊土壤與肥料崗位專家、泰安市農科院院長高俊傑研究員率領的團隊研究的「設施蔬菜有機基質栽培標準化技術」,研發了以菌渣為主的適宜設施番茄、韭菜等蔬菜栽培的基質配方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鹽鹼地、荒漠地等不適宜生產蔬菜地區發展蔬菜產業。

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的循環農業生物轉化蛆蟲有機肥項目消耗秸稈、禽畜糞便,轉化成大豆有機肥、蛆蟲有機肥、蛋白飼料粉,年產大豆有機肥20萬噸,蛋白飼料粉1000噸,蛆蟲有機肥5萬噸。項目建成後,將收集周邊大棚秸稈、村莊禽畜糞便和農戶廁汙進行集中處理,生產有機肥料。利用蔬菜秸稈、畜禽糞便等原料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本項目的取暖、供電燃料,沼液作為有機衝施肥,沼渣作為作物的有機質,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的重組利用,讓循環農業真正循環起來。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馬林村的臻潤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示範基地。先後建立了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示範基地、優質葡萄柑橘引種孵化基地,形成了臻潤農業產業園板塊,包含農業秸稈和糞汙處理、有機肥生產、土壤修復改良、種植,每年可處理農業廢棄物200萬噸,改良土壤300畝,解決200人次就業。臻潤農業負責人高建剛說,我們採用的微生物高效生物降解技術是國內唯一的核心技術,可將現在利用水平較低的各類玉米、小麥、水稻、棉花等秸稈,以及無法被利用的蘆葦、樹木枝條、雜草樹葉和設施農業產生的有機垃圾等所有植物廢棄物,快速高效轉化為高質量生物有機肥,就地就近還田,實現農業秸稈高水平、產業化綜合利用。

四川省廣漢市狠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構建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兩大體系。全成秸稈回收專業合作社已經同周邊養殖場、食用菌種植場較多的金堂、青白江等地的多家公司,籤訂了長期購銷合同,並帶動6000多家農戶參與秸稈綜合利用。

(作者系中國創意農業理論創始人、《創意農業學》《田園革命》作者)

本文由章繼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轉載或者引用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創意農業頭條推薦丨陽臺上的紫色蔬菜好看又好吃,陪伴你一個夏天
    陽臺上的紫色蔬菜好看又好吃,陪伴你一個夏天紫色的蔬菜吃起來口感非常好,如今紫色土豆、紫色玉米、紫甘藍、紫薯、紫扁豆、紫白菜、紫色花椰菜來到我們身邊,讓紫色成為陽臺上美麗的風景,陪伴我們一個夏天,為我們帶來快樂和美味。
  •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開建
    巴渝傳媒網訊(記者 袁曉露)12月18日,總投資3450萬元的捷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涪陵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物有機肥生產)項目正式在涪陵區青羊鎮吳家村2組橋灣(小地名)開工建設,這是涪陵區2020年農業重點建設項目。
  •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方法,保障蔬菜優質高產
    同時,溫室大棚是當前我國現代農業蔬菜栽培的主要種植方式,隨著蔬菜栽培技術的不斷改良,反季節蔬菜越來越常見,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如何更好地使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向科學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是在當前形勢下加強蔬菜栽培技術研究的重要內容。基於此,本文首先論述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發展現狀及其發展特徵,在此基礎上,詳細闡述現代蔬菜溫室栽培的技術要點。
  • 章繼剛:重慶農交會創意農業人氣高
    創意農業成了市民參觀和購物的最大亮點從「荊州味道」「一薯多吃」"蘇韻農品、優味共享",到「巴味渝珍」「百膳冀為鮮」「黔貨出山」,創意農業走出了一條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在農村垃圾處置區,不僅展出了國內先進的垃圾處理新技術及裝備、垃圾分類-轉運-處置-利用的整體解決方案等,還有農村有機廢棄物就地效果處理利用的技術及裝備。在重慶巴味渝珍展區、重慶特色品牌農產品展區和重慶數字鄉村展區三大展區,展示展銷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特色農產品和「巴味渝珍」授權農產品7000餘種,面向廣大市民提供更多新穎、豐富的優質創意農產品。
  • 生產有機肥再產食用菌丨「蚯蚓工廠」裡的循環農業是條致富好路
    這裡有2800餘萬條蚯蚓繁衍生息,每天可吃掉禽畜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10餘噸,相當於這些蚯蚓的總「體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蚯蚓為露天養殖,生長在養殖「床」內。「床」用禽畜糞便加秸稈堆成,其中,秸稈含量在20%左右。每個「床」寬0.5米,長數百米,形似田壟,只是更寬、更高一些。徐家屯貧困戶張彥是「蚯蚓工廠」的運輸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著小卡車,收集村民家裡的秸稈和垃圾,運到養殖基地,供蚯蚓食用。
  • 章繼剛:田園藝術讓創意農業好玩更有趣
    章繼剛:田園藝術讓創意農業好玩更有趣文/章繼剛一望無際的稻田才是最美的布景,周邊的蛙聲、風聲是悅耳的伴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變成現實,把夢想中的天堂生活落地人間。9月5日,田園牧歌「首屆田園藝術節開幕式暨秋收大典」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藍城兩江·田園牧歌」傾情開演。近100多組家庭帶著孩子,相聚田園,共同體會這難得的豐收喜悅和秋日美景。穿著漢服的小學童們朗誦著傳統經典。
  • 生物炭——廢棄物的逆襲之路
    生物炭——廢棄物的逆襲之路北極星固廢網訊:日常生活的便捷化和農業生產技術的自動化把人類從原始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與高水準的生活生產方式相伴而生的,是廢棄物益發膨脹的產量;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的日臻成熟改變不了這個過程消耗能源、汙染環境的事實,而以資源化的眼光看待這些秸稈、糞便、生活垃圾,卻可以為它們謀一條低耗高效的新出路
  • 「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五種新型農業種植技術!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農業技術是新型的,這些新型的技術讓農業種植科學、精準和規模化程度更高。1、牆體栽培牆體的栽培是把牆壁和管道進行了巧妙的結合,管道內放置了基質,給農作物生長提供養料。這種栽培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了有限的空間,最小範圍實現了植物多樣性,而且美化了牆體。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 這裡的蔬菜慢生長──走進薊州區上倉鎮設施農業園區「蟲蟲農場」
    天津北方網訊:寒冬時節,走進位於薊州區上倉鎮的設施農業園區「蟲蟲農場」,溫室大棚裡一片新綠,菜農們正在採收茴香、油菜、韭菜、芹菜,菜香味讓人格外舒暢。  採收結束後,負責人王華中立即帶領菜農們進行分揀和粗加工,去除菜根,把不太好的菜葉擇掉,用保鮮膜綑紮,裝箱外運……  王華中一邊忙著幹活,一邊介紹:「我們這裡的蔬菜生長都是慢性子,平均每茬採收時間要比其他普通蔬菜晚10—15天成熟。」  蔬菜還能慢生長,秘訣在哪裡、好處又如何?
  • 蔬菜《初春換茬這些要點要注意!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
    當前正是春茬蔬菜換茬的高峰期。與夏季蔬菜換茬相比,冬季蔬菜換茬時間短、不良環境多,因此換茬之後出現的問題也多。由於連年種植,大量施肥,大棚土壤富營養比較嚴重,並且部分菜農選購肥料以及施肥方式不得當,造成了土壤物理性狀的改變,對蔬菜生長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這裡給菜農提幾點建議。
  •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及種植時這些細節要掌握好
    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近年來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呈現出直線增長的趨勢,蔬菜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現代農業中,我國一直致力於蔬菜栽培的研究,在提高蔬菜產量上已經取得顯著成果。通過對蔬菜栽培的各項研究,傳統農業中存在的缺陷得到很大改善。
  • 將畜禽糞汙變「土壤乾糧」 農業廢棄物處理新技術獲認可
    奶牛養殖場內的糞汙直接進入封閉加工設備,經過3—4天曝氣、發酵、過濾、除溼烘乾、氨氣回收等系列系統處理,變成一袋袋粉狀、顆粒狀「土壤乾糧」——生物、微生物有機肥……9月22日記者獲悉,青島興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開環境科技)研發的畜禽糞汙與秸稈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
  • 贊麥源選攜手早田農業 將高山蔬菜送上杭城餐桌
    日前,來自衢州的高山有機蔬菜在杭州各大社區中熱賣,數千份的商品一經上架就被搶購一空。據了解,這是杭州本土社區團購平臺攜手衢州早田農業為杭城市民送上的一份來自海拔700米深山的天然風味。
  • 由由農業聯姻滬上國際社區,黃瓜創意料理大受好評,開創品質蔬果新...
    12月20日,上海由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滬上國際社區,在由由喜來登大酒店舉辦了一場黃瓜主題的創意料理沙龍活動。口感與創意相遇,品質與匠心結合,由由農業登陸國際社區打造了一場味蕾與視覺的盛宴,活動吸引了國際社區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令人流連忘返。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該模式依託並整合當地優質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的循環經濟,延伸價值鏈條,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發展。 種養加工複合模式主要在我國水稻產區、小麥產區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該模式適用於傳統農產品加工,如農戶加工豆腐及磨粉後,將豆渣或粉渣作為餵養動物飼料,動物糞便排入沼池後,沼肥用於種植綠色水稻、蔬菜等;沼氣用於燒飯、照明等。
  • 四川青神:鄰裡百家兒童空間零廢棄創意季
    從岷江大道高臺鎮百家池村一路口下車,步行走在前往椪柑現代農業園區鄰裡百家空間的小路上,成皓和其他同學撿拾著路邊的小石頭。為培養城鄉家庭綠色環保意識,提升鄉村美學,促進城鄉融合,5月23日,由青神縣婦聯、高臺鎮黨委政府主辦, 四川青神縣少兒發展促進會、百家池村兩委承辦的「零廢棄創意季」活動,在鄰裡百家兒童空間進行,來自縣內外40多個家庭參與其中。
  • 爆款小紅罐成功的原因面對母嬰營養品的機遇與挑戰
    ,也重視營養品對人體免疫的重要性。大大推動了全社會群體對於營養品的認識,使營養品行業在消費者群體中的接受度及認知度推動了五至十年的發展程度。其實營養品行業崛起成為風口自2019年便已開始,營養品行業整體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母嬰營養品行業的某知名品牌2019年營養品銷售額及業績出現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驚人漲幅。現在是母嬰營養品行業發展的機遇。
  • 推薦十本韓國恐怖漫畫
    田間追蹤高質量節約型農業:農業廢棄物這樣變成寶|||||||本報記者深入多個農業大縣,探尋答案,帶回一組報導,敬請關注。      找回農業「另一半」,秸稈變身五種「寶」   蔬菜大棚裡也能跑拖拉機!   記者在山東壽光市紀��㕇丁家堯河村看到,旋耕機在大棚裡來回穿梭,絲瓜藤蔓瞬間變成粉末,與土壤混合,織就出一條「綠毯」,「蔬菜秸稈深翻到田,再也不用發愁了!」農民丁位強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