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一種社會制度叫做:種姓制度。從一個人的膚色或者姓氏,就可以大致知道他的種姓。公元前十五世紀的時候,部分雅利安人入侵到印度,原印度人拼了命也打不過他們,便成了奴隸。雅利安人很不喜歡印度人,為了讓自己的統治地位更堅固、長久,他們就創造了「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的存在,讓人們更易分辨「統治者」和「奴隸」,這制度就這樣存在了數千年,對印度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膚色的角度來說,印度原土著民皮膚十分黝黑,而雅利安人是白種人。經過了數千年的歷史之後,我們可以知道種姓高的印度人,與白人的五官特徵更接近,雖然膚色比不過歐洲的白人,但我們可以由此得出結論:皮膚越白的人,種姓就越高。除此之外,我們再配上這個人的姓氏,就能判斷出他所屬的種姓。
如果,阿米爾汗只看膚色,的確屬於高種姓的人,是剎帝利和婆羅門的其中一個。從他的姓氏來看,不屬於傳統常見的姓氏,姓氏Khan是有其他的因素。因為,阿米爾汗的家族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印度,而是在印度種姓制度成立之後,才從其他地區遷入印度的,去一個地方就要好好的生活,所以,他們不得不接受了印度的「種姓制度」。
阿米爾汗的姓氏是:Khan(可汗),我們當中大多數人,對他們的姓氏不太了解,但一個人的姓氏為可汗,就大概能判斷出這人地位不低,「可汗」最初的意思是主人或者大王,受人尊重的同時,還有著較多的財富,在印度屬於最高級:阿什拉夫。「阿什拉夫」是印度內部三大種姓之一。
阿米爾汗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印度由來已久的「種姓制度」,與伊斯蘭教中的「人人平等」互相矛盾,所以,做為穆斯林的阿米爾汗,對比也就越來越不重視了,他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他是不認同「種姓制度」的。
「沙魯克汗、薩爾曼汗、阿米爾汗」這三人,作為印度的著名男星,姓氏都為「Khan」,換句話說,他們都出自同一姓氏,為何做為穆斯林的人,人氣都那麼高呢?由於在印度有一條很現實的規定,同一種姓的人不能跨越種姓演其他的角色。而這三人不受限制,什麼種姓的戲都演,他們就比其他演員更優秀,也獲得了更多觀眾的喜愛。
在印度的國家,阿米爾汗除了戲演得好,他還通過電視節目去呼籲大家,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努力宣傳人人平等的觀念,他希望人人都能過幸福的一生。這個節目的內容,是討論印度存在的事實問題,其中對「種姓制度」的批評最突出,引來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阿米爾汗的所作所為,讓原來高種姓的人群的不滿,覺得地位被威脅了,阿米爾汗還因此被他們罵了。
事後,阿米爾汗的人氣更加旺了,大家對他也更加喜愛,他的演繹生涯更加順利了。其實,無論阿米爾汗是哪一個種姓的,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仁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