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導演:不蹭熱度,封神宇宙是獨立的,可口碑卻兩極分化

2020-10-06 大橘說動漫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說到國慶期間最受期待的動漫電影,那還得是《姜子牙》。

其實《姜子牙》早在今年年初就拍好了,準備在大年初一上映,可後來遇到了特殊情況,被迫推遲了上映時間,直到2020年10月1日才在電影院出現,第一天的票房就在2億以上,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一天的票房還要高。

不少網友覺得《姜子牙》票房高是蹭了《哪吒》的熱度,畢竟《哪吒》片尾中的彩蛋就出現了《姜子牙》的序幕,不少觀眾覺得這兩部動漫電影是一個世界觀,也就是所謂的「封神宇宙」。

目前《姜子牙》的導演也對此事進行了回復,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沒有蹭熱度,自己的團隊總共製作了4年的時間。

雖然在製作期間經常和《哪吒》團隊進行交流,畢竟兩部動漫都是彩條屋投資的,神話背景也相同,但是從項目開始這兩部動漫電影就是各自獨立的。

之前有些人覺得電影中的「宇宙系列」就應該是貫穿劇情的東西,各個宇宙中的角色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和故事,但是他們彼此是有關聯的,可以通過時間、空間、過去、未來等因果關係聯繫到一起,這一點做得比較好的是漫威。

可是《哪吒》和《姜子牙》並不一樣,要是大家拿以往的觀念來看待這兩部國漫影片,那大家或許就會失望了。

其實導演把《哪吒》和《姜子牙》各自獨立的原因就是為了規避風險,就把漫威來舉例,他拍的每部影片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聯繫,如果他拍的很多影片都沒人看,那他突然拍一個《復仇者聯盟》自然不會有觀眾買單。

可如果漫威的作品一旦取得成功,那他再拍聯動影片時則會輕鬆很多,票房肯定不會地道那裡去,即使影片質量差一點觀眾也不會特別在意,而《姜子牙》導演將影片獨立就是為了規避上一部影片萬一失敗的風險,畢竟失敗後有可能影響到這部電影的票房。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之後,不少人都覺得《姜子牙》的口碑肯定會出奇的好,畢竟上一部動漫電影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影片的口碑現在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局面。

有些觀眾對《姜子牙》並不看好,他們覺得這部動漫影片劇本設置不合理,沒有什麼吸引力,讓人很難有看下去的欲望,可另一些觀眾卻覺得《姜子牙》立意很深,特效也製作的不錯,是一部很棒的國漫影片,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口碑兩極分化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大橘個人覺得《姜子牙》出現口碑兩極分化的原因就是沒有找準定位,也就是說沒有明確自己的主要受眾是成年人還是孩子。

《哪吒》口碑好的原因就是影片中有太乙真人這種搞笑角色,內容還是一個勵志故事,整體的氛圍比較輕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適合觀看。

而《姜子牙》這部影片相對來說就比較沉重了,影片整體是暗黑系列風格,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雖然裡面有四不像和蘇妲己出來活潑氣氛,但是她倆的存在感並沒有《哪吒》中的太乙真人高,因此不少孩子都不喜歡這種悲涼、嚴肅的感覺,讓很多希望看到搞笑片段的觀眾感到失望。

其實沒找準定位也不能怪《姜子牙》,畢竟我國動漫電影市場發展了這麼多年也沒能明確自己的定位,有些人覺得動畫不應該過於低齡化,裡面應該有一些引人思考的東西,《小豬佩奇》這種低齡動畫只適合特別小的孩子觀看,孩子們很難從裡面學到東西,這一點應該向日漫學習。

現在大部分日漫都有較好的口碑,比如《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等,裡面有理想、友情、熱血等等,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適合觀看,明顯不是《小豬佩奇》這種低齡動漫可以相比的。

可是我們從這幾年來口碑和票房都很好的動漫電影來看,受歡迎的還是那些偏向於孩子的動漫,比如《熊出沒》,《大魚海棠》等動漫反而沒有達到預期,這也讓動漫成人化變得難以發展。

而且《姜子牙》講述的是堅守理想的故事,姜子牙在取得成功後依舊不忘初心,說出了「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縱」以及「願天下再無不公,這一次拼盡全力,勇敢而戰,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這樣的臺詞。

雖然姜子牙並沒有明確的告訴大家蒼生和個人孰輕孰重,以及應不應該堅守當初的力量,但是他卻做出了實際行動,並引發了大家的思考,若一人都救不了,如何拯救天下蒼生?這樣的主題容易引發成年人的共鳴,可是孩子卻有點不太理解。

而哪吒的核心價值觀主要還是要突破世俗的偏見,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這其中穿插了不少親情和友情,這樣的故事更容易引起成年人和孩子的共鳴,因此這也就造成了《哪吒》口碑很好,而《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的場面,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導演:從未想過蹭《哪吒》熱度,封神宇宙是「孤立」的
    》原本就是作為《哪吒》彩蛋而被揭露的項目,而自後者功成名就之後,這部國漫也一直用著「封神宇宙」的名號來進行商業宣傳。但彼此之間也可以通過「未來」和「過去」的因果作為相關聯到一起---不過事情到來封神宇宙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 為什麼《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封神宇宙」還能成嗎?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上映之前就備受期待,但目前票房大捷,口碑卻飽受爭議。 很少有電影能收穫如此兩極分化的口碑,喜歡的人大呼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主題更深刻、藝術手法更高級,但不喜歡的人則直接評價爛片,認為這個故事沒有存在的價值。
  • 姜子牙:封神宇宙第二部,口碑兩極分化?何以救蒼生,解構封神
    今天聊一聊前段時間上映的《姜子牙》,繼去年《哪吒》大火之後,作為封神宇宙第二部的《姜子牙》熱映後,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準確來說《姜子牙》不是一部純娛樂的電影,它是一部有著沉重內核,探討深刻話題的電影。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票房卻將超越《瘋狂動物城》國內動畫電影...
    (文|阿歧wai 禁止轉載 長期有償徵稿中,歡迎私信聯繫)     新冠疫情下的影院終究還是迎來了國慶檔,最受矚目的是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姜子牙》,文章不涉及劇情,單純地從票房、評分等因素去聊一聊作為動畫電影的《姜子牙》,究竟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 二郎神獨立動畫要來了?與哪吒不是同一個製作公司,涉嫌蹭熱度?
    ,所以這次姜子牙很多人在沒有看預告片的情況下就已經非常期待了,而從姜子牙宣布將要被製作成第三部動畫之後,國產「封神宇宙」的大旗也徹底被確定,因為這一系列無疑將會成為與漫威宇宙同樣賣座的系列而在9月28日一個名為《二郎神之深海蛟龍》的動畫發布了預告片,動畫預告中講述了少年二郎神的一些故事,其實要知道劈山救母本來就不是什麼陳香的事而是二郎神自己的故事,所以二郎神身上可挖掘的故事還有很多。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難題下的哲思,你真的看懂姜子牙了?
    自從《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神話題材動畫電影備受好評,也讓彩條屋扛起了國漫崛起的這一旗幟,因此彩虹屋出品的另一部神話動畫《姜子牙》成了觀眾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上映第一天票房就達到了3億,對於喜歡的電影,我都會搶在首映前去觀看,雖然整體的感受很驚豔但是不乏有些許遺憾,與朋友交流後,不出所料,上映後的姜子牙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
  • 《姜子牙》深度解讀:「一戰封神」的背後
    並且就姜子牙這個人物來說還出現了兩極分化,這究竟是為何?不過相對於票房上的一路走高,《姜子牙》在口碑上卻面臨了兩極分化。有無數的人覺得該影片主題更深刻,在製作上是相當的精良,畫面精美絕倫,完全是中國動畫電影的頂尖水平;可是也有很多人詬病製作的精良度還算不得上乘,不夠順暢,覺得劇情也不完美,蹭《哪吒》的熱度,也有一部分人則直接評價爛片,故事沒有價值等等。
  • 《二郎神之深海蛟龍》發預告,封神宇宙第三部?觀眾卻說蹭熱度
    文/小七電影《姜子牙》即將上映,作為「封神宇宙」的第二部國漫電影,不少觀眾希望有個屬於咱們的自己的「宇宙」,因此對《姜子牙》寄予厚望。然而,《姜子牙》還未上映,又一部跟「封神」有關的國漫宣布定檔2021年,並且公布首支預告和概念海報,這部國漫電影就是《二郎神之深海蛟龍》。二郎神為主角,全新的故事概念海報看起來質感很好,無論是配色還是畫面製作,都給人一種高級感,畫面中透出東方美學,因此備受觀眾喜愛。
  • 繼《姜子牙》之後,《新哪吒》又來蹭《哪吒》熱度?還定檔春節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還有更多的意義,它飽含本土特色,哪吒正是我們家喻戶曉的《封神榜》中的人物。《哪吒》的成功給國產動漫創造了更大的舞臺,總觀影人次高達1.4億,在這之後的所有動漫都會沾光,這不,《姜子牙》實實在在地「蹭」了一波熱度。
  • 《姜子牙》票房大豐收,口碑卻兩極分化,國產動畫的出路在哪裡?
    票房屢創新高,但《姜子牙》的口碑卻陷入了兩極分化。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了狐妖,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但在最後斬九尾狐妖之時,姜子牙看到狐妖體內仍有無辜元神。他不忍殺害狐妖體內的元神,放過了大反派狐妖,因此被貶去北海思過。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這鍋「預告片」來背,其立意值得深思!
    《姜子牙》口碑呈兩極分化,預告片該背這個鍋。《姜子牙》這部以中國神話故事為基調的動畫電影,目前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上映以後口碑呈現了兩極分化,豆瓣分目前是七分。就目前這個評分而言,確實讓人有點跌破眼鏡,與之前大家所預測的,還是偏差不小。
  • 《姜子牙》為何口碑兩極分化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的同一天,國漫《姜子牙》以3.2億的票房刷新了紀錄,遠超《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1.44億票房紀錄。但相比較《哪吒》的一水兒好評,《姜子牙》的評價卻兩級分化,有讚譽有加的,也有大加鞭撻的。目前《姜子牙》的評分低於《哪吒》,說明有些地方是比不上的。這差距在哪裡呢?
  • 兩極分化的《姜子牙》到底好不好看?
    文/小宇宙首先恭喜《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等了半年之久,我想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了哪吒之前的熱度和聯動,也為姜子牙帶來了一定的信心和宣傳,國漫之間惺惺相惜的感覺真的很棒,都是互相彼此鼓勵前進變得越來越優秀,也許有人喜歡哪吒有人喜歡姜子牙,但每一部都會是裡程碑,各人有各人所愛罷了。
  • 《姜子牙》上映,評論為何兩極分化嚴重,叫座不叫好?
    從「大年初一,一站封神」到「十月一日,太公歸來」,從春節檔調整為國慶檔,延遲了250多個日夜的動畫電影——《姜子牙》,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剛一上映,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就目前來看,《姜子牙》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叫座的電影,但就觀眾的反應來說,它並不算是一部叫好的影片——評價兩極分化的現象十分嚴重。
  • 口碑兩極分化,《姜子牙》你看懂了嗎
    》的期待值拔到很高,但作為中國觀眾最期待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姜子牙》的口碑呈現了兩極分化。這個故事大概講述了在封神大戰之後,曾經身披法力金甲的姜子牙原本受封成為眾神之長,但對狐妖九尾行刑前,因為看到狐妖體內的無辜靈魂而沒有殺死九尾。
  • 姜子牙蹭哪吒熱度?
    》原本就是作為《哪吒》彩蛋而被揭露的項目,而自後者功成名就之後,這部國漫也一直用著「封神宇宙」的名號來進行商業宣傳。有看過漫威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所謂的「宇宙」乃劇情貫穿的東西,其中的每一位人物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立故事,但他們彼此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觀當中。
  • 《姜子牙》票房大豐收,但在口碑方面是德不配位,有些兩極分化。
    10月1日,《姜子牙》上映,不到兩天票房就已破4億,不過《姜子牙》雖然票房大豐收,但在口碑方面可以說是"德不配位",有些兩極分化。姜子牙的故事能一眼看到頭的,少了看下去的欲望。《姜子牙》低分的另一方面是高期待帶來的落差,受前作《哪吒》的濾鏡影響,該作自定檔就備受關注,獲得包括且不限於"國慶檔想看人數第一"、"影史最想看動畫電影第一",高期待帶來的是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不過,所有的差評者都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在美術、音樂和分鏡等除了劇情之外的所有東西,相比以往的國漫都有巨大的進步,堪稱國漫之光。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業界能從中學到什麼?
    國產動畫大片《姜子牙》上映至今,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在褒獎者看來,該片畫面精美,特效炫目,主題、世界觀宏大深遠;而批評者則認為,《姜子牙》故事俗套,劇情混亂,人物性格單薄,甚至有蹭熱度的續貂之作之嫌。
  • 中國動畫電影就兩「宇宙」一個《君名》一個《哪吒》
    沒有懸念,國慶檔真正的票房冠軍被後期口碑回升的《我和我的家鄉》獲得。而在前期被觀眾賦予過高期望、預售票房位列第一的《姜子牙》,則因為上映後巨大的口碑兩極分化,票房最終被定格在15億左右。  大半個月過去,儘管《姜子牙》的話題熱度飛速下降,可是由這部電影引發的「封神宇宙」相關討論卻從未停止。
  • 評價兩極分化的《姜子牙》,用宏大的設定講了一個平淡的故事
    國慶檔的動漫影片中最讓人期待的無疑是《姜子牙》,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兄弟篇,封神宇宙中的關鍵一環,《姜子牙》在上映後卻沒有迎來《哪吒》那般山呼海嘯的一邊倒好評,《姜子牙》的評價走出了兩極分化的趨勢,我在看完之後,我覺得《姜子牙》的劇本用了一個極其宏大的設定講述了一個很平淡的故事,故事情節上也存在不少起承轉合的問題,導致整個故事以一種很平緩的方式展開,觀眾很難去與角色共情,故事的結束也略顯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