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鋼琴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圖集

花甲之年零基礎學鋼琴 鍛鍊手腦同時傳遞快樂 接診大廳變身「音樂廳」

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鋼琴

志願者崔忠和在醫院大廳演奏鋼琴

年近八十歲的鋼琴志願者狄源汨

演奏中的志願者阮嘉陵

南京明基醫院大廳,有架黑色的三角鋼琴。旁邊來往著腳步匆忙的人們,銀髮演奏者一不留神手上的音符和節奏就亂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從音符間感受並傳遞自由與快樂。

六十歲學琴八十歲還做志願者

聽眾說「我晚上就要做手術了

特地下來聽聽音樂」

六十歲的時候,狄源汨決定從零開始學鋼琴。

「退了休,我現在想幹嗎就幹嗎」。打太極,學書法,加入唱詩班……以前沒時間學的東西都安排上了。如今已年近八十的狄源汨說起二十年前開始學琴的小插曲,

「第一次報名的時候錢包丟了,遲了一個禮拜才正式報上」,第一堂課後,女兒就帶著她去琴行,挑了一架立式鋼琴回來。

聽朋友提起南京明基醫院在招鋼琴志願者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試試」。當時試彈了一支《瑤族舞曲》就順利通過了,但她還是擔心兩個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間是否能彈下來。她總覺得自己手笨,沒有童子功,快速的、技巧性強的曲子她跟不上。從和朋友輪流彈完兩個小時,到自己獨立完成,狄源汨花了一年時間才適應。

在醫院彈琴總會撞見許多悲歡。

拖著行李的年輕女孩聽著鋼琴曲流淚;自帶板凳、穿著病號服的老人小孩,在旁邊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

還有一位因為腹水腫不得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人,對著琴凳上穿著碎花連衣裙、已過花甲之年的志願者發出感嘆,「您真有活力」,臨走時,他反覆說了幾遍,「我晚上就要做手術了,特地下來聽聽音樂」。

對狄源汨來說,路過的孩子聽著鋼琴聲音不哭了,病人聽了曲子高興一點,就足夠了。

彈了十年,她很少請假,即使是丈夫幾年前因為腦梗在明基醫院住院的時候——每到周一,她把丈夫交代給護工,準時下樓,到大廳開始演奏。

《童年的回憶》、《致愛麗絲》、《夜曲》,舒緩的曲調緩緩展開,偶爾也會蹦出幾個錯音。丈夫的住院讓她有些焦慮,但她也安慰自己,把專業的事情交給醫生吧。 「彈琴的時候可以集中精力,什麼都不想」。

今年因為疫情,在醫院彈琴的志願者工作暫停了幾個月。南京入秋的十月,她回到了醫院,回來的第一天,她拿酒精溼巾把鋼琴琴鍵擦了一遍,「久別重逢」。

「最專業」琴師看重儀式感

一曲結束,他總要停頓一會兒給觀眾感受餘韻

沒人能準確說出在醫院大廳放一架三角鋼琴是誰的主意,包括志願者們和醫院負責志願者的工作人員小尚,「董事捐的吧」,「零幾年建院就在了」,「為了舒緩病人的心情」……這是南京市第一架放在醫院的鋼琴,過了幾年,市中心的鼓樓醫院住院部也有了一架。

來這裡做鋼琴志願者的大多是和狄源汨一樣的退休老人。周四上午的志願者阮嘉陵是所有人裡來的時間最久的,今年他剛做完腰部手術,走路時腰幾乎佝僂成一個直角。他在做體育老師的時候跟著同事學過鋼琴,退休之後重新撿起來。

老年志願者裡「最專業」的是周三和周五早上彈琴的崔忠和。他從小學管樂、作曲,跟著會了鋼琴,做過幾個管樂團的指揮,在教堂裡、歌舞團裡演出。他曾經在往來武漢和重慶的三峽遊輪上帶過一支女子管弦樂隊,迎接往來的中外賓客,並在船上待了七年。回到南京退了休後,在醫院彈過琴的姐姐介紹他過來做志願者,至今做了也有十年了。

他是個對演出十分講究的人。無論是在哪裡彈琴,要穿戴整潔,要在表演前先盤盤手串活動關節,同時也靜靜心,再擦拭鋼琴,等到準點,奏響第一個音符。在醫院演奏的是較短的樂曲,一曲畢,他要停頓一會兒給觀眾感受餘韻——就像在音樂廳演奏的時候一樣,在樂章之間留出時間,再開始第二曲。

崔忠和每次的結束曲都是《奇異恩典》,這首經典的福音歌曲,似乎已成為他的一個重要的收尾儀式。

崔忠和喜歡激烈的、能展現技巧的音樂,但醫院顯然不是個正式的表演場合。有時候正彈著琴,路過的人看到他穿著印有「志工」的紫色工作背心,會過來問,「洗手間在哪裡?」導醫臺的工作人員也會偶爾來提醒:「有病人嫌吵,可不可以聲音小一點?」

醫院不是音樂廳,他想通了,「他們覺得你是醫院的人,要是態度不好,讓他們對醫院產生不好的印象,就沒必要了」。遇到觀眾要上來試試,無論專業與否,他一律婉言謝絕,「願意來可以去登記做志工,隨便上來玩一下不太合適」。

「志工」身份是在醫院彈琴最重要的意義所在。和在以往任何地方彈琴都不一樣,崔忠和常常能聽到觀眾的反饋,有的說好聽,有的說聽到琴聲沒有那麼難受了。點點滴滴積累下來,他想著,只要身體條件能保證音樂質量,就要繼續做下去。

崔忠和已經過了七十了,他和妻子周末反而不愛出門,「不跟年輕人湊熱鬧」。因為精力顧不上,去年他辭掉了教堂的樂團指揮。 朋友也很少見了。可老友們看到媒體報導裡他在醫院彈琴的視頻時,有好幾位特地來醫院找他敘舊。有一位是高中同學,畢業之後就再也沒見過面;還有兩位是結伴來的,雖然都在南京,卻已經好幾年沒有見過了。

飯桌上,一位朋友聊起最近的生活,說身體多了一些毛病。崔忠和在一旁聽著,心裡挺感慨的:怎麼明明朋友比自己小一些,可身體狀況還要差一些?他更願意聊生活,比如鍛鍊、烘焙,還有音樂,「這樣安排下來生活內容就很豐富了」。

崔忠和彈琴的時候,兩個朋友在旁邊站著,拿起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畫面。其中一位老友靠在鋼琴後方擺放醫院模型的桌子旁,望著崔忠和背影的方向,喃喃自語:「時間過得太快了」。

銀髮「女孩」熱情又活潑

「這兩年自由了,趕快四處跑一跑」

鋼琴志願者裡,狄源汨是唯一帶家屬的一個。

每周一上午,在她坐了40分鐘地鐵,準時到達醫院大廳時,背後常常「咚咚咚」地跟著敲著拐杖的丈夫。她彈琴時,丈夫就坐在距離她十多米處的座椅上,手裡捧著一本書,他偏愛歷史和小說。書裡每隔幾頁夾著狄源汨為他提前備好的紙巾,怕他想咳嗽的時候找不到紙。

彈琴的時候,稍微一分心,就容易出差錯。丈夫有點動靜她就彈不好,看到他站起來,她要馬上停下來,時刻關注著,是有什麼需要嗎?

腦梗影響了丈夫的聽力和記憶力,實際上,坐在角落的丈夫不太記得手中讀過的書裡講了什麼,至於醫院裡狄源汨的鋼琴聲,對於他是一個關於安全的信號——此刻妻子就在身邊,他可以安心坐著。

狄源汨剛開始來醫院彈琴那幾年,丈夫身體狀況還好,他平時對著電腦搗鼓,幫合唱隊的朋友列印歌詞。因為腦梗住過三次院後,他變得很難自理生活了。

狄源汨的身後多了一條「尾巴」,出門一定要帶著他。只要她不在家,丈夫總想去找她,可他已經記不住路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丟。

她已經快八十歲了,認為自己需要可以同時鍛鍊手和腦的活動,防止自己變成老年痴呆的樣子,書法和鋼琴都是適合室內的活動。而出門去彈琴可以接觸社會,比如和醫院的人聊聊天,和周圍路過的「觀眾」有些互動。

周四下午的志願者林平是狄源汨介紹到醫院來的,林平的鋼琴是退休後跟著姐姐和朋友學的。她學了一些通用的方法,在伴奏中加入華麗的修飾音,漸漸地可以在演奏裡投入充沛的感情了,也找到了一種快樂、自由的感覺。

林平學生時代是個安靜內向的女孩,到了現在六十多歲的年紀,反而變得熱情又活潑,她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起,聽他們聊天。而旅行中總有這樣的機會。前不久她獨自去了四川的亞丁稻城,在高原爬山,旁邊的年輕人喘著粗氣上不去,她抱著氧氣袋爬到了4600多米的旅途「最高點」——五色海。以前工作時完全沒有時間,這兩年自由了,趁著身體還好,能跑就趕快四處跑一跑。

專注彈琴鍛鍊手腦

「保持健康,就不會給孩子們添麻煩」

又一次《奇異恩典》響起。周五上午,陽光透過兩層樓高的透明天花板打在側面的白色牆上,照亮了醫師宣言。崔忠和的妻子站在一旁等待著,三年前她在崔忠和的鼓勵下也開始學鋼琴,現在也是醫院的鋼琴志願者,周三和周五的演奏就是夫妻倆輪流完成的。前不久,這架黑色三角鋼琴迎來了年輕的「夥伴」——一位學音樂的研究生女孩。

在小尚眼中,她很少見到這些老人為生活愁苦的樣子,她經常在醫院的志願服務點和老人們聊天。

「有一個志願者的獨生女兒在德國回不來,她轉發了一條一個小朋友徒步去倫敦見奶奶的新聞,配文是——我也想這麼徒步去見我的女兒,可惜我們距離有九千公裡。」小尚說,「看到這個,才體會到老人的『難』」。

今年秋天歐洲又迎來一輪疫情暴發,狄源汨的小女兒在法國,她每天都要問問情況怎麼樣。「現在有微信方便多了,隨時可以留言」,以前她們常常隔著時差,等著固定的時間點打越洋電話。確認女兒一切都好,她就按部就班地繼續她的「事業」。書法和鋼琴鍛鍊手、腦,保持健康,就不會給孩子們添麻煩,「她們工作都很辛苦」。

音樂在老人們的心中總是和快樂相關聯。

狄源汨特地去找了年輕時看過的電影配樂,比如《葉塞尼婭》、《美國愛情故事》,這些曲子印在了她心裡,幾十年後,在醫院大廳裡,從她的指尖流淌出來。

林平小時候曾在一旁仰望著拉手風琴、彈鋼琴的媽媽。退休後彈鋼琴,她也享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醫院裡來來往往老人多的時候,林平會彈起他們年輕時的歌,《梁祝》、《茉莉花》、《三套車》、《山楂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到了小孩子湊到跟前的時候,音樂就變成了《小星星》、《小燕子》,小朋友覺得有趣想上去試,她就把琴凳讓給小朋友,任憑斷斷續續的音符響起。

在醫院彈琴的時候,崔忠和總是完全沉浸在音樂中。有一次在演奏完蕭邦的《夜曲》後,崔忠和發現旁邊不知何時站著一位拿著包的中年女性,正在默默流淚的她對著崔忠和微微鞠了個躬後,才轉身離開。(記者 魏曉涵)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焦點

  • 花甲之年零基礎學鋼琴 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琴
    志願者崔忠和在醫院大廳演奏鋼琴年近八十歲的鋼琴志願者狄源汨演奏中的志願者阮嘉陵南京明基醫院大廳,有架黑色的三角鋼琴。旁邊來往著腳步匆忙的人們,銀髮演奏者一不留神手上的音符和節奏就亂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從音符間感受並傳遞自由與快樂。
  • 當他們老了,決定去醫院彈鋼琴
    賈秀生住在北三環,從家裡趕到醫院需要換兩趟公交車。每次出門,孩子們都會提醒她注意安全,醫院的工作人員也會提醒老人小心慢行。為了能在志願服務的時候呈現最好的狀態,老人每天都在家裡的鋼琴旁坐上一個多小時。她喜歡古典鋼琴曲,「測試的時候我就彈了蕭邦的《夜曲》。」
  • 七旬老人在醫院裡彈鋼琴
    【解說】崔忠和是一位南京的退休老人,一次偶然的緣分,他成為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的公益志願者。因為對音樂的熱愛,對公益事業的追求,他攜老伴堅持十年為醫院免費彈奏鋼琴曲。9月23日,中國新聞社記者用鏡頭記錄了這位老人的「音樂故事」。
  • 穿Cos服彈鋼琴為何被制裁,是觀眾決定了視頻內容的走向嗎?
    辛辛苦苦做原創視頻的UP主們,視頻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偶爾也會根據觀眾需求改變風格,那麼是觀眾決定了視頻走向嗎?最近有一位音樂區彈鋼琴的UP主,發表了一段言論,大致意思是,最近不更新彈琴視頻是有原因的,有人給她私信、推薦他人的彈琴視頻,而且還瘋狂暗示。這位UP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言語中也能看得出她對這種行為的不齒,很明顯,這位UP主堅守自我原則,並不會因為某些觀眾的某些需求,而拉低自己。
  • theshy穿純白西裝彈鋼琴,IG粉絲忍不住:聯盟終於知道怎麼宣傳了
    前言:theshy身穿純白西裝彈鋼琴,bin成了「文化人」,阿水卻消失在新視頻中,IG粉絲忍不住:聯盟終於知道怎麼宣傳了。新視頻春季賽將至,聯盟的宣傳視頻也更新了。這一次,最亮眼的選手無疑是theshy,他身穿純白色的西裝襯衣和褲子彈鋼琴,配備的鋼琴和琴凳也是白色的。選手獨自一人坐在茫茫天水之間,看起來非常有意境。另外,sn阿bin也在視頻中亮相,他穿著比較儒雅的裝扮,在落地窗前看書,變成了「文化人」。隨後,選手的背景幾經變化,他本人也成了動漫形象。視頻中,只有他們兩人穿的不是隊服。看到theshy的形象之後,IG粉絲忍不住激動。
  • theshy身穿純白西裝彈鋼琴,IG粉絲忍不住:聯盟終於知道怎麼宣傳了
    前言:theshy身穿純白西裝彈鋼琴,bin成了「文化人」,阿水卻消失在新視頻中,IG粉絲忍不住:聯盟終於知道怎麼宣傳了。 這一次,最亮眼的選手無疑是theshy,他身穿純白色的西裝襯衣和褲子彈鋼琴,配備的鋼琴和琴凳也是白色的。選手獨自一人坐在茫茫天水之間,看起來非常有意境。 另外,sn阿bin也在視頻中亮相,他穿著比較儒雅的裝扮,在落地窗前看書,變成了「文化人」。隨後,選手的背景幾經變化,他本人也成了動漫形象。視頻中,只有他們兩人穿的不是隊服。
  • 學鋼琴,我從一級彈到十級
    學鋼琴,我從一級彈到十級 我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習鋼琴,去年的初一寒假我考完了十級。在此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學琴的體會,但是這個過程很長,從哪兒寫起好呢?還是以「流水帳」的形式,說說這八九年學琴過程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吧!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網上走紅
    王雷回憶,他們在一起時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學校的琴房,最常做的事便是一起彈鋼琴,久而久之他養成了每天都要練習的習慣。若不能去女友的學校,王雷便去家附近的琴行練琴,10塊錢一小時,每次去他一彈就是兩個小時。「網上那個視頻裡,我彈的曲子就是初戀教的。」王雷向紫牛新聞記者介紹道,那首曲子是班得瑞的《童年》,也是他初戀女友教給他的第一首曲子。
  • 7年跑遍78家醫院,當「鋼琴義工」來到寧波……
    音樂界的人總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屬性,即使面對樂器一天,他們也仍舊神採奕奕,今天的人物顧曉兵也有著這樣特殊的屬性,如果沒人打擾,他可以在醫院裡彈一天鋼琴。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在醫院演奏不同於在別處,當演奏者用音樂「治癒」別人的同時,患者給予的感動也常常「治癒」他們自己。
  • 英無手女孩疫期學會彈鋼琴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達勒姆郡女孩蒂莉·洛基沒有雙手,理療師斷言她永遠學不會彈鋼琴。洛基不服輸,在新冠疫情期間藉助義肢勤學苦練,硬是做成了「不可能的事」。洛基現年14歲,住在康賽特鎮,15個月大時因感染腦膜炎球菌敗血症被截去雙手。
  • 劉泳希李嘉銘辦古風婚禮,一個彈古箏,一個彈鋼琴,畫面太美了
    劉泳希和李嘉銘參加綜藝節目:婚前21天,在節目中呈現了他們戀愛到結婚的經過,兩個都在演藝圈正在向上發展的年輕人,和別的演員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規劃,別的年輕演員怕戀愛影響事業,但他們選擇把真愛放在第一位,這樣的選擇刷新了很多觀眾對演員的看法,並不是所有的演員都是追求名利的。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走紅:已練琴10年,每天彈2小時
    王雷在商場彈鋼琴王雷回憶,他們在一起時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學校的琴房,最常做的事便是一起彈鋼琴,久而久之養成了每天都要練習的習慣。若不能去女友的學校,王雷便去家附近的琴行練琴,10塊錢一小時,每次去他一彈就是兩個小時。
  •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
    為什麼彈鋼琴有利於大腦開發?大多數人彈鋼琴是覺得它有趣。但是,彈鋼琴不僅僅是一種愛好。當你練習或聽自己喜歡的歌曲時,您的大腦就如火如荼。大腦的許多區域都被激活,這對各種能力都有長期的積極影響。因此,如果您有更多的時間去彈鋼琴,以下五點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1.彈鋼琴可以提高協調能力彈鋼琴時,您會練出獨立協調雙手的能力。在某些情況下,您的左手和右手執行完全不同的動作。您的大腦必須分別告訴每隻手該做什麼和如何移動。
  • 2021年計劃:學彈鋼琴
    2021年計劃:學彈鋼琴說說我的2021年計劃,學點鋼琴知識,要是條件允許的話,買臺鋼琴。現在我對鋼琴知識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人到中年,為什麼突然想起學鋼琴來了。還是說說學彈鋼琴的初衷吧。一來自己對鋼琴特別崇拜,特別佩服那些會彈鋼琴的人,羨慕他們能把曲子彈得如痴如醉,不僅優雅,而且聲情並茂,把美好的一面的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莊子》雲「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說的就是學鋼琴的人,音符情緒所到之處,便是彈琴人情緒所到之處。希望自己能戒浮戒躁,沉下來了。二來,希望女兒長大了,要是她對鋼琴感興趣,我能夠在物資和精神上支持她。
  • 彈鋼琴可以豐胸?不,二次元不是賣肉的擋箭牌!
    最近有一個B站演奏區,靠著彈二次元歌曲的鋼琴UP主火了,不過她火不是因為她彈得有多好,而是她讓吃瓜群眾明白了一個道理:彈鋼琴是可以豐胸的。這讓許多飛機場的小夥伴都重燃希望,都希望通過彈鋼琴實現二次發育。什麼?你說我在瞎掰?
  • 你見過趙本山彈鋼琴嗎?號稱「小品界的蕭邦」!
    事實上,趙本山除了是一位小品大師,他彈起來鋼琴也是一絕。為了能讓大家聽到來自「東北蕭邦」趙本山先生的鋼琴曲,小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他早年間彈琴的視頻,視頻雖然有些模糊,但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趙本山行雲流水般的演奏功底,以及他親切幽默的東北話。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走紅:每天練兩小時,十年如一日彈鋼琴
    近日,一則外賣小哥在商場彈鋼琴的視頻獲得數上萬人點讚。有網友拍攝到在商場大廳裡,一陣陣好聽優雅的鋼琴聲傳出來,原來是穿著外賣騎手制服的小哥在彈奏。只見他指法嫻熟,彈奏流暢,但是彈奏到一半就因為接到訂單,就狂奔送單了。
  • 如何快速掌握彈鋼琴的技巧方法
    ,這也是目前網絡上一大批表面老師在給一些不太懂的人教的東西,什麼快速入門啦,一天教會你彈鋼琴啦等等。大家也不想想鋼琴就這麼一天被你學會了它還叫鋼琴?還是樂器之王麼?但是如果自己只想隨便彈一下,也不想知道自己彈得是什麼那就另當別論了。
  • 《彈鋼琴的人》白日鼠-協助拍攝
    彈鋼琴的人【第1幅圖】此作品由安徽攝影愛好者伍先生在著名的江門地區拍攝彈鋼琴的人【第2幅圖】此作品由吉林攝影愛好者皮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彈鋼琴的人【第4幅圖】此作品由南昌攝影愛好者耿先生在著名的大連地區拍攝彈鋼琴的人【第5幅圖】
  • 奧德裡奇鋼琴丨會彈鋼琴的國內外名人,你知道有哪幾位?
    能成為大師的往往在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往往一專多能,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駕輕就熟,技能頂尖,但也不忘廣泛涉獵,開拓視野。他們永遠充滿好奇心,對新知識,對未知,對智慧,對藝術永遠充滿熱忱和學習欲望。那麼,小編就給大家羅列一些國內外你不知道的會彈鋼琴的名人:普京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的普京,是眾所周知的音樂愛好者。